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西汉在北方地区的农业开发,具有政治意志明确,人力物力调度有效,层次文牍式组织管理严整等特点。开发不仅实际效益突出,又因北方农业性社会环境的拓建,也为国家处理内地社会矛盾、应对局部自然灾害的袭击提供了回旋余地。但以农业生产为惟一的营略北方的思想,则显露出秦汉王朝认识和处理社会基本问题上的历史局限,而在农业开发获利的同时,也孕育着只重攫得、无视地力环境承载度等种种严重隐患。  相似文献   

2.
在宋代,豫东地区不仅是北守的政治中心,是二京的所在之地,而且这里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在农业、手工业、交通和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发展,是宋朝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农业的三点意见李永昌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持续稳定地发展农业,更好地满足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奔小康的需要,是事关全局的头等大事。1993年我国农业生产获得好收成,但面对新的形势要求,还有一些潜在的问题值得注意。为此,提出以下三...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是云贵苗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央政府废土官、设流官,加强了统治,同时封建地主制经济逐步取代了封建领主制经济,绝大多数地区进行了封建社会。这时期,大量汉族人民进入了苗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苗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上,乌江流域为流放者、移民以及流浪者的聚集之地,民族众多,生境不同。由于乌江流域地貌、气候、水利、土壤等不同自然条件以及各民族的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苗族、瑶族和仡佬族的山区型农业经济,布衣族和侗族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经济,彝族、白族以农牧为生的农牧经济,使得乌江流域历来以生物资源开发产业为主的农村经济水平呈现高低梯度倾斜,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6.
元代江淮的农业在南宋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元代在南北混一之际,即重视农业的发展。江淮地区在政府的支持下,绝大多数地区的粮食品种丰富,单位产量高,普遍种植经济作物,这是元代农业发展的表现。特别是太湖流域地区领先于全国,成为全国的经济盛地。在此基础上,商业和城市、市镇的发展成为元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元代江淮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明清时期江南的崛起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是云南和贵州彝族地区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中央政府废土官、设流官,加强了统治,同时封建地主制经济逐步取代了封建领主制经济。这时期,大量汉族人民进入彝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利于彝族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但是,由于明清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与统治,彝族退居山区和半山区,不利于彝族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近代以来云贵地区彝族农业经济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元代浙江农业发展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和落后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国自唐宋以来不断发展的农业经济,但这种影响具体到全国各地则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就浙江地区而言,通过考察农业生产工具、农作物品种和土地的开发利用等情况,可知其时境内的农业经济还是取得了一定发展的,在整个国家经济中仍保持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未出现宋元时期的逆转或大倒退。  相似文献   

9.
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政策以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政而历经三次发展阶段,从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农村经济政策的首要出发点,到坚持市场导向促进农业发展,再到加强农业基础、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每一次发展都是在通往现代农业之路上的一次开拓。正确政策指导下的中国农业,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支撑了中国经济社会30年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0.
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五代以后该地区逐渐建立起土司制度。在这一特殊的背景下,该地区经济发展形成了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11.
元代云南行省的农业与农业赋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元享国虽仅百年 ,却是云南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蒙元贵族“华夷有别”与“内华夏、外夷狄”的偏见比较淡薄 ,对边疆少数民族亦较少歧视。为获取赋税与矿产品 ,以及通过边疆对外扩展 ,蒙元统治者积极经营云南。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后 ,在各地广开屯田 ,同时设立屯田管理机构。元代屯田是云南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屯田 ,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行省管辖下的民田也有很大发展。以较快发展的农业为前提 ,元朝在云南普遍收取农业税 ,其实质是封建剥削 ,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云南农业进步最快的地区是东部山区和西部、南部边疆。元朝在这些地方的积极经营 ,为明清移民大量迁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土司制度是土兵制度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土兵制度是土司制度实施的根本与基石。元代西南地区土兵制度源于宋代的土兵制度。元代土兵制度形成的标志在于领导体制、兵役制度、土兵建制、土兵职责等方面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1、机械化;2、科学化;3、社会化。国外实现农业现代化最主要的经验是重视智力投资,除办好高等农业教育外,他们也十分注重农业普及教育,培养有知识的农民。他们农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1、培养目标明确;2、布点多、规模小、层次多;3、重视基础教育和实践性教学;4、根据学历发给证书以适应不同用人部门的需要,并实行不经过培训不能就业的政策。他们农中的升学机会也是比较多的。  相似文献   

14.
《河北自学考试》2007,(7):18-18
一、简答题1、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因地制宜的原则;(2)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3)经济效益与生产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建国前后刘少奇同志提出了很多关于农业合作经济发展的颇有价值的思想,主要有:科学地划分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层次,提出了发展农村工业合作社的主张,在新民主主义阶段,暂不触动农民的个体所有制,待农民富裕了,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向更高级的合作社过渡;大力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这一“伟大的系统”,在流通领域架起一座联系无产阶级和农民的桥梁,以逐渐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6.
秦汉时期,乌江流域等西南边地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中原王朝鞭长莫及,致使当地人口严重夷化,并形成多支较大的族群.其以流域上中游地区的夜郎濮僚、中下游地区的武陵蛮夷,以及下游地区的巴蛮夷族最具典型.与之对应,濮僚族群所居夜郎地区、武陵蛮群所居苗族地区,以及巴蛮夷群所居巴族地区的社会经济面貌,亦最具有秦汉时期乌江流域等西南边疆民族社会经济面貌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兵役演变和农业生产关系,可以总结为六种演变形式,分别是分封制和井田制相结合的武装移民,全农皆兵的义务兵制;少数民族部落兵;私家军队的部曲兵;职业军人式的募兵制;屯田制下的全兵皆农制。这六种演变形式在农业经济生产影响下,相互演变,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8.
19.
实施农业产业化有重要的意义.产业化使农业生产向纵深延伸,把传统的小农经济完全改造为商品经济;把小农经济下的小生产彻底改造为专业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利用农业产业化提供的机遇、提高农业生产自身的价值.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笔者就农业生产问题调查了所在县的基本情况,既看到了近年来农业生产所取得的成绩,也认识到还存在的问题,结合高中地理教学,认识到发展农业生产必须走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市场化是当前国民经济生活中一个事关全局的问题,农业市场化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实施产业化经营,而产业化经营又为农业市场化奠定了基础,因此,农业市场化与农业结构调整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它们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