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时代呼唤和现实要求两方面来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势在必行。目标培养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包含性、方式方法的通用性、途径的结合性,为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提供了可能。价值引领性、文化渗透性、理实一体性、育人实效性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的应有特性。基于此,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应构建联动育人体制机制、营造特色文化育人氛围和形成立体化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如何真正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从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方针入手,把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作为高职德育工作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尝试将高职德育目标、理念、手段和内容与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培养有机融合,从而提升高职德育工作的实效,打造特色的高职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舒醒 《职教论坛》2012,(36):54-57
在不同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相互作用影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针对办学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重新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德育体系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论证构建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德育体系的可行性,提出以突出职业性为原则,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德育内容体系和以实践为落脚点,构建红色文化德育体系的实施载体的思路,以期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四生教育"的概念是高职院校德育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态教育",高职院校通过四生教育把高职学生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隐性教育独特的理论视角、多元的教育载体也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培养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主体,拓展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丰富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内容,形成二者结合的高职院校有效德育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谷颖 《教师》2024,(9):3-5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高职院校一项紧迫而复杂的任务。在这一背景下,“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应运而生,“三全育人”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然而,要将理念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育实践,并非简单之举。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大力推进德育实践,这一过程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德育实践中同质化倾向较高、实效性不足、师生情感互动缺乏。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实践必须关注重要节点,实现因材施教、坚持实践导向,精准施策、以学校育人为主,关注师生双向互动,加强德育全过程管理,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王国雄 《职教通讯》2017,(23):14-15
德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发挥技术育人、专业育人、德育育人的合力作用,将德育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技能教育之中,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目标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探索德育与职业技能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把德育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德育教育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德育教育与经典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庄西艳 《考试周刊》2014,(70):147-14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逐步完善及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社会所急需的合格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实践德育工作,积极探寻实践德育的有效方式,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制度育人"为导向,紧密联系学生未来职业方向和行业发展实际,把实践德育贯穿整个高职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必然要求,是高职教育办出质量与特色的必由之路,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向.高职院校的德育应充分利用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价值取向,构建融入生活的开放式德育系统,创新走进生活的德育方式,从而建构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模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专业课具有培养学生世界观、价值观、职业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德育功能,依据全人教育理论、隐性教育理论和国外教育实践经验,遵循科学化、灵活性和情感引导原则,从强化专业课教师育人意识、挖掘专业课教材育人资源、掌握专业课教学育人方法以及重视教学评价等途径提升专业课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课程德育发挥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德育作用,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对"三全育人"理论的践行。课程德育的开展需要培养专业教师的课程德育意识,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挖掘课程内含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德育主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京  周杭梅 《广东教育》2009,(11):44-45
在高职院的德育改革中引入专业伦理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内涵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德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高职院校德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从调整德育课程体系、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培养具有较高专业伦理素养以及教育水平的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育人的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及德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缺陷入手,对如何把德育置于首要地位、更新教育理念、深化德育教学改革,以及如何创新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等做了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缺失及不利问题的原因,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增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要有针对性和创新性,发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新目标,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目标定位的职业性,建立对思政工作队伍系统培训的阶梯式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5.
加强高职德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高职德育工作面临德育内容陈旧、教育方法缺乏创新等问题。在分析了解地方红色资源的内涵和特点基础上,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德育价值,将中华民族丰富的红色资源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高职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高职生择业观教育,不断增强高职德育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陈建波 《文教资料》2012,(11):133-134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培养祖国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德育内容空、德育过程虚的现状,"德育为先"仍只停留在口头上,德育效果不甚理想。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性专门人才的目标,决定了高职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因此,高职院校创新德育工作刻不容缓。高职院校应针对高职生与本科院校学生在文化基础、学习习惯、认知水平及学历层次等方面的区别,实施"主体性德育思想",创新高职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又一重要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从心理的角度来帮助学生缓解问题,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德育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心理健康与思想道德进行合力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合力是三全育人目标实现的基本内容,因此将心理健康与思想道德进行合力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能有效实现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目标,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文章通过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合力的必要性和特点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合力的有效措施,以实现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要结合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与认知特征,充分利用高职教育实践性强的优势,通过德育课程精品化、德育过程科学化、德育手段多元化等途径,克服高职德育工作滞后、低效的现状,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佳是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设定等方面都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且教育方法和手段深受学生欢迎,可以成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载体。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载体,实现德育目的,不仅有利于实现全员育人的理念、两门课程的整合和互补,而且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格也有重要价值。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载体功能的途径是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各个阶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0.
徐广宇 《成才之路》2021,(14):32-33
古代汉语课程是专科类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文化素养等诸多德育元素。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该课程的德育元素,通过采取有效教学策略,落实课程德育功能,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