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成立于1999年6月,当时专业定位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2个专业方向。经过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专业探索和课程建设,先后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省内多所示范性职业学院考察,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加强社会调研,到企业咨询人才需求,开发出适应当前教学要求的、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做出自己的特色,并于2009年9月份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生源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特色专业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论述建设特色专业,可以依据本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准确教育定位,以两门特色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校企共建开放性实训基地、打造特色专业师资等措施进行特色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3.
李华京  陈莉 《成才之路》2023,(24):17-20
“双高计划”背景下,统筹专业群高水平建设和课程思政改革,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是“双高校”的必然选择。文章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双高”专业群——餐饮管理专业群为例,围绕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专业群课堂教学改革、专业群教师团队改革三个方面,对标“双高计划”的“高水平”“有特色”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通过总结课程思政改革中的有益经验,并基于所发现的困境不足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为“双高”学校旅游类专业群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为契机,依托建筑之乡南通建筑业的产业优势,以精准服务区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为支撑,开展“品牌引领、产教融合、多元发展”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比赛一等奖、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创新协同中心、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等一系列国家级标志性成果。专业群建设经验被扬州市职业大学、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学习借鉴,发挥了广泛的引领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国家行动,对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国家“双高计划”要求专业群定位准确,专业带头人和师资队伍具有教学创新精神且素质优良。对标国家双高专业群建设计划,需要根据其产业生态圈层组建电子商务专业群,基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常态,对电子商务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再定位和再思考。  相似文献   

6.
夏露 《学周刊C版》2023,(30):31-33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主干力量,也是“双高计划”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在此背景下,提升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新期待、整合思政教育资源的新任务、职业教育定位的新需求、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但“双高计划”也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等职业核心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此,高职辅导员应把握发展机遇,将个人发展与“双高计划”建设接轨;优化辅导员选聘机制,激发其职业能力发展潜力;创新培养模式,明确其发展方向,促进辅导员之间共同进步;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为其能力提升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7.
蔡莹  李琼  张雨 《职业技术》2023,(6):36-42
推动职业本科教育被教育部列为2022年职业教育的重点突破工作之一,无论是专本衔接、联合办学、优质专业升本还是全面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都将是“双高”计划中职业院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在新职业教育法的指导下,如何明晰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探讨,其中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是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重中之重。文章先分析了职业本科教育的内涵,再剖析了职业院校目前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模式,最后提出了职业院校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专业群建设背景下,群内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从专业群整体发展的层面去考虑分析.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的核心专业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为例,从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班级方向模块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四部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并分析了该课程体系的特色与创新.该课程体系既符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课程建设要以群为单位,运用产业化、模块化和全局化的思维,明确课程产教融合的产业特征、应用特征和职业特征,课程模块建设的共享特征、方向特征和拓展特征,课程全局设计的育人特征、定制特征和动态特征,促进专业群课程建设方向定位准确,建设水平领先,为专业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质的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背景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检测中心的建设过程,讨论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从促进人才培养、提升教师能力、深化校企合作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建设的成效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建设具有时代特定的理论逻辑、组建逻辑和实践逻辑。加强高职专业群建设,有利于破解“双高”建设标准缺失的难题,满足学生职业发展导向性的现实需要,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基于此,具体建设路径需要从教育本质属性、学校专业特色、产教融合3个角度发力。  相似文献   

12.
2019年开始实施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的落地,为职业教育高水平建设创设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发展方向。文章从制度规范、人才培养、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校企融合等五个方面论证了职业院校要想成为职业教育的“中国标杆”“中国方案”,就必须抢抓机遇,努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内抓管理,外树品牌,塑造具有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打造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职业院校。  相似文献   

13.
与财经类职业院校相比,综合性职业院校财经专业通常不是学院主流专业,建好财经专业群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是综合类职业院校财经专业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对财经专业群的构建背景、建设基础、财经专业群课程体系的特征、构建等问题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柴草  王志明 《成人教育》2019,39(11):59-65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集中表现在办学定位缺乏精准度、专业建设缺乏创新度、师资结构建设缺乏平衡度、内部治理“泛行政化”等方面。鉴于此,高职院校要紧密围绕“双高”建设的方向和要求,以科学的办学定位为先导、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为依托、“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保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为抓手,加快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为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吴琦 《教育技术导刊》2013,12(11):188-190
在明确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定位的基础上,结合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和构建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按照陕西省教育厅和陕西职业技术教学会要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从2020年第3期增设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为主题的“双高建设研究”专栏,邀请高职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和各职业院校广大教师撰文赐稿,阐发己见,相互交流,共同推动陕西高职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一、稿件要求1.来稿应有创新点和较高的学术价值。论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谨、层次清楚、数据可靠、图表清晰、文字简洁流畅,全文控制在4000~6000字。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于综合类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类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讲究围绕核心专业进行产教拓展.为了响应"双高计划"的建设,安防类职业技术院校应当走"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的新道路,以立足安防行业,服务安防产业,培养安防人才,打造安防品牌核心,建设符合行业、地方发展要求的特色优质高职院校.结合实际背景,以浙江省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新四化”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专业建设也普遍存在定位不清晰、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不够、实训设备缺乏等问题,更别提在此基础上科学、系统地融入“1+X”证书制度。在大力推进“双高计划”建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应抓住这个机遇,依托专业发展,借助“双高计划”建设的优质资源,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融入“1+X”证书制度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及融入的具体路径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郭一豪 《知识文库》2023,(3):121-123
<正>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管理、落实思政教育的先锋队。近年来,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的思政工作越发重视,旨在通过思政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双高计划”是高职院校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若想提升思政工作效果,高职院校需不断建构与完善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合理建设辅导员队伍,全面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以此推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1 “双高计划”概述“双高计划”的全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通常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相似文献   

20.
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是根据社会需求,合理定位,明确专业特色,把握好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