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拟从可持续发展生态观、地域文化内涵的延续、乡土材料等方面的探索性思考与绿色生态环境设计来突显武夷建筑环境与室内空间特有的地方韵味和语言。  相似文献   

2.
羌族民居建筑是中华民族建筑宝库中的奇芭。集物质文化创造与非物质文化、生活实用、军事需要、宗教功能、人与自然生态协和、艺术审美为一体。羌族民居建筑文化是岷江上游地域环境与人文间互动的宏大历史剧演绎的物化表征。重建是羌族宇宙观与人的空间本体观的物化载体的再生,也是石砌"文字"写就的一部民族建筑史的可持续发展间的对话。5.12地震重建的休溪羌寨,传承了这一主要文化特征,同时注入了现代文明元素,表明灾后重建具有民族文化的再生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法,是羌寨建筑文化重建的案例,对于举世瞩目的灾后羌族建筑文化的重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豫西地坑院源于早期地穴式建筑,是我国民居建筑的一种独特形式,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缩影和载体,蕴含着生态、建筑、民俗、历史和美学等多重价值。它是在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文化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是民居建筑的重要类型,是具有标志性的地域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武夷山特有的岩韵文学、书画作品、陶瓷艺术、宗教礼仪等多种文化形式进行分析,阐述了这些文化形式与岩茶之间的历史渊源,提出了将独具地域特色的武夷文化融入到岩茶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这对丰富武夷岩茶包装的表现形式,提高武夷岩茶品牌的文化内涵,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对武夷山历史文化、民俗习惯和旅游资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儒家思想涉及并影响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亳州山陕会馆建筑的整体建筑布局对称性、空间秩序美及雕饰内涵育人性等是儒家思想潜在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儒家"中和"思想是亳州山陕会馆建筑文化特色形成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6.
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编导的武夷山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是武夷山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开山之作。该晚会震撼与遗憾共存,创意与"快餐化"同呈,对武夷山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旅游发展范式的转变,提升旅游品质,进而发展"游学武夷"、"养生武夷"等旅游创意产品,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叶氏花厅建筑与环境的分析,探究其生态人居环境和历史文化内涵。叶氏花厅建筑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思想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具有选址合理、布局巧妙、构思灵活、园林艺术精湛绝伦等特点,集中反映了闽北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审美倾向。其鲜明的地域文化、宜人的人居环境、精湛的建筑构造,充分体现了在生态人居环境方面的成就,对于研究闽北民居、廊桥建筑、民风民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天津方言风格独具,韵味浓郁。本文结合天津地域文化特点,对"卫嘴子"、"白牌儿"、"人五人六"、"惹惹"、"shun鸟"、"膀大力"、"歪脖蜡"、"鸟食罐儿"、"大尾巴鹰"、"套白狼"等典型的天津方言词语,进行词源理据和语用特点的探索分析,以显示天津方言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促使高技术建筑走向高技术建筑地域化的动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高技术建筑自身的局限性、可持续发展对建筑提出的新要求、全球文明与文化多元化的影响、高技术的相对性以及地域建筑理论的影响等。高技术建筑地域化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作为一个"育人"的场所,除提供师生学习、活动等功能性作用以外,更要体现出建筑和环境的"育人"功能,我们应将学校文化与历史通过显性方面呈现给师生,挖掘学校文化历史,学校建筑要体现学校文化,让学校的建筑和风格能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云南文山壮族的农耕方式以稻作文化为主要特征,其稻作文化又被称为"那"文化。"那"文化反对人对自然的恶性征服,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壮族生态文明的突出表现。在"那"文化的影响下,文山壮族从物质、精神和制度各层面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当今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那"文化对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化源于人类对严酷生存环境的挑战的回应,文化是人类面临生存威胁和压迫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文化生成和演进的过程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过程。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哲学问题,即如何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协调,反对天人关系割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最根本的观念,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文学是当代生态文学书写的一种独特形态.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以原生态自然作为表现对象,通过人对自然的体验和融合来展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他的大自然文学书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道德,对话,张扬了鲜明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取向,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这对于建构生态文明,提升民族的生态意识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和谐相融是武夷山生态文化的典范价值和普遍意义。武夷山生态文化涉及到宗教、哲学、美学、文学、政治、民俗、建筑、地质等诸多学科,从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到物质文化,形成一个多样统一和结构完整的生态文化系统,其系统优势无疑会给当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化的建设提供多方面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态审美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旨在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新型审美方式和审美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的边缘性,云南的边地小说创作被纳入乡土文化、民族文化、边地文化范畴中加以研究阐释,遮蔽了其内在的生态审美性。以新时期云南边地小说创作为例,立足生态审美视角,发现新时期云南边地小说创作在自然生态层面反映出生命意识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在家园意识层面表现出诗意栖息与本真存在的交汇,在审美理想层面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和”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它无处不在,无事不合,和顺、和平、和谐等词汇构成了“和”文化的标记。以“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之和)、“致中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和)为内容的“和”文化,是一种境界与精神。“和”文化全面、成熟的发展成果中涵盖了大量宗教思想。“和”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宗教性,一方面“替代”了大量宗教活动任务,另一方面又抑制了本土宗教的发展,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7.
客家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物质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民居建筑理念和良性永续的农业耕作模式,制度文化中自觉不自觉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宗教信仰和宗族制度,以及精神文化中传达"天人合一"生态意蕴的客家山歌。客家文化从提倡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观、引导人与自然融合的审美观、秉承限度发展的生存观和学习"以人为本"的居住观等方面体现其值得传承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环境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杠杆和动力。探讨环境文化的内涵、特征、要义、功能及发展环境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则与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的形成、价值观及其体系架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的体现。生态文化是在人类拯救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的现代环境运动中形成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价值观。生态文化以生态价值观为理念,致力于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建立一种与以往的文明时代全然不同的新型关系,即人一社会一自然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关系。生态文化的体系架构分为内隐的价值理念和外显的具体样式两方面。  相似文献   

20.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异化。和谐社会应当包括人与自然以及生态主义视野下的人与人的和谐,建设生态政治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生态政治不仅着眼于目前生态问题的解决,更是实现发展可续和生态公正的政治保障机制。建立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政府以及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是目前建设生态政治的路径选择,三个方面各有意义,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