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式上课前,教师就自己的姓氏与孙悟空沾上了边,让学生说说孙悟空的能耐,并说出与自己同姓的中外名人、伟人。教师还就名人、伟人也都是从普通人一步一步做起的,然后很自然地引入了课题。  相似文献   

2.
《预习菜单》不但可以有效地、系统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而且给我们教师的第一课时预设提供了第一手、最真实的资料,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在《预习菜单》中出现的“情况反馈”进行教学设计调整。教学国标苏教版第十二册《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我就在课前设计了一份《预习菜单》,然后根据学生《预习菜单》的反馈情况及时地调整了我原先的教学预设,让我的《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学,真正做到了“扎实、朴实、真实”的“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苏教版)第十册13课 教学实录: 师:险峻的天游峰上有一位可亲可敬的扫路人,想认识他吗?请大家浏览课文,用“~~~~”划出并朗读文中描写扫路人外貌的句子(生轻读圈划)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自己感悟文本的内容、情感,充分体现新课程背景下全新的语文教学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精彩片断之一:师:同学们,上节课我和大家一起饱览了天游峰那美丽的风光,还认识了一位老人。(揭题: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堂伊始,学生在教者亲切温馨的话语中很快进入了新的情境。)师:这位老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你们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位老人?请大家边读课文,边划出有关语句。(揭示要求:用“—”划出老人神态的句子;用“”划出老人的语言;用“△”划出老人的动作。)生:(边研读课文,边划出有关句子。小组交流,讨论研读成果。)师:大家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请把你研读的结果写到黑板上。(全班同学争先恐…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那种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上十分传神.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努力践行着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对话--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课上,我没有精心设计的问题,不拘泥于作者的文路,而是引导学生与课题对话、与天游峰对话、与扫路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从而共同走进文本的深处.  相似文献   

7.
洪美惠 《广西教育》2010,(13):30-31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限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第15课,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义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相似文献   

8.
[教学案例]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段]师:险峻的天游峰上有一位可亲可敬的扫路人,想认识他吗?请大家浏览课文,用“”画出并朗读文中描写扫路人外貌的句子。(生轻读、圈画)师:谁愿意告诉大家,在天游峰你所见到的扫路人?生:(1)“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  相似文献   

10.
孙双金有个形象的比喻:“一堂好课就像登山.登山的乐趣在过程中,虽然登山艰辛.但乐在其中。课堂上我们要让孩子们经历‘山脚-山腰-山顶’的过程.引领孩子们登上思维的高山、情感的高山,带着孩子们从山脚一步步向上攀登.让孩子们的眼界变得开阔.情感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回顾复习,进入文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游天游峰认识了一位扫路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二、品读课文,理解文本1.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品读,说说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老人。(2)练习感情朗读,把你的理解通过朗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那么,如何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5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紧扣关键词句,通过语境创设、品读比较等方法感悟老人自信、豁达、乐观的精神及其生活境界。3.学习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了解这种写法的好处。教学过程一、走近天游峰,知其险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天游峰扫路人》,读题。  相似文献   

14.
细节是文章中那些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也是学生理解、品味文本的重中之重。作为语文教师,在教给学生文本内容的同时,更应关注文本中的言语存在、表达方式,以及文字背后的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也就是要关注语文意识,凸显语文意识,那么如何关注,并在课堂上如何体现语文意识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贵在挖掘文本,品字析句,涵泳文字,把握意涵,而其中离不开对细节的把握。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细节,让学生从细节中体味文本的情感、意涵,感受文本的言语及表现形式。那么。该如何抓住细节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之精髓呢?笔者根据《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细节一:抓景物描写,析人物性格 优秀的叙事文章,离不开好的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对推动故事发展,彰显人物性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出现了两处景物描写,其中有写天游峰的高耸的,也有写天游峰的陡峭、险峻的。针对这两处景物描写,我让学生进行了三步品读。第一步为比较。比一比两处景物描写有何不同?主要写了天游峰的什么特点?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两处描写的相同之处在于,两处都写了天游峰的险峻,但区别在于角度不同,前者是远看的角度,后者则是近观的角度。另外,作者的心态在两处景物描写中也有区别,前者是登上山峰好不得意,但近看后却又倒抽冷气,吓得冷汗淋淋。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感受月亮湾村前村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学习按顺序观察景物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3.学会从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人物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20.
王芳 《中国教师》2010,(12):45-47
<正>不久前,笔者做了一次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本文描写了一位天游峰的扫路老人每天攀登一千八百多级台阶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