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以学生为本,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注重"四结合"即医学与工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实验教学理念,构建了多阶段、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并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行交叉性、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学。增强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2.
黄美燕 《教师》2023,(26):111-113
机器学习是一门涉及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的课程并已成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文章立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际,提出基于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基于医工结合的理论实践知识学习和基于教学目标的多样化考核方式三个版块。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课程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能够掌握机器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并了解机器学习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以培养具有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建设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平台。方法:本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的,从思路和理念、实验室、实习基地、师资队伍、教学体系改革等,多方面探讨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的模式和途径。结论:通过实践平台的软硬件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优厚的实验、实习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形成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特色,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不仅需要理工科与医科知识的进行叠加,而且要根据社会需求将相关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发挥1+1大于2的效益。"医工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需求导向型培养模式在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进一步应用。实验教学正是融合型创新人才的最好培养方式。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以学生为本,创新人才的培养从"医工结合",到"医用导向型",再到"医工融合",使各学科间的相互交融更为紧密,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从假肢矫形工程专业所需康复医学、工学角度出发,通过“医工融合”和产学研协同育人教学改革设计,探索如何利用滨州医学院的康复医学院、康复工程研究院及附属医院现有知识、仪器和临床资源,通过“医工融合”课程改革、多导师培养、科研项目培养等举措拓展本专业学生的视野,结合实训基地和产学研项目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特点,推动师生教学观念和学习效率的提升,为产学研协同育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优化本课程原有的课程体系,改进并完善教学内容,课堂学习采用PBL模式,利用学校与医院和相关企业的资源优势,开展“医工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课程中的实践实验教学,让教学更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日趋结合,医工结合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先导力量,医学与工学领域亟须培养一批具备学科交叉融合特质、创新与创业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助力科技的创新、突破与发展。基于此,首先指出了现阶段“双创”教育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构建文化生态体系、保障体系、课程体系、指导体系、实战体系、孵化体系、评价体系“七位一体”的全方位大学生“双创”教育体系,就医工结合交叉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提出了系列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是生物医学工程教学的核心课程。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不断发展,有必要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开展生物医学工程课程体系建设以及"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课程改革。希望通过课程改革,不断优化,确立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具备运用工程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生物医学领域具体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改革过程提出的理念切实可行,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材选取、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增强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产业,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形成医疗器械相应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基于先进医疗器械技术发展视角设计了医疗器械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以满足先进医疗器械设计、制造、检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目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卓越计划"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定位和特色,探索了工程型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决定了跨专业、跨学科培养的重要意义。毕业设计(论文)是整个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该环节综合训练学生运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简要介绍了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在探索实践工程与艺术结合的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特别是将生物医学电子工程技术与产品艺术设计相结合方面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加强学风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保证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前提。学风建设是高校本科生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现今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存在的问题,对本科班级学风建设进行了探讨。针对重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加强专业认识、学生学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在大二学生中开始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和鼓励考研等方面的学风建设思路。通过多年的实践,在本科学生学风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交叉学科,生物医学电子学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在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生物医学电子学》是本专业非常重视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硬件实验资源和学生实践能力偏弱的问题,本研究探讨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加入设计人体血压检测等模块,使实验与生活体验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特点,介绍了我校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内容整合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实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来说,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专业建设的重大命题。本文通过其他高校该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对比,从制度保障、创新实验室建设、学生基础三方面对广东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医工结合”口号,在工学高等教育中引发高度重视。在医工结合背景下,对传统工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医工结合背景下医疗器械行业对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入手,对《单片机应用技术》这一传统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引入“做中学”实践教学思想,综合运用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手段,达到预期教学改革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忙起来,效果实起来?为此,在医学院校,探索医工结合的学生科创队伍组合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创实践,拓展对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的钻研学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目前国家大力促进新工科建设的背景,结合当下医学领域已经迈入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市场对"医工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以工科为基础开展"医工融合"的可行性以及目前"医工融合"面临的困境。此外,以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和计算机专业为平台,以医学为应用载体,通过分析设置"医工融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医工融合"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加强大学与医院及相关企业的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医工融合"特色新工科人才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课时少的特点,在教学改革中选用原版教材,通过多媒体、双语教学方法以及把学科的前沿研究热点引入到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把所学知识通过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够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