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有理想、有责任感、有本领、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调查显示:大学生主动学习家国情怀的动机有待提升;部分高校尚未形成家国情怀培育的校园氛围;多媒体平台运用有待加强。因此,将家国情怀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多媒体平台强化家国情怀教育,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家国情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在传统家国情怀的传承过程中追寻自身的本源,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浓浓深情的家国情怀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融合凝练,在中华民族面临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社会境遇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进程中,承接传统家国情怀的核心精髓、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思想,开掘拓展家国情怀的思想资源、突破创新家国情怀的理论界域。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家国情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在传统家国情怀的传承过程中追寻自身的本源,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浓浓深情的家国情怀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融合凝练,在中华民族面临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社会境遇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进程中,承接传统家国情怀的核心精髓、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思想,开掘拓展家国情怀的思想资源、突破创新家国情怀的理论界域。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网络》2018,(8):58-59
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学校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外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肝放性”的特色。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一贯重视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培育,文章从精选史料,建构形成家国情怀素养的基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素养;在课堂延伸中感悟家国情怀素养三个方面论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实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基本文化内涵之一,是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要立足语文教学,深度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引领学生奉献青春力量,为西藏地方经济发展、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从家国情怀的内涵分析入手,分析西藏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影响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一些现状进行分析,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均衡发展的角度,探索提升西藏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家国情怀培养的综合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高职院校的育人过程中,优秀的文化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关键因素,红色基因作为独有的优秀文化资源,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将家国情怀融入高职院校教育,要以精神增进家国情怀的情感认同,以价值引领家国情怀的理想追求,以行动践行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高职院校培育家国情怀应发挥...  相似文献   

8.
邹婵 《林区教学》2021,(5):22-25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家国情怀,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蕴是高中思想政治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分析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特征,探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并从家国情怀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构建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历史学科包含丰富的故事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故事内容,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趣味性。教师要精选历史故事内容,开展更多故事讲述活动,为学生带来交流讨论故事的机会,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形成家国情怀思想和意识。具体来说,可以整合故事资源,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内容;创设故事情境,激活家国情怀教学机制;精选故事活动,丰富家国情怀辅学手段;延伸故事对接,培养家国情怀价值意识。  相似文献   

10.
“家国情怀”属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渗透于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观,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初中阶段的德育水平,让学生能够成为拥有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实施课程教学时,教师应积极渗透家国情怀,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实现素质教育,激活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知,实现有效的教学。文章基于此点,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有效渗透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14):147-148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概念。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来看,家国情怀也就可以理解成今天的爱国主义精神。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但是受中国应试教学的负面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学生所学习和掌握的也是课本中的内容,忽略了自身素质和家国情怀的培养。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对社会发展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消极影响,爱党爱国爱家是初中生世界观、价值观所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深化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是社会和学校都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一种爱国情怀。从古到今,科技在进步,民族在发展,家国情怀所厚积的民族元素与时代一起不断继承创新,续写着鲜明的爱国篇章。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教学核心素养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如何在繁杂虚浮的社会风气之下,植根学生内心,形成情感视域的"路线图"。需要从家国情怀的视角去实现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思考;从文化背景、现实需求、课堂实践中去寻求家国情怀与历史教学的一种"适合"的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我国历史科目的教学目标已经成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中的核心素养里,家国情怀展现了对价值的追求。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实现党和政府对教育提出的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形成较好的国家认同心理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等。因此,本文对家国情怀的内涵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希望可以推动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从而顺利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4.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强调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 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家国情怀存在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 传统文化之中,七年级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 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落实家 国情怀教育,进而形成强烈深厚的民族国家情感。  相似文献   

15.
家国情怀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学生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有效手段.文章论述了家国情怀的内涵、重要作用,提出了地理教学过程中家国情怀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6.
家国情怀是新课标要求的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五大核心素养的最终升华。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传承人类优秀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效途径,是实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措施。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勤于思考,才能将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家国同构的社会,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从先秦时代的宗法制开始家国情怀影响至今,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将家国情怀教育落实于初中历史课堂,这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丘逢甲是祖籍福建上杭的客家人,具有浓厚的祖根意识和家国情怀,是闽台共同的文化名片。从丘逢甲和上杭的历史渊源契入,探讨丘逢甲祖根意识的缘起、发展及意义,祖根意识本质是爱乡爱国思想的源头活水和重要内容,希望通过祭祖、族谱、诗歌、教育等文化交流活动弘扬丘逢甲的祖根意识家国情怀,推进对台文化交流,增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认同感,促进心灵契合,切实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家国情怀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1],历史教学对家国情怀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目前历史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历史知识的传授和应试,往往忽视家国情怀的培育,其内容也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家国情怀培养.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地理学科是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当依托于地理知识教学渗透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