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只手“三只手”最早见于古代罗马剧作家普劳斯图的喜剧《一坛黄金》。在该剧第四幕第四场中,老吝啬鬼尤里克奥丢失了一坛金子,他气急败坏地要奴才伸出手给他看有没有金子,看了一只,又看另一只,最后要奴才给他看“第三只手”。这便是“三只手”喻指小偷或行窃之举的由来。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的著名喜剧《悭吝人》的情节就是从普劳斯图的《一坛黄金》脱胎而来,剧中主人公阿巴贡这个极度贪婪的吝啬鬼,成为世界艺术画廊中不朽的艺术典型。三宝殿所谓“三宝殿”,是指佛教的佛、法、僧三大活动场所。“佛”的活动场所,是指佛教徒…  相似文献   

2.
元杂剧《西厢记》围绕着“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主题塑造了正面人物、阻碍势力及中间派三类人物,对第一类人物的集中描写和对第二、三类人物形象的巧妙运用使杂剧《西厢记》的主题鲜明地凸显出来。这种围绕主题展开的过于鲜明、过于集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同时存在着喜剧化的塑造倾向。该文旨在探讨《西厢记》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喜剧化倾向及其形成原因、在戏剧创作中的价值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的美学风貌是喜剧型的,其中包括“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讽刺。强烈的讽刺因素是《西游记》喜剧风貌的重要构成部分。讽刺,就是对不合理的、丑恶的乃至反动的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弄,借以针贬社会的锢疾,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西游记》中的讽刺,即对人生无价值的东西的撕破,主要是在两方面的内容上展开,并且通过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汽车总动员     
在把观众带进玩具、小虫,怪物、鱼还有超级英雄的世界之后,皮克斯动画电影公司的讲故事高手,携手奥斯卡得奖导演约翰·拉萨特(曾执导《玩具总动员》、《玩具总动员2》、《虫虫特攻队》),带观众进入汽车世界,展开一段极速的喜剧历险。“闪电麦奎因”是个赛车新手。去参加在  相似文献   

5.
眼下的中国已经进入“全民娱乐”的时代,大约不是夸张的说法。然而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作为“纯文学”的小说却很少涉足这一“生产快乐”的宏大工程。所以当我读到晓苏的短篇小说《村口商店》(《长江文艺》2010年第1期)而忍俊不住时,首先引起兴趣的便是这篇小说喜剧性的生成机制,接着生发开的联想则是:在喜剧世界的营造中,当代小说会有多少作为。  相似文献   

6.
弗莱杜撰了“绿色世界”这个术语并用来描述莎士比亚喜剧中一种特殊的环境和模式。文章通过对莎士比亚最具“绿色”意味的喜剧《仲夏夜之梦》的神话原型分析,指出“绿色世界”的构建是对现实世界的颠覆,在“绿色世界”中人可以回归自然和原始人性,尽情狂欢。经历蜕变,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7.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浙教版小学思品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活在地球村》第一课时教学的内容,它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走进世界”这一主题的内容标准设置的.“走进世界”这一主题的内容标准第四点指出:通过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发展与联系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世界经济联系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表象,是一种载体.世界经济牵一发动全身,不但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而且是与人之间的联系,是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我们作为思品课的授课者,鉴于品德与社会课程“走进世界”这一主题的内容,该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体会到“对外开放”的曲折路程和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从而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呢?笔者认为应该抓住这课中的关键词“全球化”,从感受、认识、理解、深化这四个层次让学生进行逐层体验与感悟.  相似文献   

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外国文学(下)》第3页和《外国文学学习指导书》第57页,都说冯维辛创作有一部喜剧《旅》。但就我见到的一些教材和资料,又都说冯维辛写有一部喜剧《旅长》(“冯维辛一七六六年写《旅长》”——高尔基《俄国文学史》第26页,新文艺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第一版。“一七六六年,冯维辛的第一篇创作喜剧《旅长》出版了。”——布罗茨基主编《俄国文学史》上卷第161页,作家出版社一九五四年第一版。“冯维辛……成名之作《旅长》是俄国最早的一部  相似文献   

9.
英美“喜剧”主要通过夸张的表现手法和肢体语言,巧妙的情节安排,诙谐幽默的台词等进行刻画,对故事进行展开,可见语言是喜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标记性理论入手,通过探讨标记性理论的产生及研究现状来挖掘喜剧《怎么又是你》、《纠结之旅》和《滴水之恩》中标记性礼貌的价值和内涵。  相似文献   

10.
华裔画家丁绍光的画作《人权之光》被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选作今年“人权宣言”纪念活动的艺术作品,并被印制成邮票向全球发行。 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于一九八九年决定以世界人权宣言为主题,展开纪念活动、包括发行纪念邮票。纪念邮票每年都由世界著名画家设计。今年是第五个年  相似文献   

11.
资讯     
《河南教育》2016,(7):6-6
《新周刊》 人,诗意地苟且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苟且和诗意。《平凡的世界》里是诗意化了的贫困和城乡差别,《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是喜剧化了的苦恼人的笑,《中国合伙人》里是创业者的两极境遇,《北京遇上西雅图》里是三观不正却温情浪漫的爱情。自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自己所愿地生活”,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自由是“免于对生存的恐惧”。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简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一“艺术是真实的表现”。但这“真实”不是生活的模拟或机械地复制。而“是象画家那样艺术地再现全部生潘的真实”,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如恩格斯所说:“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俄国著名讽刺作家果戈理正是按照这一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在生活土壤中孕育、提炼题材,于1836年创作了反映现代生活的喜剧《钦差大臣》。他在《论戏剧》中说:一部真正的喜剧,应是“这个  相似文献   

14.
新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有《泪珠与珍珠》一文。上课时,有学生问:“这篇文章到底说了什么?”教参说是“思乡怀人”,但学生怎么也理解不了。《教师教学用书》上说:“而实质上,思乡怀人才是文章的主题。其逻辑是这样展开的:人是要流泪的,流的原因乃是人的经历所致。而如果没有变故那是不会有眼泪的。而变故会使眼泪变得更加真切和纯洁。”对此,笔者深感疑惑:这  相似文献   

15.
成就了周星驰后现代主义喜剧大师地位的香港影片《大话西游》,一方面固然使用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方式破除了古典小说《西游记》的权威话语、颠覆了唐僧等人的传统文学形象,而另一方面它却也从更为人性的角度重新阐释了唐僧师徒取经的深刻意义,弥补了《西游记》小说创作的缺陷.本文将以小说和电影对取经主题的表述分析入手,从电影“孙悟空”形象的的塑造角度进行分析,去论述《大话西游》对小说西行取经主题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6.
论《围城》的喜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城》是一部富有喜剧性的讽刺小说 ,其喜剧艺术具体表现为运用“围城”名篇 ,形象而富有哲理 ,以及精心选择讽刺对象 ,幽默诙谐的喜剧风格得力于幽默俏皮的语言 ,运用比喻、通感、活用典故等手法也增强了喜剧色彩。而《围城》的喜剧艺术主要渊源于古代喜剧性作品特别是《儒林外史》 ,鲁迅等人的讽刺艺术对其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喜剧的建构与流变》,作者张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出版。有论者从“崇高”、“庄严”的反义来使用“喜剧”,并在以下意义上宣称目前是一个喜剧时代:悲剧是缺席的理想,喜剧是实存的残缺。也有论者强调喜剧解放性的力量,将其与“自由”、“平等”相联系并断言它将在平民本位的时代大放光彩。无论贬抑或欢呼,无可否认的是,喜剧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表达方式,它触到了时代的痒处,研究它的变化能够揭示出时代文化心态的幽微之处。但对中国当代喜剧的现有研究却相当有限。喜剧在当代的暗哑与喷发,主题的转换与形式的突破,喜剧如何…  相似文献   

18.
在威武雄壮的社会大舞台上,作为主体的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因而,我国现存的史志之作中,记载人物的篇章,占据着很大的篇幅,向有“古来方志半人物”之说;展开长达3253卷的《二十四史》,记载人物的内容就有2163卷,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师》2012,(10):92-92
为继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人民教育》编辑部将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第三三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鉴于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本次峰会的主题定为“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并从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文化、数学教育评价、研究儿童等四个分主题展开深度研究,仍以“研究课+学术报告”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人的意识觉醒”是《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诠释的关键概念。通过剖析“人的意识觉醒”的内涵,进而揭示其在教育场域中的价值。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人的意识觉醒”是人批判性地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开始。教育的对话方式,作为唤醒“人的意识觉醒”的途径,是以生活世界为中介开展的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生成主题”的教育课程内容意味着教育对话作为自由实践的真正开始。通过真实存在的、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成主题”来唤醒人的意识,使人在更充分人性化的过程中得到解放,实现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双方的生命发展,这也是“人的意识觉醒”的教育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