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妈妈坚持让爸爸在自己家里与她一起与疾病战斗时,我看到了妈妈的勇气;当我们的朋友,邻居和亲友在爸爸最后的岁月里亲近我们,为我们带来无尽的爱时,我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勇气;重要的是,我从爸爸身上学到了勇气.  相似文献   

2.
我的爷爷     
爸爸的老家在黑龙江,家里有爷爷、奶奶、大伯、叔叔和三个姑姑.爸爸和妈妈抗日战争期间就参加了革命,全国解放后他们从东北调进北京工作,那以后有了我和妹妹.1960年,近十年没有回过家的爸爸思乡之情益甚,无奈公务缠身,情急之下只好托人把爷爷、奶奶接到了北京.那年我6岁.  相似文献   

3.
戒烟     
我的爸爸和“烟”可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吃着饭吸 看电视吸、走路也吸,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的、总是有着一股刺鼻的烟味。 因为这.我和妈妈采取了好几回措施,例如:把他的烟藏起来,不给他钱,给他讲烟对人体的危害什么的,可都不管用。但在爸爸生日那天.我和妈妈终于帮他戒了烟。 那天.吃过早饭,我便和妈妈忙了起来,妈妈去买她送给爸爸的礼物,我在家里准备给爸爸的礼物,一直忙到下午。到了晚上,当爸爸和妈妈把丰盛的饭菜摆在桌上的时候, 我和妈妈拿出了礼物放到爸爸眼前。爸爸看了先是愣了一阵,然后又高兴地笑了起来,还说…  相似文献   

4.
有部电影叫《泽西女孩》,讲述了一个单身父亲抚养幼女的故事。剧中的小主角格蒂虽然一出生就失去了妈妈,但并没有因此而缺失爱。因为妈妈一直活在她和爸爸的心中,爸爸与妈妈的相爱,以及妈妈去世后爸  相似文献   

5.
1 我的教师情结话得从我爸爸那儿说起。爸爸出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地主家庭 ,启蒙上的是私塾 ,少学时因家境贫寒选择了师范学校。年轻时精力充沛且颇有才气的爸爸却在临毕业前“弃笔从戎” ,与“教师”的角色擦肩而过。妈妈因“家庭成份不好”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怀着一个失落的梦上山下乡成了知青。山青水秀却极度贫穷和落后的山村接纳了妈妈 ,她成了那里唯一的老师。我也出生在那里 ,从小就和妈妈的“大”学生一起坐在课堂里。在我年幼的心灵里 ,我觉得讲台上的妈妈神秘而伟大。或许 ,我的教师情结就起缘于那清溪翠竹环绕的小村。1989年…  相似文献   

6.
我家有一张很大很大的照片,那就是我爸爸和妈妈在暑假里的新照。 看,我妈妈多漂亮啊!浓浓的眉毛又黑又长,弯弯的像月牙,粉红色的脸,红红的嘴唇,挽着高高的发譬,穿着纯白色的婚纱,她坐在椅子上,面带微笑,显得是那样安详。再看看爸爸,身穿合体的白色西眼,系着鲜红的领带,他握着妈妈的手,紧挨着妈妈站着,睑上流露出满足的微笑。每当我看到这幅照片,就会想起照相那一天的情景。 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照相馆。爸爸和妈妈开始化妆了。我呢?当时高兴得东跑跑、西跳跳,时而帮着妈妈拿胭脂盒,时而帮着爸爸系领带,时而回答他们提…  相似文献   

7.
我的爷爷     
爸爸的老家在黑龙江,家里有爷爷、奶奶、大伯、叔叔和三个姑姑。爸爸和妈妈抗日战争期间就参加了革命,全国解放后他们从东北调进北京工作,那以后有了我和妹妹。1960年,近十年没有回过家的爸爸思乡之情益甚,无奈公务缠身,情急之下只好托人把爷爷、奶奶接到了北京。那年我6岁。  相似文献   

8.
半个世纪前,受现实所迫,一家人骨肉分离:妈妈和姐姐回到苏联,爸爸和儿子留在中国。半个世纪后,世事巨变,当年的孩童已成为白发老人,但他对妈妈的思念一刻也没有停止,渴望见到远在异国的生母,通过各种途径苦寻……一别55年后,命运的奇迹出现:在莫斯科,他见到了妈妈,恍若隔世,恍若梦境。那一刻,63岁的老人扑通一声,跪倒在81岁的妈妈面前……  相似文献   

9.
正我和姐姐相差7岁,在妈妈36岁时出生。在我最初的记忆里,妈妈已经是一个发胖的中年妇女,略带卷曲的短发,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常常开口笑的嘴,一身朴素的衣裳,透出淳朴和热情。童年的记忆是支离破碎的。3岁时,爸爸、妈妈牵着我的手,把我送进院子里幼儿园的小班日托。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妈妈因为编辑部解散,下放到北京郊区门头沟军庄公社军庄大队劳动,一个月探亲一次,可以回家住上四天;此时,爸爸也面  相似文献   

10.
我爸爸李金铭1947年参加革命,在1949年渡江作战中光荣入党,他当过战斗员、工作员和宣传员。战争年代舍生忘死。和平时期忘我劳动。酷爱写作,心系报道。爸爸干啥写啥,走到哪儿写到哪儿,写报道成了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在部队服役时,写战斗、生产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等,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