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湿度对氢气-空气混合物爆炸特性的影响,应用FLACS软件建立一个左开右闭型氢气-空气混合物输送管道模型。通过改变管道内湿度摩尔体积分数D和混合物当量比?,仿真研究了氢气-空气混合物爆炸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当?=1.0时,D分别为10%、20%、30%、40%情境下,随着D的增加,最大爆炸压力最高下降了60%,火焰传播过程呈现出明显的衰减趋势,最大绝热火焰温度受湿度影响较小,取决于与点火源的距离;当?=0.5、0.8、1.0、1.2、1.5时,D的增加降低了爆炸强度,且在?=1.0时,湿度对爆炸超压和最大升压速率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此研究结果为预防氢气管道运输过程中的爆炸事故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N2O4(g)■2NO2(g)反应速率太快,无法观察到平衡移动的过程。压缩混合气体,观察到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或压强传感器测出的压强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其中,颜色“先变深”或压强“先增大”的原因是温度升高、体积缩小以及平衡移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颜色“后变浅”或压强“后减小”的原因主要是温度降低使平衡移动。  相似文献   

3.
“化学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浓度(或气体压强)的增大及使用正催化剂而增大,当温度降低、物质的浓度(或气体压强)减小及使用负催化剂时,化学反应速率都减小。”其中的“反应”包括不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正反应、逆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物质”指“成分溶液中的溶质”及“成分气体”;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看作常数,  相似文献   

4.
【实验原理】利用过量的可燃物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使集气瓶中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据此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5.
化学平衡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同学对化学平衡中典型问题的分析把握不好而出错,下面对化学平衡问题分析中的常见错因归纳如下,供参考.易错类型1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确定例1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 Y(g)2Z(g),减少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错解:误选选项A,减小压强时,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认为,对于气相可逆反应,若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平衡向右移动,其结果必然是生成物气体体积分数增大,反应物气体体积分数减小。这种由惯性思维得出的结论果真如此吗?下面以工业上合成氨为例进行剖析。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为:N_2(g) 3H_2(g)2NH_3(g);△H<0当反应达到平衡后,若恒容降低温度,则平衡向右移动,当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高当量比甲烷预混燃烧特性,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本生灯甲烷/空气富燃层流预混火焰中氢氧自由基(OH)和一氧化氮(NO)的分布。结果表明:OH主要分布在火焰扩散层锋面两侧,火焰顶端基本无OH分布;当量比φ<1.31和φ≥1.31时本生灯富燃预混火焰外部扩散层分别以0.5 s和0.4 s为一个周期不断收缩膨胀;层流燃烧速度随当量比增加而减少,当φ=1.10时为最大燃烧速度33 cm/s,当φ>1.50时,层流燃烧速度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15 cm/s左右;在火焰顶端存在强烈的负拉伸作用,负拉伸率的绝对值随着当量比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其中火焰拉伸率是影响层流燃烧速度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对立体火焰结构研究发现,φ=1.54时在火焰扩散层内部发生局部熄火现象;对火焰中NO的分布研究发现,NO主要分布在火焰内锥外部的扩散层,工程应用时应尽量减少火焰扩散燃烧区域的分布,以降低NO的排放。  相似文献   

8.
针对学生用蜡烛替代红磷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搞清了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蜡烛在密闭容器(钟罩)内燃烧时,耗氧不完全,蜡烛就会熄灭;集气瓶内CO2体积分数达到53%以上时火柴火焰就会熄灭;在做CO2物理性质、灭火实验时,应考虑该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气态烃完全燃烧时,反应前后总体积变化规律[内容]气态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高于100℃)时,反应前后总体积变化为:烃分子中氢原子数等于、大于、小于4时,其总体积变化分别为不变、增大、减小。[论证]设某气态烃为CxHy,其完全燃烧时反应式为:CxHy...  相似文献   

10.
可逆反应A(气)+3B(气)←→2C(气);△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如何变化?传统解法都认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的物质的量减少,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加,则达平衡后A、B的体积分数减小,C的体积分数增大.实际上并非如此,正确的结论是A的体积分数可能增大或减小或不变.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气泡对声传播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气泡壁处声压和径向振动速度为边界条件,研究气泡对声传播的影响;给出了含气泡介质内声速的表达式,得到了声速随气泡体积分数及声波频率的变化图。表明:声波频率一定时,声速随着气泡体积分数增大而减小;气泡体积分数一定时,频率增大对声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恒定或温度变化很小时,它产生的压强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当体积增大时,压强减少;当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生活中的打气筒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但在课堂上的演示效果却不佳,如何制作出一个气压随体积变化演示器呢?  相似文献   

13.
刘启成  刘和美 《新高考》2004,(7):101-102
判断:化学反应速率快,转化率一定高吗?答案是不,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与某一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并无对应关系。如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会增大,吸热反应的反应物转化率提高,但放热反应的转化率减小;再如当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时,反应速率会加快,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而自身转化率则减小;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转化率不变。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快,转化率不一定高。  相似文献   

14.
<正>要点提炼要点1:实验原理物质在密闭容器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减小,由于压强差,烧杯中的水被大气压压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约等于反应消耗的氧气的体积。要点2:误差分析(1)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1)红磷的量不足,导致装置中的氧气未被消耗完;(2)装置气密性不好,导致外界空气进入装置内;(3)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2)测定结果偏大的原因:(1)没有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沿着导管逸出;(2)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使装置内的部分气体受热逸出。  相似文献   

15.
氧气知识是初中化学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也是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现将氧气知识考点梳理如下,并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氧气的典型考题进行研析. 考点一: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原理及方法:如图1,利用过量的红磷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通过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2)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最终集气瓶内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状态变化,其终态温度与始态相同,可采用的过程是A、先等压膨胀,再等容使其压强减小;B、先等压压缩,再等容使其压强减小;C、先等容升压,再等压膨胀;D、先等容降压,再等压膨胀。  相似文献   

17.
王晨敏 《化学教与学》2013,(6):93-93,97
一、教学背景及目标分析人教版化学新教材中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集气瓶内空气中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  相似文献   

18.
其基本原理是:选择的某种物质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不与空气中的氮气及其他气体反应;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减小,气体压强减小,根据进入的水的体积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本实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嘏和探究欲,  相似文献   

19.
利用第一性原理超软赝势平面波的方法,对氟化钙晶体在0~300GPa范围内进行了几何优化,计算了弹性常量、体弹性模量和德拜温度.发现随着压强的增大,晶格参数减小,原胞体积减小,体弹性模量增大,德拜温度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20.
自制气压计     
实验室里常用水银气压计测定气压值是根据大气压强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的原理制成的,我们根据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与压强的关系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1制作材料墨水瓶或口径不大的玻璃瓶一个,与瓶口口径相应的开孔木塞或橡皮塞一个,细玻璃管(长约20cm)一个,直尺,食用油少许和一段细线。2制作原理当外界的大气压降低时,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瓶内气体体积增大使油滴上移,当外界大气压强升高时,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瓶内气体体积减小使油滴下移。根据油滴上下移动的位置,再对照水银气压计测定的气压值来制定标尺上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