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心理资本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 287名曾留守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幸福感与心理资本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二者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而心理资本状况发展良好.父母外出务工类型、回家频次是影响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幸福感与心理资本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456名江苏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性别与学生干部身份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具有显著影响;性别、实习经历、性别与学生干部身份的交互作用、性别与实习经历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具有显著影响。另外,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感、乐观、韧性等三个维度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积极影响。研究认为高校和大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培养和提升心理资本来促进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文章随机抽样江西省3所高校的578名大学生,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等研究工具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证依据。调查结果表明,生活事件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资本在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机抽选421名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的心理资本与就业质量,分析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质量的相关性,评估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质量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即心理资本高的大学生,普遍就业质量越高;心理资本中的自信、韧性等指标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为高校高度注重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累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稳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心理资本理论,分析了心理资本中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和乐观四个维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探讨了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增设心理资本训练教程,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修订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和学业成就量表,以广东省4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心理资本、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影响效应,以及基于这三者关系建立的中介作用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成就目标定向均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对成就目标定向具有显著影响,并且成就目标定向在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中确实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方法,运用素质拓展手段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干预,并对实验前后的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素质拓展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结论:在素质拓展进行干预后,实验组学生前后差异显著的有两个维度,分别为:希望、乐观,表明素质拓展对当今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提供依据。研究采用柯江林的心理资本短版量表和王苑的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对南阳高校5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就业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对就业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职业决策困难对大学生就业有重要影响。研究随机选取796名大学生为研究被试对象,探讨大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与专业认同和心理资本间显著负相关;专业认同与心理资本显著正相关;专业认同负向预测职业决策困难;在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心理资本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心理资本是个人积极就业心态和夯实就业能力的内在推动力量。本文通过对475名"90后"大学生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在学习层次、学习成绩、学生干部、实习经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存量对其就业过程以及就业结果皆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大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心理资本提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