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立体涂鸦     
《初中生》2010,(12):34-35
街头粉笔画是意大利的传统艺术形式,最早于16世纪出现,至20世纪逐渐被淡忘、直至1973年,一间教堂请来街头艺术家为教堂创作粉笔画,令这一艺术形式复兴,不过,街头粉笔画虽然漂亮但短暂,不易保存,花了无数心血完成的作品,往往只存在一天便被擦掉.粉笔画就像人生,很多很美丽的东西都很短暂,更教人珍惜。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之友》2011,(24):51
3D街头地画源自西方街头文化,英文:3D Street Painting,国内译为:3D街头地画、街头地画、街头立体画、三维街头地画、街头三维地画、城市立体画、城市三维立体画等。3D街头地画的起源在二维平面上模拟三维空间效果一直是人类视觉艺术的焦点问题,尤其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解决该问题成为艺术进步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文艺复兴及其之后的教堂壁画、天顶画、市政大厅、贵族寓所和别墅都成为极好的  相似文献   

3.
巴黎印象     
街头“弄臣”从巴黎圣日尔曼德普雷教堂门口向街对面随便瞄了一眼,我看到了他,一个从头到脚18世纪装束的人:系带长袜,套裤,宽袖衬衣和船形大帽子,单脚点地,双臂轻舒,他长时间地保持着这个轻佻而优雅的姿势。像一个宫廷弄臣。  相似文献   

4.
<正>塞维利亚大教堂是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区省会城市塞维利亚市内的著名宗教建筑,是世界第三大教堂,该教堂建于15世纪初,是在原伊斯兰教寺院的旧址上改建而成的。塞维利亚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同时也夹杂着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风格,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勾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  相似文献   

6.
闰超超 《文教资料》2012,(15):64-65
20世纪50年代,街头文化以与主流文化对立的姿态出现,如今却成为风靡全球的大众时尚文化。街头文化中的涂鸦、街舞、说唱乐、打碟,以及街头青年不羁、松垮、张扬的个性,与主流相异的特有着装风格对整个社会的服饰风格的发展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街头青年的嘻哈服饰风格与涂鸦艺术对混搭服饰风格的影响日益凸显。在街头文化走向国际化与时尚前沿之时,混搭服饰风格也以其"混搭"特色席卷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7.
你了解涂鸦么? 据有关资料显示,最早的涂鸦,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有人在地铁的车厢内外作画,借此发出他们的声音和想法。个性鲜明的涂鸦作为一种街头艺术,与街舞、饶舌、DJ并列为街头文化(Hip—hop)的四大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8.
迟子建 《中文自修》2011,(Z1):35-36
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  相似文献   

9.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第一部具有巨大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的长篇小说,它充满了对于中世纪社会背景下奇人、奇事、奇情、奇景的描绘,堪称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奇书。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为背景,开篇便渲染了一幅巴黎圣母院前狂热的人群欢度宗教节日的喧嚣画面,五光十色的场景戏剧性地渐渐铺陈开来,衍展成一个撼人心魄的悲剧故事:美丽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带着一头会耍杂技的小山羊加利在街头卖艺为生。圣母院教堂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对她动了欲念,夜晚指使自己的养子、奇丑无比的教堂敲钟人卡西莫…  相似文献   

10.
初到伦敦.因为语言问题.儿子、媳妇上班后,我们从不外出。3天后.儿子教会我们一些简单的问候语.以便我们进出时碰上邻居问好能简单地回应。我跟老伴也不愿整天待在家里,于是一起漫步街头或去教堂附近散步。  相似文献   

11.
人骨教堂     
《红领巾》2005,(11)
这是捷克的圣巴巴拉教堂,建于14世纪。当时因为一场瘟疫(wēnyì)死了许多人,为了纪念他们,人们将他们的骨头做成了灯啊、毯(tǎn)啊,永远留在了教堂中。人骨教堂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相似文献   

14.
考奈罗教堂是意大利巴罗克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伯尼尼美的整体的代表作品,在西方艺术史上影响很大。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对这一作品的美学解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仔细分析其建筑成分和设计思想、剖析特莱萨组雕的细节和内涵、探索美的整体的构成并初步给出定义,不仅使我们能够深入理解考奈罗教堂和伯尼尼的艺术,而且有助于我们走进巴罗克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15.
在米兰喂鸽     
我们去了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在那里,我们见识了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米兰大教堂。这也是世界上装饰最复杂考究的教堂,很容易就让人沉浸在艺术的时空里。  相似文献   

16.
有滚滚东流的泰晤士河畔,在钟声回荡的国会大厦西南侧,耸立着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这座高70米的教堂是英国最出色哥德式建筑,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的游客,人们在赞叹威斯敏斯特教堂建筑艺术的同时,还从中了解了一点英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柯克西卡     
《中学生百科》2011,(21):65
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奥斯卡·柯克西卡小时作为教堂唱诗班成员,最早接触艺术是被教堂的镶嵌彩色玻璃窗和巴洛克风格的壁画吸引。18岁时,进入维也纳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919年至1924年在德雷斯顿美术学院任教授,后迁居英国。柯克西卡擅长创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写了一个人生片段,或者说作者人生之旅偶然所见:一位异国老妇人虔诚清扫祭坛下面的烛油。这与俄罗斯教堂神圣的壁画、街头林立的雕塑等同存于世,却又彼此独立。但敏感而睿智的作者,在它们之间找到了共性。文章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相似文献   

20.
丹纳说过:“艺术是‘既高级又通俗’的东西,是把最高级的内容传播给大众。”可以说真正开始体现音乐艺术魅力的时代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到了这个时期才开始被有意识地推动和发展起来。在15特别是16世纪,音乐与人文主义的关系更加密切,新时代的气息甚至透入森严的教堂;世俗音乐更是从教会统治的音乐王国里争得一席之地。音乐与科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