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提到对孩子的爱,许多父母会马上想到:花钱先给孩子花,好吃的先给孩子吃,好衣服先给孩子穿,不让孩子风吹雨淋吃苦受累,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这就是对孩子的爱。在澳大利亚,无论家庭穷富,十二三岁读小学的孩子每周都要打一二天工.挣自己的零花钱。他们说,这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就打下深深的烙印,金钱物质不应该是父母给的,而是靠自己辛勤劳动挣来的。一天晚上我陪儿子去送牛奶,每到一家门前牛奶车刚停下,雇佣的澳大利亚小男孩就手提牛奶瓶,百米赛跑般地给住户送牛奶。那天晚  相似文献   

2.
一个班里,总有比较特殊的孩子。在我们班,刘家岐算一个。家歧小朋友在班里是“老大”,因为他囊括了好几个“第一”:年龄第一,学龄第一(因为上了两年大班),个头第一,当然“调皮捣蛋”也是第一。总之,除了学习不是第一,其他各项都是第一。记得刚开学的那一天,园长打来电话让我到二楼楼梯口接一个新孩子,我当时觉得好笑,干吗到楼梯口接孩子啊?到了才明白,能把他“弄”到二楼楼梯口,已经是不容易。家岐紧紧地抱住楼梯口的栏杆,坚决不往上走。我“一哄二骗三引诱”,最终还是让园里的男教师帮忙硬把他“扛”到了三楼。跟家歧的第一次交锋,我败得很…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倡导“爱的教育”,他在他的著名儿童小说《爱的教育》一书中阐述了“爱的教育”的精髓:热爱祖国、热爱父母、尊师爱生、同情弱小……书中叙述之爱,让人读来不觉就感动得流泪。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在幼儿园里,最需要的就是“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1997年我们将刚2岁的女儿和半岁的儿子留在农村老家由他们的爷爷奶奶管,我和他爸爸一同从重庆来到深圳特区打工。几年辛苦几年累,办起了自己的工厂,看到自己的事业感到几分欣慰,想到对两个孩子的爱,又感到十分内疚与不安。眼看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已到学龄期,却因工厂业务繁忙,无法及时将孩子接过来上学,于是女儿2002年就在老家报名上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差,我们心里很着急,后来与她爸爸商量,于2003年将两个孩子接过来上小学,女儿上二年级,儿子上一年级。由于长时间与孩子的分离,缺乏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孩子的爱,刚…  相似文献   

5.
该学习孙犁的小说《芦花荡》了。上课铃一响,我微笑着问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读一篇小说,愿意听吗?”“愿意!”同学们异常兴奋。“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在读的过程当中,我会随时停下来,请大家思考一些问题,好吗?”“好!”同学们有些迫不及待。于是,我用讲故事的语气,开始朗诵:“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相似文献   

6.
男孩毛毛,小学一年级。入学前,他是当地有名的神童,能背150多首唐诗和《三字经》,能读报纸、童话书,经常在各种文艺晚会上表演节目。进入小学后,两个月过去了,毛毛仍然无法适应学校生活,表现为:没有上课、下课、午休等时间观念,集体活动总是慢半拍,跟不上;不  相似文献   

7.
男孩毛毛,小学一年级。入学前,他是当地有名的神童,能背150多首唐诗和《三字经》,能读报纸、童话书,经常在各种文艺晚会上表演节目。进入小学后,两个月过去了,毛毛仍然无法适应学校生活,表现为:没有上课、下课、午休等时间观念,集体活动总是慢半拍,跟不上;  相似文献   

8.
在辽宁省义县,有一首专门唱颂一个普通擦鞋女工的歌:黑妈妈,满天霜雪染白了你的头发;黑妈妈,日月轮番晒黑了你的面颊,你用汗水擦去了人们脚下的尘埃,你用心血为失学孩子浇灌希望之花……初夏的一个傍晚,记者走近了正低着头全神贯注擦鞋的“黑妈”,西下的阳光照在她的背上,那张日晒风吹已黝黑的脸被落日的余辉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轮廓,擦鞋者在静静地等,“黑妈”那双满是老茧的手在不停地忙碌……就是靠着这番忙碌,“黑妈”维持了一家人的生计,也是靠擦皮鞋的收入,“黑妈”资助了5名贫困女童上学。“黑妈”名叫张亚芬。1996年…  相似文献   

9.
李兴 《云南教育》2009,(14):48-48
五华区平坡小学,原为昆明市平板玻璃厂子弟小学,在划属五华区前,由于玻璃厂经济萧条,致学校年久失修,勉强维持办学,虽占地12亩,却仅有70多名学生。2008年8月,五华区教育局拨款100多万元对原有校舍全面修善,使学校焕然一新,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近年来,平坡小学办学水平、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在校学生已增至300多人。其中,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是我们的“假日学校”。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身边有不少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既是良师,又像慈母。六安市金安区张店镇松林岗小学陈绪敏就是这样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11.
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娇惯,渐渐孩子就养成了任性、自私的性格,使之教育起来非常难。这也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习斯霞     
斯霞老师,您是千千万万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共和国基础教育的见证,是一座教育的富矿,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研究。您和您的经验给了我们诸多启示———为人师要先做好“人”斯霞老师,在您身上,集中了人民教师和中华民族女性几乎全部的美德。您深知育人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做人、做好人是教师的根基、根本;您深知小学生非常崇拜老师,事事模仿老师,所以认为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您坚守“人要有点精神”的做人准则,在72年的教师生涯中形成了“斯霞精神”:一旦投身教育,便为之奋斗终生;一旦选择了小学教师的职…  相似文献   

13.
怀念斯霞     
本期独家报道是为斯霞百年而作。斯霞是普通的,她一生只“为做一件事来”:做一名自己喜欢的小学老师。斯霞是真实的,她说“为一辈子当小学老师感到自豪”,这是肺腑之言,她用她一生的表现作了有力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学习斯霞     
正一代师表——斯霞(1929年11月19日—2004年1月12日)一熟悉斯霞老师的同志,心中一直装着这样清晰、真切的"斯霞形象"——1927年枫叶红了的季节,您走进绍兴五中附小,从此,充满更好的憧憬与期望,也下定了甘于寂寞、乐于清贫的决心。寒来暑往,清晨,南师大附小的校园里、花圃前总有您朗读课文的身影;深夜,您常常深情地望望白天无暇照顾的已熟睡的儿女,又继续埋头工作。您是那么勤奋、敬业!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斯霞     
一 我是在飞往南京的航班上得知斯霞老师去世的消息的。 那天是1月14日,我傍晚登上飞机。起飞后,空姐给我一张当天的《南京日报》,打开第一版,一行黑体  相似文献   

16.
斯霞的意义     
在斯霞老师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在一起,追思缅怀这位伟大的人民教师,诉说对她的挚爱和敬仰,阐说她丰富的教育思想,论述在当下中国学习斯霞的价值所在。我想,各位  相似文献   

17.
<正>电视连续剧《家有儿女》中有一场戏,小雨和他的同学拿着考试卷互相问:"你考了这个成绩回家敢让家长签字吗?"另一个说:"不敢,当时考试时多打点分就好了。"两个孩子的表情极为痛苦。然后就是老师找家长,反映孩子代替家长签字的情景。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总结并推广我国优秀教师的经验,这不仅是当前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宏伟事业中的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而且对于建立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也是一个极其有用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原以为儿子在幼儿园是无忧无虑的,但我发现儿子在幼儿园却并不如我想象的那般快乐。开始儿子只是磨磨蹭蹭地拖延离家的时间,最后终于明确地表示想呆在奶奶家,不想上幼儿园。幼儿园有什么不好呢?那里有美丽如童话世界般的园舍,有花有草,有滑梯,有玩具,有那么多可爱的小朋友,还有妈妈般引导孩子游戏、学习的老师。而呆在家里,没有嬉耍笑闹的同伴,也没有丰富多彩的环境和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