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种身心疲惫状态.职业倦怠易发于助人行业,教师乃助人行业之一,故职业倦怠现象频繁出现.为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本文力图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外矛盾进行解析,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种身心疲惫状态。职业倦怠易发于助人行业,教师乃助人行业之一,故职业倦怠现象频繁出现。为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本文力图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外矛盾进行解析,针对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职业倦怠特指在助人行业中个体的体力、精力和能力因无法适应工作要求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对教师本人、学生、学校和社会均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教师评价方式的不合理,所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是改革教师评价模式,实施发展性的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4.
寄宿制学校教师心理倦怠及其干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现状述评 "倦怠"(burnout)一词原指枯竭、耗尽.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职业倦怠(job burnout),它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概念,用来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由于在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的加剧,而最终导致的在情绪、情感与行为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心理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中,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心理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相似文献   

5.
弗鲁顿伯格于1974年首次描述和界定了"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他用"倦怠"一词来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在1974年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在助人行业中,个体的体力、精力、能力无法应对工作要求时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职业倦怠有三个核心特征:(1)情绪衰竭;(2)非人性化;(3)低个人成就感。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其存在严重地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学生成长,进而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典型表现及影响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一种情…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倦怠近年来",职业倦怠"研究从助人行业延伸到了教学领域,逐渐引起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日益感受到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教师逐渐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并日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患有职业倦怠的教师主要表现在:一是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二是人格的  相似文献   

8.
钮芳 《教育教学论坛》2014,(10):128-129
近年来职业倦怠问题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职业倦怠是指一种学习消极的心理体验,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表现出对学习的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在这一领域的深度研究中,一些学者发现学校的学生正遭受着类似的倦怠,因而开始进行学习倦怠的研究。在我们国家,对于学习倦怠的研究不多,尤其是针对中学生的学习倦怠。因此,采用叙事研究法为这类研究提供了实证的基础,为减轻和防止学习倦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理论研究,也会帮助我们理解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发展特征和影响它们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将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对象设定为热点"80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成都市"80后"小学教师存在职业倦怠,其情绪衰竭、低成就感表现程度中等,非人性化程度较前两维度略低。依据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和教师职业倦怠理论,梳理职业倦怠数据,并与"60后"、"70后"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出成都市"80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具有的独特性和代际特质。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是助人行业的一个特殊群体,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文章主要从生理、心理、工作、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价等方面分析高校辅导员自我倦怠的表现,并从社会、学校、工作、个人层面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有效帮助辅导员干预并消除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11.
吴雪慧 《中国教师》2013,(Z1):218-219
职业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用来专指从事助人行业的个体由于长时间面临情感和人际压力所产生的身心极度疲劳状态的职业倦怠。而教师职业倦怠则是这一问题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并在社会发展急剧变化的当今时代,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有研究表面,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在长期枯竭的状态下,会出现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丧失、情感疏离和冷漠的现象(Byrne,Schaufeli 1993)。教师职业倦怠对学生的发展也有消极影响,国内外相关研究表面,处于职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而人格特质则是影响个体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对江苏省六城市563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较高;"神经质""宜人性""开放性"人格特质是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宜人性""开放性"人格特质越明显.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可从教师个体、教师教育和社会评价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13.
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倦怠的研究主要在于职业领域里,而近年来国外开始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倦怠,但是学生的学习倦怠的界定与量化都还是借鉴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学习领域里的倦怠与职业领域里的倦怠有本质的差别,通过修改职业倦怠的部分条目然后将之用于调查学生的学习倦怠尚欠妥当。  相似文献   

14.
倦怠研究起源于美国,最早用于职业领域,研究个体在职业环境中,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疲乏、焦虑、压抑、工作能力下降等现象.近年来移用到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由于二者在研究对象生理及心智成熟度、外在环境、从事任务的性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显然,运用研究职业倦怠的方法来研究初中生英语学习倦怠成因是有失偏颇的.本文试图从初中生身心成长特点、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学校教育及家庭成长环境等方面探讨初中生英语学习倦怠成因,以求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在其职业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反应,其严重影响了教师正常水平的发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设法减低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对提高教育质量和稳定教师队伍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止和克服职业倦怠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职业倦怠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发现,学生在学习期间也会产生倦怠感,从而开始进行有关学习倦怠的研究。在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学生还面临着考试和升学等多方面的各种压力,对高中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进行研究,能够改善高中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提高高中学生心理健  相似文献   

17.
“职业倦怠”一词首次由费鲁顿伯格用于描述助人行业的职业心理。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转型期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存在给高职院校的教师个人、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缓解教师职业倦怠,首先需要社会各界改变对高职教育认识上的不足;其次,要改变高职院校的管理机制,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调适好自己的心态,主动适应转型期高职教育的变革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涵义及表现(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涵义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特指在助人行业中,个体的体力、精力、能力  相似文献   

19.
职业倦怠是一种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的症状,本文通过调查和访谈,分析高校基层院系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与表现,努力寻找基层院系辅导员的压力来源与倦怠起因,并结合辅导员应对压力和倦怠的实际需要及成长发展的需求,探索思考高校基层院系辅导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特指在助人行业中个体的体力、精力和能力因无法适应工作要求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渐露端倪,这对教师自身、学生、学校和社会均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引发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关键因素是现行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而疏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路径是优化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