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扬州地区规模生产再生骨料所配置混凝土进行了回弹及碳化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回弹值与再生骨料取代率之间的关系;粗骨料对回弹值的影响;随龄期的增加,再生混凝土回弹值增长与普通混凝土的比较.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碳化影响因素;再生二类粗骨料配置的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水中养护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粗骨料与细骨料取代率对碳化深度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70%的基础上,研究经碳化强化处理的再生细骨料对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未碳化再生细骨料的情况进行对比,再生细骨料的取代率为0、20%、30%、40%。实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随再生细骨料取代率提高而减小,碳化再生细骨料可提高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3.
使用粉煤灰分别取代水泥0%、30%、40%、50%、60%,组成5组C40混凝土配合比,然后进行碳化和钢筋锈蚀试验,比较C40混凝土在不同粉煤灰掺量时的碳化性和钢筋锈蚀性.试验表明,粉煤灰掺量30%时,其碳化深度和钢筋锈蚀率最小;粉煤灰掺量60%时,碳化深度较大,但仍小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相似文献   

4.
新建混凝土结构碳化寿命概率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新建混凝土结构进行碳化耐久性评估,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对新建隧道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密实度和厚度进行了检测,并基于混凝土碳化速度和超声波传播速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一种用来对新建混凝土结构进行概率碳化寿命评估的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2个隧道混凝土结构进行了概率碳化寿命评估.结果表明:在环境条件及对CO2结合能力基本相同的条件下,2个隧道概率碳化寿命相差较大,其中隧道A的概率碳化寿命均值为94.0%,各标段最大离差为11.6%;隧道B的概率碳化寿命均值为82.3%,各标段最大离差为27.0%.由评估结果分析可知,施工技术水平的不同造成2个新建隧道混凝土结构保护层质量分布出现离散性,从而最终导致2个隧道概率碳化寿命评估结果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衡量结构安全的重要指标,而混凝土的碳化是引起钢筋锈蚀,从而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碳化的过程分析,研究了混凝土碳化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并对混凝土碳化的预防措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陆水水利枢纽主坝、2#和3#副坝混凝土闸墩混凝土表面防碳化问题,选用了丙乳砂浆进行处理。对丙乳砂浆施工工艺、方法、配合比优选、现场检测等进行了总结,可为类似工程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混凝土的碳化机理,考虑由碳化引起混凝土结构失效具有明显的模糊性,将模糊概率的数学模型引入基于碳化机理的混凝土耐久性的模糊可靠性分析中。对混凝土因碳化引起的耐久性失效进行模糊可靠性分析,建立钢筋锈蚀后耐久性模糊可靠性分析模型。通过算例证明,该方法符合实际情况,可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8.
碳化使混凝土的内部组成及结构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质及耐久性.钢筋混凝土的碳化,会破坏钢筋钝化膜,导致钢筋发生锈蚀,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件的耐久性,从而影响到建筑物安全.碳化深度的影响因素很多,实验结果证明,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碳化时间序列与深度的关系模型,使用MATLAB进行仿真,预测值误差正常.神经网络能对钢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中钢筋腐蚀过程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混凝土中钢筋腐蚀过程的研究背景,从混凝土碳化,氯离子侵蚀,钢筋锈蚀过程等方面总结归纳了国内外混凝土中钢筋腐蚀过程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目前混凝土中钢筋腐蚀过程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碳化机理及规避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化是衡量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混凝土碳化实质上就是砂浆或混凝土中碱性生物质吸收或缓冲二氧化碳使混凝土pH值降低的物理化学连续过程。预防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对策是:正确选择水泥品种,水灰比要尽量小,采用硅粉、粉煤灰共掺技术,严格控制混凝土裂缝开展宽度,严把混凝土施工质量关,并在混凝土表面涂刷环氧厚浆涂料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强度等级的全珊瑚海水混凝土(CASC)进行海水干湿循环试验和海水干湿-碳化耦合循环试验,以表面状态、质量损失率、动弹性模量、超声波波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评价指标,研究干湿循环、碳化和干湿-碳化耦合作用对CASC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干湿-碳化耦合作用下,CASC的质量损失率均随着侵蚀时间的延长而逐...  相似文献   

12.
为丰富混凝土碳化深度的计算理论,采用超声波测试仪对水胶比为0.37、0.45、0.53,粉煤灰等质量替代水泥为0%、30%、60%,100 mm×100 mm×400 mm的混凝土试件经快速碳化0 d、7 d、14 d、21 d、28 d后的超声波波速进行了测试.定义相对波速K,分析了碳化后超声波波速随粉煤灰掺量及水胶...  相似文献   

13.
应用现行回弹法规程在检测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时,常因构件混凝土的异常碳化、表层混凝土与内部混凝土质量的差异或者混凝土中砂浆含量变化,使检测结果出现较大误差。本人根据多年的检测工作经验,提出了避免或减少这些影响因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验给出了缘缘材料碳化后的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指出了电气设备碳化的成因和几种常见的绝缘碳化短路故障。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 50476-2008)和Eurocode中有关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的相关条款进行了对比.对2种规范中关于结构所处环境等级的划分和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和最低强度等级等相关规定做了比较和分析.并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处于碳化和氯盐侵蚀环境(海洋环境和除冰盐环境)下的桥梁耐久性设计年限进...  相似文献   

16.
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是新兴的减轻环境负荷型混凝土,简要介绍了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总结了再生骨料的生产及改性工艺的研究现状,并对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研究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碳化、氯离子侵蚀导致的钢筋锈蚀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所起的作用,最后提出通过适当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和75%的150 mm×150 mm×300 mm再生混凝土棱柱体进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测得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通过ABAQUS建立与试验尺寸相同的再生混凝土棱柱体有限元模型,并设置再生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参数。对有限元模型采用时间—位移的线性加载方法进行了单轴轴心压缩模拟,以验证ABAQUS中再生混凝土棱柱体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受压徐变试验研究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受压徐变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与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受压徐变的区剐。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徐变试件进行密封和开放处理,有效分离了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受荷条件下各徐变变形组成,以便进一步研究各因素对徐变影响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普通自密实混凝土,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徐变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以MoO3为前躯体,正己烷/H2混合物为还原碳化气,采用程序升温碳化反应方法,在不同碳化温度和不同碳源进料速率的条件下碳化制备出碳化钼催化剂,并用XRD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制备出来的碳化物催化剂对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活性.结果表明:程序升温碳化反应到650℃,采用正己垸为碳化原料是可行的,且在适当的正己烷和H2物质的量比的条件下能够制备出高度分散并且对二苯并噻吩具有较高加氢脱硫活性的负载型碳化钼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