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新时期小说的转变表现为:由政治型向社会型的变化,由单纯的教育型向多样的审美型变化,由基本模式型向独立创造型的变化,由艺术方法的单一型向艺术方法的多元型的变化.小说主题的多向发展,使小说的表现范围明显地扩大了。伤痕、反思、改革、道德、历史、风俗、自然等等主题的交替出现,多向的主题联系着社会问题与社会内容,这是新时期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作品的艺术容量常常是作品生命力强弱的决定性的因素.为什么有些作品既有巨大的动人心魄的力量,又有地域流传上的广度和时间流传上的长度?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作品中蕴含着巨大的艺术容量.而为什么有些作品给人印象单薄、肤浅、浮泛?有些作品昙花一现便消声匿迹?有些作品总使人感到缺少深度、浓度、高度、厚度与力度?究其原因,这和它们缺乏艺术容量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从辨体与破体,雷达与预警器,泛指与特指三个不同的视角,巡视扫描了卢跃刚的报告学,对卢跃刚的报告学从观念到社会效果,再到人品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来函并惠赠《学报》收到,谢谢! 云南评论特别弱,你们过去在评论我省作家作品方面做出了值得称道的成绩。望今后把“云南作家作品研究”一栏继续办下去。需要我本人和省作协做什么,当尽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举凡艺术,大都富有感染力。课堂教学同样是一门艺术,它除了具有自身基本的规律和原则之外,更是把教学和艺术两者有机地统一结合在一起,即把美学观通过审美创造的方式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精辟的讲解,传神的手势和体态,将课程内容表述得惟妙惟肖、多姿多彩。学生在老  相似文献   

6.
通感是一种感觉,是人们在习惯基础上借助联想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现象,它是所有正常的人都有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看到红或黄色会自然地联想到火、太阳,从而产生热烈、温暖的感觉;看到绿或蓝色会自然地联想到水、天空,从而产生凉爽、寒冷的感觉。故前者常被称为暖色,后者被称为冷色。当我们欣赏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时,会觉得心旷神怡,阅读一本情节奇妙有趣的小说时,会感到津津有味;我们还可以从天风海涛中听得咆哮的怒吼,从溪水流泉中闻到凄惨的呜咽:我们在日常交谈中还会不自觉地吐露出冷静、热闹、声尖、话酸等富有通感的词汇用语。  相似文献   

7.
思维是学生课堂听课的主要心理过程。抓住和引导学生思维是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在45分钟中让学生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跟着我的思维走”呢?一、谙悉“剧本”——备教材教师应当认真备课,通研大纲教材,谙熟教材内容,抓住重点难点,对课堂每个教学环节都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方能熟练驾驭课堂、因材施教。否  相似文献   

8.
要在一篇四千字左右的短文里准确地反映一个伟大人物的全部人格,生动地写出他的思想立场、战斗风格、精神力量以至气度来,这确实是谈何容易。然而,唐弢同志却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琐忆》就是一帧十分成功的鲁迅先生的写照。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除了他作为鲁迅先生的学生和战友,亲聆教诲、熟谙鲁迅的著述,对鲁迅先生的思想,为人有着深刻的了解这些原因之外,就是他精巧细密的艺术构思了。那么,《琐忆》有哪些艺术特色呢? 一是纲举目张,展现全貌。这是《琐忆》结构的主要特色。文章开头就提起了全文的纲:“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  相似文献   

9.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运用新颖的导语艺术,创设出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气氛,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发起求知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确,好的导语往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妙用.近几年来,笔者根据语文学科导语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与实践中作了以下三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莫泊桑小说艺术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向读展示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风貌,而且在艺术上也体现了他的美学追求,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独创风格。为短篇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爱情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几乎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夹杂有爱情的成份,但在生活中难以把握的爱情在文学作品中同样是难以把握的。由于在现实社会中,在人与人之间还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区别,因而爱情也必然在受社会诸因素制约的状况下,纯以两情相悦为基础的爱还显得特别稀少、甚至尚不存在。众多青年男女的结合,众多家庭的组合,往往多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圈子内由于诸外力(家庭、社会、舆论等)的作用下凑合而成的,这种爱情的基础势必是不牢固的,甚至是始终不具备的。又由于在每个青年男女心中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一个异性偶像,而现实中所找的配偶却往往离之甚远,当生活中出现与心目中的偶像相接近的异性时,不甘寂寞的心就会萌生出一种热切的向往,自制力强的、不以感情为重的可以压下这股激情,而感情汹涌的则极易酿成婚变的风波…… 当代文坛上一个颇值得玩味的现象是:几乎所有引起轰动、震颤的爱情文学作品都是与婚外恋有关的,但这些作品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上的局限,很难走出婚外恋的阴影,多给人以晦涩、凝重乃至压抑的感觉,令人同情、令人深思,却绝少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12.
李复言,陇西三李之一,约生活在唐宪宗元和至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06—859年),确切身份在学界尚无定论。唐代传奇发展过程中,陇籍作家李复言贡献突出,成就卓越,推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与创新,影响深远。其传奇作品《续玄怪录》将古今中外永恒的话题——人与命运的冲突,以尖锐紧张的矛盾和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加以表现和追问,思想深邃、艺术精湛,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中国的文坛上,黄宗英、柯岩是两位引人瞩目的报告文学女作家。近几年来,她们各自在报告文学这块艺术园地里含辛茹苦地耕耘着,用富于创造性的表现手法创作了一批艺术特色独具、文学兴味横溢,给予了读者以巨大的美学享受的报告文学作品。用文学手法写作报告文学作品,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早在一九三七年,茅盾就十分精辟地指出:报告文学“跟报章新闻不同,因为它必须充分的形象化。必须将‘事件’发生的环境和人物活生生地描写着”,“好的报告文学具备小说所有的艺术上的条件,——人物的刻划,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等等”。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艺术表现手法的丰富,报告文学的写作手法也日臻多样。一位业余作家极力推崇长篇报告文学《命运》,说它“有诗味,有散文味,还巧妙地运用了小说的技巧。”这可以看作是对用文学手法写作报告文学作品的一种概括,尽管它还不是一种全面的概括。  相似文献   

14.
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37部剧本,这些剧本不仅在当时震撼了英国舞台,也在后来震撼了世界。莎士比亚的朋友本·琼生当时就预见到,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三个多世纪过去了,莎士比亚研究仍然经久不衰,且已成为专门的学问——莎学。时至今日,全世界仍有难以计数的莎学专家,惊异於莎翁无与伦比的天才、陶醉於莎剧难以言喻的魅力,纷纷从哲学、心理、伦理、美学,语言等多种角度加以精细入微的分折研究,真可谓“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歌德语)。  相似文献   

15.
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不仅要运用科学的方法, 取正确的方式, 且必须讲究工作艺术.经常性思想工作艺术是创造性地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方式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感染力的技能和技巧. 提高这一工作艺术水平,搞好以下几个结合是很重要的.情与理结合.经常性思想工作较之集中系统的政治教育更讲究情理交融.要使这种日常、具体的疏通和引导工作效果满意,就必须既用事实和道理去说服人、启迪人,又以真挚的情感去感动人、教育人.情感是  相似文献   

16.
"丑角不丑".这是戏曲界的一句艺诀.语言不多,却是立言警策,鞭辟入里,道出了一个美学辩证法.丑角,顾名思义,系反面人物的泛称."不丑",其涵义有二:一是指其美学价值,丑角,也应表现作家的美学理想;二是言明获得美学价值的途径,须以"不丑"写"丑".这句艺诀虽有行业的局限性,但它的涵义却是一切文学艺术,特别是小说创作必须遵循的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7.
艺术创作不是生活的简单摹制与自然形态的翻版,它需要进行变形、夸张,只有这样才能筛去生活中的砂粒,提取艺术的纯金。但是,变形、夸张都要注意分寸,才能变生活真实为艺术真实,达到神似的境地。因此,强调艺术的分寸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成熟的文学艺术家在创作中获得自由的标志,是衡量一件艺术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不可缺少的一把尺子,也是文艺评论家所应具有的修养与品格。 艺术的分寸也就是恰当、准确,犹如量体裁衣,要大小切身,长短合宜,才能使作品严丝合缝,和谐统一,清晰自然。不论诗歌、绘画、音乐、曲艺、戏剧、电影等艺术  相似文献   

18.
在唐代传奇的发展过程中,陇籍作家李朝威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卓越成就。其作品仅存《柳毅传》和《柳参军传》两篇。但却显赫一时,独树一帜,成就一流,推动了唐代乃至中国古代小说的繁荣与发展,影响广泛而深远。  相似文献   

19.
在唐代传奇的发展过程中,陇籍作家李朝威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卓越成就。其作品仅存《柳毅传》和《柳参军传》两篇。但却显赫一时,独树一帜,成就一流,推动了唐代乃至中国古代小说的繁荣与发展,影响广泛而深远。  相似文献   

20.
英语课时目标教学艺术琐谈张桂英一堂课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时空统一体中的教学结构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的微观教学的过程。课时目标教学的结构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学生、教师和教材,这三要素融为一体而形成了多边活动,呈现出教学信息的输入、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