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温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吕温一生的重要活动,大都显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吕温极具特色的诗文,在唐代浩瀚如烟的文学作品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剖析吕温文学作品的价值,探究其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2.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主张,他有着自己的理解,这就使他的散文创作在古文运动的大环境下具有了得与失的意义。刘禹锡现存厅壁记共八篇,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出了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因此本文以刘禹锡的厅壁记为例来探讨刘禹锡散文创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3.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对古文运动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他写出了大量的具有典范性的作品,显示了古文运动的实绩,从而日益广泛地赢得了社会的承认。韩愈有很多创作经验值得总结,在这里,只就韩愈的“能自树立”,雄壮奔放和生动、形象等写作特点,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主张,他有着自己的理解,这就使他的散文创作在古文运动的大环境下具有了得与失的意义。刘禹锡现存厅壁记共八篇,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出了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因此本文以刘禹锡的厅壁记为例来探讨刘禹锡散文创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5.
唐代古文至贞元、元和间,经韩、柳“以六经之文为诸儒倡,障隄末流,反刓以朴,划伪以真”,遂使“文起八代之衰”,“横鹜别驱,汪洋大肆”,古文运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实绩。这一运动不仅沾溉时人,而且浸润后学。杜牧虽生於韩、柳之后,未能赶上古文运动的高潮,然而他以韩、柳为楷模,学习、继承、维护、发展了古文运动的传统和成果,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古文,使他在唐代古文运动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地位。前人对此已有所揭示。清人蒋湘南  相似文献   

6.
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尤其是科举制度对骈文的依赖和支持,唐代古文运动在韩柳之后迅速跌入低谷。孙樵在古文衰落的时代大力提倡古文。在理论方面,针对晚唐破碎细巧的文风,孙樵系统地提出了从审美理想到创作方法的文论主张,特别强调史与文的关系,认为史是文的最高境界。在创作方面,孙樵的古文关注社会现实,兼具奇崛与平易两种风格。尽管孙樵多方努力,但是他并没有成功地从自己的时代突围。孙樵是古文运动中奇崛一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他结束了古文向奇崛风格的发展,为后来者暗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吕温传略     
吕温(公元772——811年),字和叔,又字化光,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人。他从小生长在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吕延之,因文章出名而被朝廷重用,官至浙东道节度使。父吕渭,“为中书舍人,尚书礼部侍郎,刺湖南七州。”吕温是吕渭的长子,幼年时期,就受到父亲的精心教养,后寄居扬州,在灵岩寺读书。吕温年少好学,很快就  相似文献   

8.
罗芳芳 《文教资料》2007,(30):11-13
萧颖士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他的文学创作理论为古文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赠韦司业书》一文集中体现了萧颖士的文学观,他尊儒宗经,强调修身立德是为文的关键,重文章内容且不废形式,提倡文体复古。  相似文献   

9.
李华、萧颖士、元结与独孤及乃韩愈、柳宗元之前"古文运动"的酝酿者,他们在古文理论与古文创作上都为"古文运动"高峰的到来做好了铺垫,因此,他们可以称为"古文运动"的奠基人。其中,李华可谓佼佼者。他很好地实践了古文的精神,在理论上主张复古,强调文章补世之用;创作上也实践了这一主张,尤其是"安史之乱"的遭际,李华文章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乱前"文体温丽,少宏杰之气",乱后则其文风也逐渐变得"平易"、"朴实"。其作品也注入了更多儒家思想。李华文风由温丽到平实的转变,也正是唐代文章华丽之风逐渐向质朴过渡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0.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始祖。本文拟从研讨由唐及宋的古文发展途径,论述韩愈的古文传统是宋代古文运动的灵魂,以图阐明韩愈对宋代古文运动的深刻影响。(一)宋代古文运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到了晚唐  相似文献   

11.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领袖之一。本文从他创作的思想理论基础、创作形式与内容以及对前人散文遗产全面而富有创造性的继承和革新等方面,论述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讲《师说》,总不免要提一下唐代古文运动。那么,《师说》与古文运动是个什么关系呢?弄明白了这一点,对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无疑是有帮助的。先从古文说起。“古文”这个概念,是韩愈最先提出来的。他把自己的奇句单行、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之为古文,并把它与“俗下文字”即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对立开来。在中唐德宗统治的后期,由于韩愈等人的努力提倡,古文发生了广泛的影响;到宪宗元和时期,又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古文于是业绩更著,影响更大,终于渐渐压倒了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谓的“古文运动”。从贞元十二…  相似文献   

13.
韩愈发动的古文运动与唐代传奇的繁荣发展虽为同时,但韩愈只写过“以文为戏”的几篇散文,没有以古文尝试作传奇,他的以奇为特点的古文既不适合于传奇创作,也没有对传奇产生过影响,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繁荣没有必然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晚唐最后一位古文家孙樵在唐代古文运动中的独特地位,首先表现在对韩愈古文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上。孙樵的古文理论主要包括:一、缘实求善的明道观;二、取者深,其身必穷;三、辞高、意深、尚奇;四、“立实录”、“存警训”的史学主张。孙樵的古文理论体现出鲜明而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对他的古文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韩愈是唐代中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于贞元十七年(801)写给李翊的《答李翊书》,是一篇谈自己“古文”创作体会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章,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篇著名文论。作者在文章中较全面、具体地介绍了自己写作古文的态度和过程,不论在当时还是在以后,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谓“古文”是和骈文相对立的概念,它的主要特征是散行单句,不拘格式,不象骈文那样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和用典,比较接近口语。它恢复了先秦诸子散文和两汉史传文、论说文那种文体写作的传统,故称为“古文”。古文运动则主要是指在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等方面的改革运动。具体地  相似文献   

16.
韩愈发动的古文运动与唐代传奇的繁荣发展虽为同时,但韩愈只写过“以文为戏”的几篇散文,并未以古文尝试作传奇,他的以奇为特点的古文既不适合于传奇创作,也未对传奇产生过影响,古文运动与唐传奇的繁荣没有必然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对唐代古文运动的贡献,近人论述的不少。但一般就他的古文理论的各个侧面和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作横的剖解。本文则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从历史的纵横比较中,论述他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贡献,因此,我在这里也附带地谈到了自己对这个运动的成绩的估价和韩愈等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唐传奇与古文运动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历来观点各异。有肯定的,亦有否定的。应从古文运动兴起前后的两个时间段来看二者的关系。古文运动兴起之前,传奇文以其散文的形式和通俗的内容,为古文运动开路;古文运动兴起之后,进一步推广了散文的形式,其"道"的内容给传奇文增添了写实精神,而传奇想象、虚构等创作方法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古文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唐代古文运动作为一场文学革新运动,指导并影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作为与韩愈并驾齐驱的古文运动的领袖,柳宗元的散文创作成就突出,开创了古文运动的新局面。柳宗元辞赋创作也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有了新的面目:首先是辞赋创作纳入"文以明道"的理论关照;其次是辞赋文体的革新。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中国文学史上,曾经产生过两次规模巨大的古文运动。一次是唐宋的古文运动.一次是唐宋的古文运动,一次是清代桐城派的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大功绩,已成定论;而清代桐城派的古文运动,却一直遭到非议和谴责。桐城派的古文自其产生之日起,便被汉学家讥为“空疏浮浅”,被骈文家目为“谫陋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