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张存向 《小学生》2010,(4):28-29
表象是一种普通的心理现象,人们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其形象常常会在头脑中以痕迹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后这种事物虽未出现,但在一定条件(刺激)影响下,它的形象仍会在头脑中再现,这就是表象。表象是通过感知下的形象,因此它是直观的、形象的;但表象总是在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的是感知对象的一般特点,因此它是概括化了的形象。形象思维是人在头脑中运用形象(表象)来进行的思维,没有表象就不可能有形象思维,正确、丰富的表象积累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1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它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表象是当前未直接呈现的客体或事件的心理表征,其信息的获取类似于知觉过程.表象是一种经济的非言语信息表征形式,人的视、听、触、味、嗅和动等刺激感觉都能生成相应的表象,由于视觉信息的重要性,心理学特别关注视觉表象的研究.视觉表象具有空间形象感和层次结构,主体对其可施加旋转、扫描、组织与分解等心理操作.  相似文献   

4.
彭芳 《中小学电教》2009,(12):42-42
<正>表象是一种普通的心理现象,人们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其形象常常会在头脑中以痕迹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后这种事物虽未出现,但在一定条件(刺激)影响下,它的形象仍会在头脑中再现,这就是表象。表象是通过感知得到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表象与感知觉的关系问题,虽然自科学心理学建立以来没有得到任何一位心理学家的具体论证,但“表象是感知觉通向思维的桥梁”已成为心理学界不争的论题,通过对这一论题的进一步论证,提出表象在学生阅读中的作用,进而为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吴学结 《阅读与鉴赏》2006,(10):44-45,48
心理学研究表明:感知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是认知的开端。学生掌握知识同样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教学中,只有学生对教材充分、全面地感知,才能形成更为清晰的表象和概念,为下阶段的堙解教材打下基础。那么教师应如何组织学生灵敏清晰而有效地感知教材呢?  相似文献   

7.
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我采用“感知──辨析”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强调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自悟,学会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要经历“动作──感知──表象──概念”这样的过程。我在教学中遵循这一发展规律,让学生充分运用各种器官,感知物体,形成表象,掌握特征。   初步认识长方体。首先,在电脑上出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的实例感知长方体,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体。接着摸长方体的面,先摸上面,再分别摸其他几个面,让学…  相似文献   

8.
操作的方法、过程及其在感知活动中的作用赵翠平张秀岩加强实际操作,是义务教育《大纲》和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有规律的认识过程,儿童一般遵循操作感知——建立表象——抽...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识规律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概念”的模式。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首先是从对动作的感知和练习开始的,它的上端是动作概念,中间环节则是动作表象,最末端是动作技能。动作表象是在头脑中表现出来的过去感知的运动技术动作形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正是凭着自己的动作表象进行各种技术练习的。如果表象不清楚,会给练习带来困难,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和练习也就成了依猫画虎的机械动作了。表象训练就是用心理手段训练脑的心理机能,以发挥运动表象、想像、思维在技术形成中的作用。因为运动技术的学习,不单纯是对肌肉活动的训练,而且也是对大脑的心理机能的训练。运动心理学的研究也…  相似文献   

11.
<正>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  相似文献   

12.
现代认知心理学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认知(Cognition)本来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普通的术语,过去心理学词典或心理学书中把它理解为认识或知识(Knowing)过程,即和情感、动机、意志等相对的理智或认识过程。它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惟等等,而思惟是它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谈贺兰县教研室李怀安表象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人们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其形象常常会在头脑中以痕迹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后这种事物虽未出观,但在一定条件刺激的影响下.它的形象仍会在头脑中再现.这艺是表象.表象...  相似文献   

14.
表象与感知觉的关系问题,虽然自科学心理学建立以来没有得到任何一位心理学家的具体论证,但"表象是感知觉通向思维的桥梁"已成为心理学界不争的论题.通过对这一论题的进一步论证,提出表象在学生阅读中的作用,进而为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之一,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心理学认为:思维的一般发展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因此,培养思维能力要从低年级做起。一、提供形象材料,丰富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感性知识比较贫乏,不容易形成对某些事物的表象。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让他们运用多种感官,丰富感知,积累表象材料。如教…  相似文献   

16.
体操教学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提高体操课教学质量,教师应重视运用感知觉、表象等心理学的规律加强学生技术观察能力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取得体操教学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一、引导学生注重表象积累表象是人脑中所保持的关于客观事物的印迹表现出来的形象(画面)。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记忆表象储备越多,他所展开的想象内容越丰富,所以学生在平时应注重表象积累。积累表象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画面”描述法。这要求学生经常对自己感知或体验的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回忆、记忆,然后将“画面”用文字记下来。但这种“记”不是机械地说明,而是描述,是能够融会深层之意的描…  相似文献   

18.
表象也称意象,是对当前不存在的物体的一种心理表征。表象代表着一定的事物,具有鲜明的感性特征。表象按照刺激的性质以及刺激所作用的感觉通道的不同,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味觉表象等。其中,视觉表象在人类认识活动中作用巨大,人的表象总量中,大部分外界形象信息是通过视觉输入大脑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就使用小学数学学具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谈几点看法。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感知所获得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的形象,称做想象。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所谓再造想象。就是创造出客观上已经有的,但自己并未感知过的事物形象:所谓创造想象,就是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