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抓“题眼”进行突破。“题眼”,是指题目中具有丰富内涵的字眼。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字眼进行质疑,必然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探究心理。如教学人教版(以下同)第十一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可抓住“壮”字切入:看到这个“壮”字,你有什么疑问?霎时,教室里沸腾了。将其理顺后,按难易可概括为五个问题:(1)“壮”是什么意思?(2)什么样的人可称作“壮士”?(3)文中这五个人怎么会成为“五壮士”?(4)“五壮士”有何壮心、壮言和壮行?(5)你想对“五壮士”说些什么?由于学生在主动质疑中达成的目标,接下来的探究释疑也就水到渠成了。2.抓词语进行…  相似文献   

2.
儿子上中学之后,有一天放学回来,放下书包就对我说:“妈妈,快看电视,里面有我。”我连忙打开电视,问他:“是哪个台?”他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台,反正电视台去了。”我说:“唉,没想到你还犯这样的错误,你没看见摄像机上写的是哪个电视台吗?另外,你也要弄明白是哪个节目,几点播出,你还是记者的儿子呢,连这点常识都不懂。”  相似文献   

3.
一位政治老师讲课时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个学生正在数他说了几句“我想大家都知道”时,他又说了一句:“最近,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一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4.
兄弟     
周末在家,爸爸接了个电话以后,情绪似乎异常亢奋,搓着手在客厅里走来走去。忽然他停下来对我说:“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我上中学时候的事吗?”没错,我有几次好奇心发作,试探着问他,但总是被他用“没什么啦”“都记不清了”之类的话搪塞回来,这样几次以后我也就意兴阑珊了。今天他竟然主动要给我讲故事,我当然是洗耳恭听啦。  相似文献   

5.
友人说:“你与中学地理打了一辈子交道,古稀之年应‘留’下点什么!”我回答说:“愧无可‘遗’!” 过后,认真想了想,几十年教学生涯,怎样熬过来的?宏、实、抄、搭而已!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在与侄子的交谈中,我侄子告诉了我这样一件事情:他们政治老师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个学生正在数他说了几句“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他们的政治老师又说了一句:“最近,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当他还没有说完的时候,他们班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一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政治老师当时就气极了,对着那位同学大声说:“你给我滚出去!”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到潜江中学去听课,高一的几个学生围住我,就《胡同文化》一课提出了3个疑点,我的回答不能令学生满意,特就教于汪曾祺先生。第一个疑点:学生说,写胡同居民安土重迁那个自然段,有这样一个句子:“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他们说,一个人只有一辈子,哪有几辈子的我说,这里说“几辈子”读者一下子就能想到是连同这个人的儿孙们。语言是传达意思的,只要读者明确是什么意思也就够了。学生说,不用“几辈子”用“几辈人”不是更明确吗用“几辈子”还容易使人联想到“人死后又托生”这样的迷信说…  相似文献   

8.
形象点说。在这所中学里,我的班级就是一个“垃圾存放场”——很多老师都这样说。 那天.一位老师走进我的教室.他说:“我给您带来一个孩子,我想。您会喜欢他的。”  相似文献   

9.
我家有一个“活闹钟”———爸爸。宽宽的脸庞是钟面,高高的鼻子是时针,厚厚的嘴唇是铃声孔了。一天下午,我和伙伴们玩得正开心。晓静突然问我:“洋洋,几点钟了?”我抬起手腕一看,“呀,手表放在洗手间了。”我正想回去找,却看见爸爸下班回来了,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现在是5点10分了。”晓静有点想不通,问我:“你又没有看手表,怎么知道?”我说:“那当然啦,我爸爸是个‘活闹钟’,只要看见他去上班就知道是7点20分,他下班回来就知道是下午5点10分了。”暑假的一天,我和几个同学约好7点半出去玩,我看见爸爸拿着工…  相似文献   

10.
吃肉骨头粥     
一天早上,我从伙房提来大半桶肉骨头粥,刚走到教室,就有几个幼儿乱嚷嚷:“老师,我不爱吃粥。”接着是几乎全班的幼儿都这么说。怎么办呢?我想了想,还是说:“你们别以为这粥是大米煮的,你们哪里知道这骨头粥很有营养价值呢!”“有什么营养价值?”有几个孩子插话了。“骨头里有很多钙,能促进小朋友的骨骼生长。如果经常吃点  相似文献   

11.
《狼牙山五壮士》是小学课中难得的一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题材的章。我在教学时,紧扣课题“壮”字,紧紧抓住读,让学生在读中明壮志,读中悟壮心,读中感壮行,从中体会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我在教学时分  相似文献   

12.
幽默     
《教师博览》2012,(5):34-34
救护医生 我是救护医生,今天一个病人对我说他只有七个月好活了,我想说点鼓励的话,但最后说的却是:“才七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坚强点!”  相似文献   

13.
倪修山先生在《中学语》2005年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是懦夫的屈服,不是智的和解——读〈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读后。我觉得有对倪先生的“懦夫”、“智”说进行商榷之必要。在此,我想借用他的标题中的几个中心词,让有判断关系的主客体发生逆转(后中的几个观点亦如此)。我认为长期受精神现实重压的海子,在某一个瞬间写出了决定“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是“智的和解”,而不是“懦夫的屈服”。在这首诗中,  相似文献   

14.
前几天的一件事情至今仍想让我说些什么.关于道德,关于大学生道德问题。 事情缘于今年夏天的一件事情:半屋子的教学大纲,我在一个人往楼上搬。有位同仁见我一遍遍楼上楼下的折腾,有点“于心不忍”,于是他呼了几个正在操场打球的大学生,此时所剩大纲材料已不多,几个壮小伙每人一大抱一次搬上去了,我口头谢了他们。事后这位同仁找了我,说我应该来点实的。比如给他们又些饮料、请他们吃饭云云。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的一件事情至今仍想让我说些什么.关于道德,关于大学生道德问题。 事情缘于今年夏天的一件事情:半屋子的教学大纲,我在一个人往楼上搬。有位同仁见我一遍遍楼上楼下的折腾,有点“于心不忍”,于是他呼了几个正在操场打球的大学生,此时所剩大纲材料已不多,几个壮小伙每人一大抱一次搬上去了,我口头谢了他们。事后这位同仁找了我,说我应该来点实的。比如给他们又些饮料、请他们吃饭云云。  相似文献   

16.
薛元荣 《中国德育》2007,2(7):74-74
下午放学时候,我在楼梯口遇到了我的学生玲雅和小燕。“薛老师,下个星期我要送你一张贺卡。”玲雅说。“老师,你人好。我也要送。乔老师太凶,就不送了。”小燕说。“人好?是吗?我怎么不觉得?”背后还会“议论”老师,这群小家伙。“不算好,马马虎虎吧。对你们好,可是咱们班的成绩上不去呀。”我受到了学生的“表扬”,心里有些洋洋得意。被学生“表扬”一句“你人好”,酸楚中有一丝甜蜜的感觉。我这个语文老师“好”在哪里?想了想,大约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7.
三代大事     
一九五一年七月十九日的下午,火热的太阳刚落到山背,我就和几个小伙伴到马路上放牛去了。我们几个都是穷伙计,放的牛都是去年冬季土改时分到的“翻身牛”。提起翻身牛穷伙计们都格外觉得亲近。这个说,我的牛咀巴大,会吃草;那个说,他的牛很膘壮,毛色好。我呢?也把它当宝贝一样看待。我不准别的牛欺悔它,每天总要给它刈上满满一畚箕嫩草,让它晚上不饿肚子。每次放草,总要赶早,从来不落在后面。我们几个都想让自己的牛吃点好草,便一股劲的  相似文献   

18.
对“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这一提法,我们早已熟悉。最近听了一堂语文课,促使我对这一问题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 我听的是《避雨》一课。板书课题后,教师问:“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分别提出了六个问题:我想知道谁避雨,我想知道课文内容说了什么,我想知道雨下得怎样,我想知道这个人在什么地方避雨,我想知道她是怎样避雨的,我想知道避雨中发生了什么事。此时老师说:“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交叉,但却都属于了解课文内容方面,由此引发了我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大约是五年前的一个深冬,在一所乡村中学的单身汉宿舍里,我和几个朋友围火夜话,谈的多是中学语文教学上的事.当时,我受大家的言发说:“我们搞个青语会,议议问题,这不好么?”几个人很是赞同。青年毕竟是青年,总有一颗跃动的心.然而,事情自然又不会这么简单.俗话说,“昨夜想了千条路,今朝还是卖豆腐”.当时想是想得很好,很美,但一涉及到棘手之事,便退却了.当时实在是有点稚嫩。  相似文献   

20.
“这一年一年的,过得真快!”我的同事方姐感慨地说。我知道方姐真正想感慨的是明天腊月二十三又到了,这天是小年,每一家的除尘迎新工作就要展开了。唉!一想就累!感同身受的我羡慕方姐有个身高体壮的儿子:“你儿子正好放假在家.能帮你干活儿,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