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技发展赋予教育全新内涵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我国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文章对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归纳,从可行性与优势、模式与路径、问题与对策三个方面对国内现有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剖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广大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3.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新时期扶贫脱贫工作新理念,且明确指出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新阶段的主要路径和措施。教育扶贫的目标为两大方面:一是对扶贫对象进行经济资助,二是为贫困对象在学习上提供支持。实现这两大目标,教育扶贫必将向教育精准扶贫转变,而教育信息化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方向和逻辑,即以信息化促进教育扶贫对象精准、项目精准、资源配置精准、过程监控精准、成效评估精准、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精准。因此,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索,重点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关键是发挥教育数据与各级扶贫系统数据的整合效用,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精准扶贫数据网,以数据驱动教育精准扶贫,实现大数据的支撑价值。江西省上饶市政府的"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解决方案实践,为贫困地区提供了一套低成本、低门槛、便利连通、资源共享、迭代升级简单快捷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兴技术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构建教育数字化平台,既与国家教育精准扶贫扶智的理念相融合,又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文章以西藏林芝巴河中心小学为例,以中山市实验小学数学科组"1+1"校际结对帮扶为契机,探索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扶智的路径,进而打造"相互合作、互促成长、低...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全面建成小康步伐的临近,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战略指导下,本文研究了互联网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在秦巴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应用,提出了电子商务、O2O、"互联网+众筹"、"互联网+乡村旅游"、"移动互联网+双微"等"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扶贫模式,并以秦巴贫困山区"互联网+精准扶贫+生态养殖"为例,说明了该模式在秦巴贫困山区精准扶贫应用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不仅可以帮助秦巴地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而且可以帮助其他相似区域通过这种模式实现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6.
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文章从能力贫困的角度解析教育精准扶贫"扶志、扶智、扶学"的新内涵,通过厘清"扶志、扶智、扶学"的对象与效用,明确教育精准扶贫"三位一体"的内生逻辑与"一匹配、两结合"的现实目的,结合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供给规模、方式、结构和机制等方面变革的动因分析,提出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构建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三位一体"模式和行动框架,并探讨模式应用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助力农村教育,提升国民整体文化素养,是精准扶贫内容的重中之重,需要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工作。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被赋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精准扶贫,教育先行。目前,西部农村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在信息时代,教育应该更加智能、更加高效,借力互联网技术,探究农村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教育扶贫有利于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扶贫对象识别更精准、扶贫措施更有针对性。在经济由高速向高质量增长的新常态下,应运用大数据技术和理念有效化解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不足,进一步创新扶贫理念,提升教育精准扶贫的层次与水平,通过制度建设、构建信息管理平台等途径优化教育精准扶贫机制,实现与产业扶贫、电子商务扶贫等方式的良性互动。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增加投入、完善监管机制及保障数据安全等具体举措,可以提升教育扶贫的层次与效果,如期实现2020年现有标准下全部贫困人口脱贫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摆脱贫困的关键途径。教育扶贫不仅要加大乡村学校资金投入、完善政策倾斜等显性帮扶,更要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为抓手,采取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动态均衡配置师资、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等措施,培养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解决乡村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不高,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隐性问题,推进脱贫致富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式扶贫而言,是"大水漫灌"扶贫方式转向"精准滴管"模式,其核心是"精准"二字。四川藏羌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发展不足,精准扶贫工作存在扶贫难度大、短期难见效、资金压力大、扶贫工作排斥等现实困境。最后以茂县为例,提出了掌握大数据精准识别、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实施教育扶贫提升致富本领的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际大势和基本国情,把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等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东北师大附中")作为一所优质中学,我们要深刻、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中的精神实质和精准要义,对标中央扶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学思用结合、知信行统一,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实践措施,实现精准"教育扶贫",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赣州、吉安两市是江西省精准扶贫的重点地区.为比较分析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效应,文章以赣州、吉安两市的16个原贫困县为样本,通过研究中央、江西省、赣州和吉安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文件和政策,在阐述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出台的背景和解读国家和地方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分析赣州、吉安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效应,通过对比近五年来教育精...  相似文献   

13.
教育精准扶贫是新时期脱贫攻坚中“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重要举措。文章围绕扶教师之贫、扶学生之贫、扶家长(贫困群众)之贫三个层面,从信息化助力的视角讨论了面向乡村学校教师提能、学生保学、家长(贫困群众)再教育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乡村教师提能,利用大数据精准施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家长(贫困群众)接受再教育的路径、方法与策略。在后扶贫时期乡村振兴衔接中仍有值得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精准扶贫是推动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和保证。经过不懈努力,武定县的教育精准脱贫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促进教育精准扶贫,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考察等,指出武定县教育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武定县教育精准扶贫的新定位,构建了教育效果的不同周期模式、教育影响的年龄分段模式等,同时要建立武定县教育精准扶贫主体合作、循环向上的教育精准扶贫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信息化驱动教育精准扶贫相关研究文献高频关键词的共词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关于信息化驱动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领域:信息化与教育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研究、信息化与教育扶贫各主体协作研究、信息化与教育扶贫模式靶向实施研究、信息化与教育扶贫效果动态监测研究、信息化与教育扶贫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信息化与职业教育扶贫研究。展望未来,我国信息化驱动教育精准扶贫相关研究应注重元研究,探讨信息化驱动教育扶贫理论;推进田野研究,归纳信息化驱动教育扶贫的模式;加强前沿研究,提高信息化驱动教育扶贫质量;强化综合研究,构建信息化驱动教育扶贫网络体系;关注伦理研究,保护信息数据与用户隐私安全。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语料库的数据驱动学习模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归纳式学习模式,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适用于语言教学领域的不同层面等特点。合理利用语料库资源,结合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可以弥补当前教学过程中语言输入不足等问题,是当前外语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打好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红色旅游扶贫成为一种新型扶贫模式。红色旅游扶贫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文化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以湖北省红安县为例,分析了目前红色旅游扶贫面对的困境,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期促进全国的红色旅游扶贫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精准思维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精准思政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供需错配”“供求失衡”等问题的积极回应,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应然之法.大数据作为一种变革性技术力量,能够赋能高校精准思政从理念到行动全过程,实现精准识别教育对象、精准供给教育内容、精准开展管理服务、精准评价教育成效.当前,大数据赋能高校精准思政仍然面临平台建设与资源整合限制、信息茧房与技术异化挑战、精准化评价体系欠缺等现实问题,应当从搭建精准思政大数据一体化平台、加强精准思政过程管理、构建精准思政评价体系三方面探索大数据赋能高校精准思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成为贫困县发展的目标指引。"贫困县摘帽"的关键在于"识真贫,扶真贫和真扶贫",概言之,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本研究着眼于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为例,重点研究怎样开展"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精准扶贫工作,以期让贫困群众真正祛贫根,奔富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教育逐渐从基于经验的教学,转向基于论据、基于数据的教学;从传统意义上的有效教学,转向技术赋能的教学。基于通州区“大数据精准支持教学”项目实践研究,探索通过教学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应用实现教与学的精准化,从而提升区域教学质量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