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摘要患者,女29岁,主因持续哮喘15小时后而急诊入院。患者7岁时曾患百日咳,以后不断咳喘,也经常感冒伴哮喘犬发作、每次发作用氨茶硷和异丙肾后可缓解。近三年来异丙肾吸入次数增多且剂量加大(不足一月吸入量竟达半瓶(5ml),结果哮喘不但未止反而明显加重。经本地医院输入氨茶硷、氟美松、红霉素和氯霉素无效在输液过程中仍不断地吸入异丙肾,致使症状越来越重。持续达15小时而转入我院。查体: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对不同季节采摘的铁观音荼香气组分进行比较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春、秋不同季采摘的铁观音茶中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从春季采摘的铁观音茶中分离并确定出12种化学成分,从秋季采摘的铁观音茶中分离并确定出6种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
颅脑手术麻醉除选择合适的麻醉剂、麻醉方法和麻醉浓度外,还应该加强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力求维持较低的颅内压水平。我院近来对60例颅脑择期手术采用普鲁卡因、芬太尼、琥珀胆硷复合液静点辅以氨氟醚间断吸入进行麻醉,麻醉期间对呼吸进行管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提取技术对速溶普洱茶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不同的提取工艺进行普洱茶成分的提取分离并将其制成速溶粉,通过感观评审分析提取技术对茶粉品质的影响,获得优化的速溶普洱茶粉生产工艺.其工艺最佳方案为:乙醇浸提后加入8倍水100℃水浴,经浓缩、冷冻干燥得速溶茶粉.  相似文献   

5.
1.氨铵盐氨是氨气的简称,化学式为NH,为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解于水,其水溶液叫氨水,呈弱碱性,有强烈的腐蚀性,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铰盐是氨与各种酸之间反应的产物,呈晶体,易溶于水;加热易分解成氨和酸,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大量用作氮肥,也是制炸药、于电池和印染、焊接金属等方面的重要原料。2.分解分离分解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化学变化,可表示为AB-A+B,一般情况下,比较不稳定物质容易分解生成较稳定的物质。而分离是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通过一定的步骤(如…  相似文献   

6.
对茶寄生中茶多酚的含量进行分析.茶多酚是混合物,由于各种茶多酚结构相似,较难分离.没食子酸(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4种茶多酚是茶叶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同时测定了EC、EGC、EGCG、ECG 4种茶多酚,4种茶多酚在15 min内达到有效分离,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0.0360%,回收率为95.2%~104.2%.实验结果表明,茶寄生样品中只含有茶多酚中的EGC,其中云南粗茎茶寄生样品中的EGC含量略高于云南细茎茶寄生样品中EGC含量.  相似文献   

7.
<正>作品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其表现主要包括"纺"与"织"的分离,"耕"与"织"的分离;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如茶和丝,使其日益商品化。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武夷冻茶霉菌的分布情况,采用镜相分析和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对霉菌进行菌相分析及优势菌种鉴定。结果表明,冻茶中主要菌属有曲霉属、毛霉属、根霉属和青霉属,其中青霉属为优势菌属;对随机分离纯化的青霉进行ITSrDNA鉴定,鉴定结果为壳青霉(Penicillium.crustosum Thom)。分析结果可为微生物污染途径分析以及改进冻茶的冷藏工艺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茶诗是中国茶典籍的精华。茶诗的最大特点是贯穿着与茶相关的鲜明文化主题,并且每一首都有一个动人的茶蕴诗魂。该文指出在处处壁垒的古诗英译过程中,茶诗译者可以淡化对全方位兼顾的追求,而把着重点聚焦于其诗魂,从色彩、景色、塑型、音韵、情感等不同侧面,传神出其独特韵味。  相似文献   

10.
茶因其"淡、洁、雅"的禀性特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相通,深受古代文人喜爱,品茗赋诗成为文人津津乐道的雅事。自唐代起,茶风大兴,文人创作了大量的咏茶诗,据统计,《全唐诗》中涉及茶事的诗歌不下400首。茶风与诗风相映成趣,都是特定的时代精神的产物,两者都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梳理郑谷所写咏茶诗,剖析晚唐的时代背景对其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其以茶雅志、借茶抒怀的人生意趣。  相似文献   

11.
以黄瓜为材料,用中国农科院的邱德文博士从真菌中分离的新型真菌激活蛋白处理后,对苯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纤维素酶的活性以及脯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真菌激活蛋白处理后一定时间,处理的植株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纤维素酶活性明显升高,且脯氨酸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一种以pH=8.5醋酸-氨溶液作为缓冲溶液,梯度洗脱测定了高含量烟碱制品中烟碱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准确,可用于烟碱制品的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乌头硷类中草药含有毒成分—乌头硷、毒性剧烈,要是炮制不合格,用量过大或服法不当都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近代诊疗技术的新进展,乌头硷中毒患者得到了及时抢救,能否迅速纠正心律失常,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们从1982年到1985年共收治乌头硷中毒16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茶诗是文人精神面貌的写照,从茶诗中可以窥见作者的精神品格.在其茶诗名作《汲江煎茶》中,苏轼着力营造煎茶与饮茶氛围,借茶喻志,托月抒情,表露出在磨难面前旷达超然、清高刚正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5.
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但是其中核糖核酸的作用往往被忽略.通过对信阳市不同区县茶叶中核糖核酸(RNA)的分离与定性检测,电泳分离鉴定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叶中确实存在RNA,其含量随产地不同而有一定差别,其中固始县的九华山茶含量较高,超过了1.2%.  相似文献   

16.
茶是什么?禅是什么?两种不同的文化之所以能融入结合在一起,主要是茶中品禅,借茶明禅机,品茶只是参禅的借机,参禅只是方法。佛教禅宗典籍中,借茶明禅机,借茶言禅机的公案数量颇多,在这些茶禅公案中,字字禅意,句句机锋,充分体现了茶和禅都是当今社会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茶禅不同的文化,其关系为非一非异。"喝茶"是生活中的必需,犹如品人生一般,而"修禅"则是精神层面需求,通过参禅体悟人生、净化自心,启迪智慧。  相似文献   

17.
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但是其中核糖核酸的作用往往被忽略.通过对信阳市不同区县茶叶中核糖核酸(RNA)的分离与定性检测,电泳分离鉴定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叶中确实存在RNA,其含量随产地不同而有一定差别。其中固始县的九华山茶含量较高.超过了1.2%。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品茶、话茶最早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据《神农本草经》上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最先是被人们当作药材使用的,在先秦古籍中,“茶”“荼”二字通用,所以茶也称作“苦荼”。《神农食经》上说,常饮茶可以“令人有力悦志”。《广雅》记载:“其饮,醒洒,令人不眠。”由于茶能清热解渴,兴奋神经,且气味芬芳,助人消化,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饮料。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利用响应面优化茶果皮多糖(TFPP)提取条件,用乙醇分级分段得到4个多糖组分(TFPP-0、TFPP-20、TFPP-40和TFPP-60),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和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为综合高效利用茶果皮多糖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创新要点:1.首次将茶果皮作为一种潜在生物资源研究;2.首次研究茶果皮多糖这一功能成分;3.将工艺优化、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结合研究。研究方法: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设计(见表1),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法分析茶果皮粗多糖的功能团结构(见图3),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单糖组分(见表2),2,2'-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见图4a)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RAP)(见图4b)分析茶果皮多糖抗氧化活性。重要结论:1.茶果皮多糖是一种水溶性的酸性杂多糖蛋白复合物;2.乙醇分级是一种有效多糖分离手段;3.茶果皮多糖具有出色的生物活性;4.茶果皮资源可以作为一种可再生生物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茶礼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日常生活中,茶是一种重要的礼俗载体。尤其在古代,无论是待客、交友、婚嫁、祭祀、丧葬,还是家庭日常生活,茶都发挥着巨大的礼俗功能。茶礼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其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蕴含了大量的民族精神积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