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散文全面升温,“学者散文”、“新生代”散文最具活力的文类。当一切尘埃落定,我们却不无遗憾地发现:90年代文表面的繁荣并没有带来质的突破,散文评论更是滞后于散文的发展。面对新的世纪,散文应有更高层次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建国以来散文理论与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将十七年和新时期这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散文理论批评状况作比较分析,从中勾画出当代散文理论批评的总体风貌以及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各自特点。在历史回顾和得失总结的过程中,对如何将中国的散文理论批评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经过20年的总结与积累,散研究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林非理论”,科学性与深刻性,普适性与有效性,这既是林非散理论本身表现出来的特点,也是与其他种种散理论比较后得出的结果。由于“林非理论”将对新世纪散的发展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它的研究与阐释。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新时期散文理论批评状况进行了全面评析,并与十七年散文理论批评状况作比较,从而勾画出当代散文理论批评的总体风貌以及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各自特点。在历史回顾和得失总结的过程中,对如何将中国的散文理论批评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散研究有两个发展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对于现代散理论的重新整理、对现代散与17年散创作的总结,以及对散作为一种体的本体论研究;二是90年代的散研究领域出现了对散体以及当时的一些创作现象的争论,这主要集中在对“散热”“大散”与“体净化”“小女人散”“化散”等诸多问题的论争上。90年代的散批评有了更加理性化、多维度的批评视角,但是也出现了命名的混乱、女性散批评的匾乏、对本细读的忽视、以及多元化批评方法的缺乏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界出现的“精神散文”,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不管是作家队伍的成因,还是它自身的成因以及趋势走向都必然会对中国散文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它的多元格局,意味着中国散文精神的独立品格成熟的到来,意味着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在现代性理解上成熟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性灵散文离不开中国古代性灵理论和现代作家对性灵的倡导,它经历了悲悯伤惋、潇洒自若、以物喻理和通脱平和四个阶段,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富于天地之气、灵动自由的叙事风格、空灵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等,这在20世纪中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不足是文体意识的自觉尚未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8.
纪游散文是关于作家旅行见闻思感的真实记录,它即离不开眼中之景,更离不开心中之景,20世纪中国作家有着较强的纪游意识,也创作出不少纪游散文佳作。这些纪游散文在继承了中国古代纪游散文优良的传统抽时,又突破了以往的山民景抒怀传统,以现代意识烛照着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复杂内容,可以说,不论时代多么的不同,也不论作家的创作有多少差异,但为了个人,家庭,民族,国家和人类不停的漂泊,流浪,歌吟,寻找和追求着,这是20世纪中国纪游散文演进的基本精神线索。  相似文献   

9.
论20世纪中国纪游散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游散文是关于作家旅行见闻思感的真实记录,它既离不开眼中之景,更离不开心中之景。20世纪中国作家有着较强的纪游意识,也创作出不少纪游散文佳作。这些纪游散文在继续了中国古代纪游散文优良传统的同时,又突破了以往的山水写景抒怀传统,以现代意识烛照着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复杂内容。可以说,不论时代多么的不同,也不论作家的创作有多少差异,但为了个人、家庭、民族、国家和人类不停的漂泊、流浪、歌吟、寻找和追求着,这是20世纪中国纪游散文演进的基本精神线索。  相似文献   

10.
艺术家散文尽管与作家散文、学者散文和报人散文等样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它仍然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取法于自然,而后反观世俗人生;二是更具有个性风采和自由精神;三是注重性灵和感悟的表达方法。作者还对20世纪艺术家散文的局限性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散文诗是中外文化在新诗革命特定时期契合的产物,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具有诗化和散文化的双重特点,特别是在外形上具有散文的形体,在文体功能上与诗的抒情功能有殊途同归之处。20世纪中国散文诗经历了从散文化的诗到诗化的散文的发展轨迹,其文体建设经历了一条曲折之路。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散文诗的非独立文体的存在方式一直影响着新诗的文体建设,加剧了新诗的“自由化”和“散文化”。  相似文献   

12.
论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国散研究的演变线索为:1915到1934年为产生发展期,思想与文学批评为其主线;1935到1984年为曲折停滞期,社会政治批评为其主要特征;1985年为探索新变期,文体和文化研究最具特色。散文研究的主要特点是感悟式文学批评。新世纪中国散文研究的真正突破应注意如下问题:解放思想想以克服观念上的误区和盲点;建立一整套散文研究的理论话语以保证散文研究的科学性和独特性;散文文体研究的继续深入;大胆借鉴新的研究方法;学科研究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综观二十世纪中国古代骈文研究之进程,可以将其划分为因循与突破期(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和拓展与繁荣期(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两个阶段。总体来看,因循与突破期的古代骈文研究的特点为:研究范围较大,视点较多,如对于骈文的形式要素、对待骈文的态度、风格特点、骈体作法、骈文发展史等问题多有所论,既继承前人的部分观点,又有明显的突破。拓展与繁荣期的研究成果质量颇高,涉及的问题较多,如对骈文的评价、骈文的文体特征及美学特征、成因及发展演变、与其他文体的关系、关于骈文理论批评著作、骈体作家作品、骈文史研究等,角度不一,方法灵活,论述透彻,观点鲜明。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中国现代诗学发展史上,有六个诗学核心观念,内在地规定着中国新诗的历史分期和审美品格。这六大诗学核心观念的提出、发展和消亡,自然地造成中国现代诗学的更迭嬗变,贯穿起来构成百年中国现代诗学理论发展的完整历史。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文学审美主义思想是在西方审美主义思想影响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个十年和第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以王国维和鲁迅为代表,主要表现为对科学主义的质疑和反思;第三个十年以蔡元培、宗白华和朱光潜为代表,主要表现为以美育代宗教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诸子学勃兴,“以子证经”的学术传统被打破,《老子》及先秦道家学统得到重新审视。百年间围绕老子其人其书和“五千言”真评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老子》文学研究虽寂寞却也成绩斐然。就散文艺术而言,研究者对《老子》的文体形式、情感内涵、艺术特色与文章风格等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文章就以上几个方面对20世纪的《老子》散文艺术研究状况作了简要回顾,并对其得失和未来的研究趋向作了评说和瞻望。  相似文献   

17.
当下汉语散文在其发展形态上存在很多问题,复兴汉语散文,就必须重建汉语散文的新思维。本文结合女性散文的具体特征,从汉语散文的文体意识、宏观意识、语言的文化意识、性别意识与修辞系统等多个方面具体论证汉语散文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