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行政合同在我国环境管理的实践中大量存在,但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现行立法的缺位,使环境行政合同制度长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环境行政合同最早产生于日、美等国,是政府最早运用契约方式确认环境管理者与相对方在环境保护中的责、权、利关系的.它的产生与责任制思想向环境行政管理领域的渗透及由此引起的管理手段变化有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在环境管理领域开始引入环境行政合同,并被广泛适用于排污单位的污染治理、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能源开发、资源开采等.通过对国外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的分析、比较,以及对我国环境行政合同实践的研究,将为我国环境行政管理提供崭新的理论视角与有效的实现途径,同时也对环境行政法律制度的完善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传统行政法以权力的行使为基本形式,单方面地给相对人设置权利义务,依靠强制和制裁方式加以贯彻执行。但从根本上说,命令一控制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治标,难以做到固本。要做到标本兼治,必须引导培养公众对环境法作用发挥的主动参与和实施。环境行政合同[1]正是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权相对淡化及对市民社会理论修正的表现与发展的结果。它将环境行政管理主体与相对人置于一种契约中,双方针对所协定的环境行为、事项等面对面解决,这有利于改善僵化的传统管理模式,使内生变量发挥作用。文章从行政合同制度的历史起源、存在的现实依据,及其在我国有哪些不足等角度探析环境行政合同,希冀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行政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3.
行政合同的兴起和发展,是世界政治民主化、政府职能在新的历史条件发生转变的体现。但由于行政合同具有行政性因素,它与一般民事合同有共通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文章旨在从行政行为代表的公共利益出发,对行政合同的特殊性作了分析,并结合外国行政法对行政合同的立法规定,对我国行政合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社会大背景之下,行政主体利用行政合同方式行使职权的趋势日渐加强。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相比具有其独特性,我国应当建立行政合同制度,对于行政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有必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行政合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合同是行政管理的手段之一,之所以赘之为“合同”,是因为它以合同为载体,有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合意在其中,但行政合同目的在于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行政合同构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行政主体是行政合同的一方当然主体且对对方主体具有选择权,行政合同以实现行政管理为主要目的,且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合意才能成立。行政合同发生争议时,法律应当赋予行政主体通过民事途径获得救济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合同制度尚不完善,行政优益权理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符,且与依法治国的基本目标相悖,不宜作为我国行政合同制度的基本理念。应当以行政合同规制理论作为行政合同制度的核心理念及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理论基础。可通过程序和实体上的规制对行政合同主体行为进行规制。在行政合同纠纷解决中,应当以公平和效率并重为原则,可通过行政主体的自行执行或由当事人直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同时建立专门的行政合同诉讼制度来完善行政合同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7.
行政合同是国家行政管理民主化的具体体现,行政合同的行政性决定了行政主体特有的优益权,为了平衡行政合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得对之进行必要的控制,并建立行之有效的行政合同救济制度,保证行政合同制度的合法、有序、有效。  相似文献   

8.
王辉 《德州学院学报》2014,(3):39-45,68
发展行政合同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路径。行政法治实践中准确划定行政合同的功能定位意义重大。行政合同的功能定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合同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执行公务行使行政职权,维护公共利益的新的方式。其次,行政合同具有民事合同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当事人意思自治,促进公平正义,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市场运行。最后,行政合同具有行政行为与民事合同以外的派生功能,即能够在规范和控制行政权力运行的同时保障合同相对一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行政合同的特征区别于民事合同和一般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合同在行政诉讼中存在五个难点:行政合同能否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它与民事合同的区分标准不明确;行政合同案件在审理过程中,能否适用合同法原则;是否应当赋予行政机关一方当事人诉权问题不明确;调解原则能否在行政合同诉讼中适用。  相似文献   

10.
行政合同是现代行政法上较为新型且较为重要的一种行政管理手段,但因我国法律对此缺乏相关规定,所以,有关行政合同的基本理论则显得较为混乱。学术界对以下两点问题争议较多:一、行政合同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二、行政合同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