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为 《留学生》2014,(10):58-59
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的时候,钱艺梦正在泰国东北高原呵叻府下的Wang NamKhiao县的一个大型孤儿院里。与她一起的。还有来自中国的20名青少年。这段时间里,她和志愿者们一起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上语言课,为孤儿院的学校建造围墙、铺地砖。在学校不远处.森林环绕中,是当地一所超过千年历史的寺庙。  相似文献   

2.
张茉 《华章》2012,(35)
寺庙园林与旅游一直是一个交相辉映的发展点,旅游为寺庙提供收入进行进一步发展,寺庙的文化特色是旅游的刺激点和吸引因素.但是在旅游过程中,对寺庙也产生着一些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寺庙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两方面的破坏上,这严重不利于寺庙文化和环境的均衡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旅游对寺庙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研究,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策略,为寺庙旅游的适度开发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康乾年间,清政府为巩固北部边防,密切与蒙藏等众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往来,在承德避暑山庄东北部山麓陆续修建了十二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寺庙。这些皇家寺庙,集中融合了我国汉、藏、蒙、维等各民族宗教建筑艺术风格,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充分体现我国多民族团结统一风貌的皇家寺院建筑群体,在艺术上取得很高的成就。承德外八庙通过模仿祖国边疆地区的著名寺庙的建筑形式,把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喇嘛寺庙,呈半月形环列在避暑山庄的外围,从而塑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藏传佛教庙宇建筑群形象,形成一种体现我国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建筑形象的崭新格调。外八庙建筑不仅具有明显的政治蕴意、宗教内涵,还寄寓了深远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僧人们落寞地走回寺庙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惊呆了:原来那些老虎比他们还早一步回到了寺庙。泰国是一个极富宗教色彩的国家,生态优美,野生动物繁多,且寺庙林立。在众多的寺庙中,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寺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因为这座寺庙里生活着几十只老虎。这些看似凶猛的老虎,却每天温顺地与寺庙中的僧人朝夕相处。久而久之,人们都管这里叫做虎庙。  相似文献   

5.
正如南岳寺庙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样,南岳寺庙与地方社会秩序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契合。南岳寺庙对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佛寺道观所体现的政治思想;佛教、道教与儒家思想合流后所体现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及寺庙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功能等。这种关系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宗教政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记得某个下午,我坐在尼泊尔寺庙的楼梯上。雨水把整个寺庙广场弄得泥泞不堪,我们在地上铺砖块做走道。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一切宗教都接受人们的损赠。这种损赠包括有形的损赠和无形的损赠。历史上对南岳寺庙的损赠先后出现过四次高潮: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代、明清时期。南岳寺庙的损赠除了以自愿的形式损助外,还有一些带有某些强迫性质的非自愿损舍。在向南岳寺庙进行损赠的同时,寺庙本身也普施于民众进行赈济。于是,南岳寺庙不仅要向信众们进行“法施”,而且还要向信众们进行“财施”。  相似文献   

8.
寺庙作为一种文化景观,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在民众生活中扮演了“中心地”角色。从宝卷的孕育、传播来看,寺庙是宝卷存在的文化背景与焦点;从宝卷的文本来看,寺庙在宝卷中是“常备”景观,有助于宣传民间信仰,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寺庙与宝卷的相互依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寺庙为宝卷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话语空间,宝卷的宣讲活动分布于寺庙文化圈或其辐射区域;寺庙是宝卷中重要的叙事空间,假实证幻,强化教化功能;虚构的天庭是寺庙的延伸,而且贯通宝卷双重结构,而宝卷的双重结构是唐及宋元说唱文学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万泽民 《江苏教育》2013,(10):54-54
前不久,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小和尚的故事”。很久以前,山里有座寺庙,寺庙里有一群和尚.其中有一个小和尚。这个小和尚每天天不亮就起身,扫地挑水干杂活,做早课,然后翻越两座山。到集镇上购买寺院的生活用品,回来以后继续做功课。每天如此,持续了十多年。有一天,小和尚偶然发现,其他小和尚都比较轻松.每天做功课之后,很少做杂活,偶尔也被派去买些杂物,但都是被指派到寺庙前的集市上去,只要翻过一座小山岗,路也平坦。小和尚心有不平,去问方丈。  相似文献   

10.
南岳寺庙与国家政权自它形成之日起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南岳寺庙的客体 ,即寺庙本身来说 ,它的发展与兴盛得力于国家政权的大力扶持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既是皇权伸向地方的触角 ,又是国家政权的某些象征。作为南岳寺庙的主体 ,即寺庙的僧众们来说 ,积极地参与了国家政权的活动 ,极力维护了国家政权的稳定 ,使南岳寺庙与国家政权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 ,幻化出国家政权浓缩了的影像。  相似文献   

11.
我带孩子到南部乡下去玩,顺道参观南台湾的寺庙,才发现台湾的大佛愈来愈多,而且好像在比高一样,十几层楼高的大佛到处都是。有一些很小的寺庙前面也盖了大佛,在视觉上造成一种荒谬之感。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北京旧城寺庙研究中,大都假设有一个具有自我社会功能的中下层寺庙群,它们由政府系统和宗教系统管理,政府管理系统的变迁引起宗教管理系统的变迁,但这种研究忽略了寺僧本身的能动性。实际上,从对北京史志、民国寺庙档案、公私合营前铺保资料、寺庙碑刻和口述史的综合研究来看,寺僧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批中下层寺庙中,寺僧与铺保相结合,利用城市流动人口与流动经济资源,保证了寺庙的生存,也支持了铺保经济。当然北京内外城的寺庙和铺保关系有不同层面的差异,但也有一定联系,对两者作比较研究,还能进一步深化对北京旧城社会史的认识,了解保护北京文化遗产的复杂性与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安石改诗     
北宋时期,王安石有一次外出巡视,夜宿于一座寺庙中,见寺庙墙壁上题有一首诗:彩蝶双起舞,蝉出树上鸣。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蕊。王安石看罢,连说“荒唐”,问寺僧此诗是何人所写。寺僧说题写者是山下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  相似文献   

14.
很久以前,有两座庙,一座坐落在繁华热闹的内城,另一座矗立在清幽安静的山顶。城内寺庙的住持是一位胖和尚,山顶寺庙的住持是一位瘦和尚。一日,瘦和尚进城为人做法事,遇上了胖和尚,胖和尚邀请瘦和尚进寺庙交流佛法。  相似文献   

15.
荒地鲜花     
南山脚下有一座寺庙,庙的周围除了杂草丛生的荒地外,什么也没有。因为寺庙环境的荒凉,香火也日渐减少,就连寺庙里的和尚也有一些转到别的寺庙去了。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席力图召是一座汉藏混合形式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历经明清两代的建造。现存的席力图召是清光绪年间在原有建筑基础上修葺、重建而成,在建筑装饰上体现出了汉、藏、满、蒙多元文化思想的汇聚。各民族文化相互协调、争奇斗妍,为今人展现出一幅色彩艳丽、风格独特的寺庙风貌画卷,体现汉、藏、满、蒙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相似文献   

17.
请先动手     
寺是小寺,没有名声,寺里只有两个和尚,一老一小,老的是师父,小的是徒儿. 由于小寺没有名声,又只有师父和徒儿两个和尚,因此来寺里的香客很少,所得也就十分少,师父和徒儿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艰难. 一天,徒儿对师父说他要离开这座寺庙,到一座大寺庙去.师父说:"不用去大寺庙,我们这儿就可以成为大寺庙." 徒儿听了说:"师父,我们这小寺庙能成为大寺庙?不可能吧!"  相似文献   

18.
洛神赋图     
青年顾恺之在某寺庙一面粉刷好的墙上画维摩诘。他为维摩诘点上眼珠的时候,观众的赞叹声、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  相似文献   

19.
一语惊心     
《求学》2004,(3):22-22
老家有一小小寺庙,日洪山禅寺。那是一幽静的去处。我不信佛,但我爱煞了去寺庙里读书、散步、洁净内心。  相似文献   

20.
我的家乡在上元观镇,那里有一个省级名胜区——南沙湖。南沙湖距镇上有三公里,那里有雄伟的寺庙、碧绿的湖水、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大坝(ba)。沿着弯弯的山路,我们先来到了寺庙。寺庙有东、西两个,一个是地母庙,另一个是回龙庙。它们都是仿古建筑,灰瓦红檐(yan),还有大红柱子,显得古朴庄严。听说这里是战国时期地母文化的发源地,常有许多人来拜佛,祈祷(qi dao)地母实现他们的心愿。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每逢庙会的时候,寺庙里人来人往,摩肩接踵(mo jian jie zhong),热闹极了!寺庙门外有一棵老树,粗壮的枝干、茂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