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量事实证明,学生一旦成为学困生,如果教师、学校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他们就会普遍厌倦学校的学习生活,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最终成为学校、家庭的负担。因此,从学科教学实际出发,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大面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我运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来进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收效甚佳。一、化学学困生的成因造成化学学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1.学生自身的因素首先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学习的动力,学习中怕…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化学学困生和学优生意志品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表明学优生和学困生在意志品质方面差异显著.学校教育是提高化学学困生的主阵地,因此提出化学教学中提高化学学困生意志品质的对策,包括引导学生自我诊断、帮助学生自我设定目标、加强课堂管理、以及督促课后自我约束等.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人数不少,是客观存在的,其影响不容忽视.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着班风、校风的好坏,甚至关系到国家教育的成败.只有设法激发这些学生的信心,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自我,培养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让这些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人才.采用情感教育,用爱去感化学困生,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转化学困生是教育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间的差异存在,要求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使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学困生的成因既有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师、家庭及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要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也尝到成功的乐趣、有所提高.语文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用深厚的师爱和信任去感化他们,科学地评价他们取得的进步,引领他们走上语文学习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5.
提起学困生,大家普遍认为,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自我评价低,自尊心、自信心、自我控制水平低;他们学习懒惰,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他们学习习惯不好,不懂得科学安排学习时间;他们对学习都比较呆板机械,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然而学困生没有天生的,正如天才不是天生的一样,这些学困生的形成除了小部分是因为学校的原因外.主要因为家庭管教不严或管教不当,  相似文献   

6.
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为使受教育的对象都能成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加强对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工作。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有意志薄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热情低下、学习方法刻板等表现。因此,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应着重动机、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提高学困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资料表明,学困生学习成绩较差是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造成的。有很多学困生主观上不是不想学好,但就是做不起来。他们之所想与所做不能同步,主要是不能控制自己,易受外界干扰。这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同动机、…  相似文献   

7.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的时期,也是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学困生是小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低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要做好小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家长要重视其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学校应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明确学习目标,并提供合理的榜样示范,加强归因指导与训练,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以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和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8.
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自我效能感有着密切联系,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学困生在学习中容易缺乏学习信心,并且在生活中也缺少家长的支持,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困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学困生培养路径的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此,教师要采取多种培养路径综合促进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和学校不再只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也开始注重起学生的素质教育,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阶段,学校和老师也越加重视学困生,尽最大的努力转化他们,深入了解学困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在生活上给予学困生关心和鼓励,让学困生进行有效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基础差,学习没有积极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深入解学困生;通过情感激励,唤起学困生的自尊心;坚持正面教育,切记不得挖苦、讽刺学困生;为学困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我;采用适当方式,感化学困生.总而然之,教师要给学困生无限的关爱,让他们在爱中成长.  相似文献   

11.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学困生的主要表现是: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为何而学;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差;学习习惯差,意志薄弱.由此可见,学困生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智力,而在于非智力因素.因此,学校和教师要转化学困生,就要从德育入手,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应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学困生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英语教学中,一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而成为了"学困生".本文在多年教学经验及对英语教学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从多种视角分析学困生产生的成因,实施有效的转化策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以此来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谈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困生历来是心理学、教育学特别关注的对象。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直接原因。自我效能感对学困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和动机、身心健康及归因方式等方面。影响学困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因素有三,即学困生本人、学校和家庭。培养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是:创设成功体验的机会,培养其积极的归因方式,提供替代经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4.
蒋艳洁 《贵州教育》2005,(24):28-29
在学校教育中,通常把那些无心学习、不守纪律、犯有一般过错的学生称之为学困生。学困生是相对于学优生而言,可以说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学困生的存在。学困生虽然在学生中为数不多,但是,活动能量大,影响面宽,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阻力。因此,研究学困生的心理及其相应的教育转化措施,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学困生之所以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言之,是因为不良的家庭环境、社会风气和不力的学校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发展中的各种消极因素没有受到抑制而造成的。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他们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15.
笔所说的“学困生”指的是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学校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学习效率低下,达不到要求的,在学习上有困难、思想上有待进步、心理上出现障碍的学生。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出现了很多的“学困生”,且成逐年增长的趋势。这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往往比别的孩子更重、更大,有的“学困生”心理问题是相当严重的,他们比别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家长、同学等方面的关怀和帮助。对这部分学生必须加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促使“学困生”转化为正常学生,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则有可能使他们丧失人生的信念,从而自暴自弃,影响到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说,转化一名“学困生”胜于培养一名优秀生。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因此,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都应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下面我就自己多年来从教的经验谈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但一般而言与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意志力以及心理的和谐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学校中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主要教育途径,能提高学困生的转化效果.从学生的一点一滴的行为上下功夫,使他们明确努力的方向,是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和恢复自信、改变学习状态、增强学习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中有很多这样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差,又不遵守课堂秩序;他们自由散漫、懒惰贪玩、孤芳自赏、狂傲不羁;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无视家长的教育,无视教师的批评还当堂顶撞教师。我们称之为学困生。本论文旨在探讨学困生的特点,以及针对中学阶段学困生自身存在的特点,英语教师应采取的教育、教学策略;英语教师用爱心传递能量,去培养学困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困生逐渐获得英语学习上的自信,从而扬起学困生今后学习的风帆。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是教师面对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个体,他们只是学习上暂时有困难,而不是真正的差生。学困生的形成有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作,转化学困生措施包括师爱无疆、激发兴趣和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的学校教育中,一些学习有困难、态度不端正的"学困生"让教师颇为头疼。如何促进这些学生的健康学习与成长,进而让学校的德育建设更上一层楼呢?笔者认为可以学生性格为门钥,开启学校德育建设的大锁:分门别类,点面结合;理论经略,实践到位。一、弄清学困生性格成因,对症下药一是做好学困生的立志工作。学困生性格之所以扭曲变形,是因为他正处于是非模糊、意志不坚、自我约束力弱的青春年少期。鉴于此,我们可以从他们所热衷的"明星"的成长之路来引导:星路也漫  相似文献   

20.
卫康勇 《时代教育》2010,(7):182-182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已的子女品学兼备,有所作为.然而由于人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学生在学校这个大集体里,必然有差异,在他们中问出现了学困生.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必须要坚持激励性原则、公平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偏爱性原则和经常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学因生愉快地生活,健康地成长,使他们成为家长的骄傲,国家的栋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