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知识是自然教材中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儿童生态意识和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途径。对生态知识的教学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教育生态观的核心是"生命观",它的内涵是尊重生命、尊重受教育的人,它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特殊人群作为整个人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突出体现.  相似文献   

3.
对中学生物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物课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要求与新课程改革"面向学生"、"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方针是紧密结合的.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它主要包括生命教育、爱国教育、生态德育、科学精神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儿童,教育教学都应从儿童出发,这就是教育的立场。"教材"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师进入课堂教学之前,预案设计之时,应如何基于儿童立场,解读"教材"和"学生","胸有成竹"地孕育精彩课堂?笔者分别从教材结构、知识来龙去脉、教材价值追求;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状态、年段特征等方面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5.
可以说,品德教材就像一本本漫画书,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给予儿童潜移默化的教育。它的主要功能不再是传授知识与道理,而是重在"激活"——激发儿童的生活体验,激发儿童对真实问题的探究和反思。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花花绿绿的图例可以说是教学中的"活性因子",它们不仅仅起着激发兴趣、渲染气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儿童引出了一个个话题,展示了一个个生活事件,提供了一个个活动范例……我们要赋予它生命,充分激活它,使之成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环境是满足幼儿各种活动需求,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最基本保障.现实幼儿园环境的"受命模式"表现出规定性、技术化和"花盆环境"的特征,这样的环境结构忽视对儿童的理解与尊重,阻断了儿童与环境的交流沟通,降低了儿童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异化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幼儿园环境的生态建构要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将生态意识整合到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过程中,突破"规定性",减少技术的干预,构建一个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动态环境.生态学视域下的幼儿园环境是基于儿童生活需要,儿童邀请多元因子参与的交互空间,它是以儿童为主体的环境形态,呈现出自主性和生活化的构造特点.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一词在生物学领域特指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和谐,而"文化生态"是指教师、学生之间在精神、心理、情感、价值以及行为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文化生态"的核心,是良好教育的内在因素.布贝尔指出:师生关系本身既是人与人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更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力量.所以,"文化生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教学的效果.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笔者多年来就怎样处理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书法教育是传统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书求仕"、"书以养性"、"以书求美"是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儿童书法教育势在必行,要有教材,要进课堂;儿童书法教育的文字内容应与国学经典相结合,可以参考借鉴传统蒙学教材,将识字教育与书法教育结合起来;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动漫教材;培养懂得儿童心理的书法教师队伍,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营造并形成良好的儿童书法学习氛围,使儿童书法教育成为审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是陈鹤琴的一贯主张.陈鹤琴激烈地抨击了传统教育脱离自然、脱离社会、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病.他认为传统教育迷信薄薄的几本教科书,把它作为教师唯一的教书法宝,儿童唯一的知识宝库,这实在有害得很.他尖锐地指出:"把一本教科书摊开来,遮住了儿童的两只眼睛,儿童所看见的世界,不过是一本六寸高八寸阔的书本世界而已.一天到晚要儿童在这个渺小的书本世界里面去求知识,去求学问,  相似文献   

10.
郄银东 《中学生物学》2005,21(11):62-63
高中的生物选修教材,不仅起到了对必修教材知识的延伸、补充、提高和拓展,有力提高了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知识素养和身体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选修教材在许多内容中闪现着"新课标"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方向教材隐含着广阔的探索与创新的条件和空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均具有突出的作用.如何高质量的完成选修教学任务,把新课标教育要求落到实处,一直是本人在高三生物教学中深入探究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悟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绘本,专指"以‘图’和‘文’共同演绎一个故事的书",是一种"内容、表现、造书都以孩子为主要对象设计"的、图文合一的新型文学艺术形式。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教育功能深受普校教师和儿童的喜爱。许多普校老师尝试着使用绘本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后,笔者发现通过缺陷补偿,利用现代化媒体技术,诸如计算机、CCTV助视器等,绘本教材同样也可以引入到低视生的教育过程中来。因为低视力儿童是介于盲童和普通儿童之间的一类特殊群体,能利用残余视力,在助视设备的帮助下接受教育,属于视觉型学习者,与正常儿童有更大的共性。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7月19日—20日,儿童阅读走进草原——"基于统编教材理念的儿童阅读"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小学举办。该活动由儿童阅读课程研究中心和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深圳市共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活动主题是"基于统编教材理念的儿童阅读"。李怀源、王文丽、赵志祥、武凤霞、张立军、井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使培养的学生具有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以适应小学普及环境教育的需要,是目前中等师范学校需要研究探讨的新课题.对此,我在生物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一、认真钻研生物教材,选择进行环境教育的环节,确定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环境知识,使环境教育与生物教学有机结合.中师生物教材的重点是植物、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构造和生理.因此,环境教育主要渗透于植物和动物的讲授过程中.在植物部分的教学中,对教材中已涉及环境知识的章节,我进一步丰富环境知识的内容,并适当地增加深度.如在"根的生理"一节中,已有根的固着作用与水土保持关系的环境知识.因此,我就结合我国水土流失的严重状  相似文献   

14.
<正>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一文中写道:"教育的立场应该有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谁的,是依靠谁来展开和进行的,是从哪里出发的。"基于此,我们回顾数学课程标准,早在2001年,它就引导教师"关照"数学学习中的儿童。仔细解读修订后的课标、教材,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内容调整、要求改变都是基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现实背景、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进行的,是对儿童的顺应和引领。我们的课堂若能满足儿童的需要,让儿童成为真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7,(2):15-16
当今,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高中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生态意识水平,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定性因素。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环境科学知识的内容,还有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章节。生物科学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作为生物教师,更是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向广大中学生传播环境知识,提高他们保护生态的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文《狼和小羊》近百年来出现过三种不同的教育主题,新中国成立后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主的小学语文教材,只强调启迪儿童识别好人坏人、让儿童养成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这种教育主题,导致教材的教学预设存在推动和诱导儿童欺弱者、找借口、做无赖的倾向.如何淡化教育主题的单一预设,审慎选用教育主题,发挥教材的全面教育作用,是教材编制者和教师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儿童中心主义"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是在"本能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以此审视我国中小学教育,不难发现存在着教师本位、教育标准化严重、学生课业负担重等背离"儿童中心"的教育现象.对此要把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转变教师理念,尊重儿童个性、因材施教,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等以缓解我国应试教育压抑儿童天性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18.
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和渗透式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验,考察渗透式实验对中等卫校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影响.实验内容为:生态道德认知的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对中等卫校《生物学》(卫生部规划教材)进行分析并设计教案、找出教材中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并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认知水平;设计生物实验和课外活动案例对学生进行渗透生态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生态道德的情感和行为习惯.研究结果表明:渗透式生态道德教育是符合学生生态道德认知、情感、行为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专家指出,传统教育的缺点是:它的计划本质是来自上面和来自外部的灌输;把成人的种种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儿童;这种教材和方法不适合儿童的现有能力,超出他人已有的经验范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针对传统教育的缺点而进行的新一轮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民主化教育观念,强调师生交往,建构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渗透.……  相似文献   

20.
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老师教学的依据,但不是"教本"。它是儿童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是和儿童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儿童走进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文化的拐棍。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各种版本的教材兼顾了城乡差异,具有通用性。但教材仍然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一个地区的特点,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要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就需要教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灵活运用教材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