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潮汕游神赛会是潮汕民间最具文化特色的信仰祭祀和民间游艺活动。文章对潮汕游神赛会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潮汕游神赛会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产品类型选择应以民俗节庆开发为主,以博物馆中民俗专区、民俗文化园内表演项目、非遗传习机构和教育基地文化传承、及旅游纪念品开发为辅。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加强对潮汕游神赛会民俗的保护,重视潮汕游神赛会民俗旅游产品文化符号的意义,并做好潮汕游神赛会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配套和营销。  相似文献   

2.
龙神·龙人·龙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伟大的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我国先民创造自己文化的过程中,就把民族群体、民族的理想和愿望,同集体创造的龙结合起来,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一种龙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本民族地区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习俗及宗教活动诸多感性素材切入,论述毛南族原始先民对宇宙空间呈现雷、电、风、雨、云、雾、日月种种神秘现象作生物性多功能解释而创造了富于浪漫色彩的龙神话,对龙神由凶恶到善福,由一神向多神演变过程的理性归结,体现了毛南族先民的善良本性及思维定势由一元化向多元化阶梯跨越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4.
端午节的文化精神主要包括遵从自然律令与应对灾异的生活智慧,忧国恤民、舍身赴难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峻洁、刚正不阿的人格风范等主要精神。这些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与智慧,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值得珍视。端午节的文化保护有多种措施,如挖掘多种物质文化载体的文化意义,恢复传统民俗中的趣味性行为,以及旅游开发。更为重要的是,把端午节设定为法定节日,可使端午节俗充分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之中,使之成为当代生活的一种重要节日形式,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其节日精神。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现存龙神庙及相关遗存的总体分布,呈现豫北、豫西较为密集,豫东、豫南较少的特点,多为清代建筑,以政府奉旨敕建龙神庙为中心,地方捐建龙神庙为散点,形成复杂的民间供祀体系。河南龙神庙地域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明清以来河南多水旱蝗灾,水灾促使龙王治水民俗信仰的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南龙神庙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临潭"万人拔河"民俗体育活动是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源远流长,它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它产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社会生活和军事活动中,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渗透而不断传承与演进。  相似文献   

7.
以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主的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传说丰富,习俗多样,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或悼念屈原,或反映节日风情,为端午节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这些诗文被广为传诵,为端午节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蕴。从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中蕴含的悼念屈原的精神意蕴美、避邪驱瘟的食俗佩饰美和龙舟竞渡的观赏、娱乐美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临潭"万人扯绳"活动已经存在了六百余年,最早是以军中游戏的形式出现的,后来群众把扯绳运动作为占卜收成的象征。本文不仅探讨了临潭万人扯绳悠久的拔河传统,同时对灿烂的拔河文化、丰富的拔河内涵以及对当地经济文化传承、发展等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石屏彝族花腰人地区,有着一种古老而悠久的英雄祖先崇拜——龙神崇拜,既继承了彝族花腰人原始宗教信仰,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再现了彝族原始先民的生活场景,历经了千百年来的继承和发展,成为彝族花腰人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一种信仰和文化。文章主要从彝族花腰人龙神崇拜的由来、祭龙的含义和过程、龙神崇拜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分析彝族花腰人的龙神崇拜,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花腰人的文化特点,传承和保护彝族花腰人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四大赛会在古希腊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古希腊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赛会的宗教作用体现在通过这些活动求得神灵的恩惠;政治作用则体现在促进了希腊人的民族认同感等方面;经济作用主要体现在获胜者赢得的奖品上;文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孕育了独特的人体审美观和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源泉和舞台。  相似文献   

11.
对端午节风俗活动的描写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它不仅丰富了我国诗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包含了多姿多彩的民俗事象,诸如吃粽子、龙舟竞渡、采艾和佩戴五彩丝线避邪,宫廷的饮宴赋诗、赐衣赐物等等,从而为我们揭示了独特的节日文化内涵,成为我们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中韩端午申遗之争"的学术反思.全文从端午节的起源年代问题入手,首先回溯了韩国江陵端午节与中国端午节先后申遗的过程.作者认为,尽管"中韩端午申遗之争"在中国激发了政府及民众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的热情,具有积极意义;但围绕端午节的国籍之争,明显存在着以现代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简单替代地域文化历史边界的错误倾向.其次,在回顾端午节起源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端午节对于古代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琉球和越南等地区的影响与传播情况,并指出这一影响与传播,是发生在以中国文明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内部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古代东亚地区文化共享性的积极结果.作者认为,在全球化与区域整合成为重要课题的今天,不应当再用民族国家意识对地域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强制划分.相反,我们应放眼未来,立足于地域文化共享的立场,把端午节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成是地域共同文化财富,看作是促进东亚区域认同、合作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资源加以继承.  相似文献   

13.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参与度最高、最为隆重的节日。春节不仅仅作为度量时间的一个单位,将自然界描述清楚,而且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春节的诸种事项活动及其所蕴含的意义,是通过仪式来实现的,仪式使得节日的意义形象化、具体化。过年仪式活动彰显个人情感归属功能、文化价值认同功能、社会规范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4.
端午传说的艺术特性与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的传说众说纷纭,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们为这一节日发展了各种节俗,围绕节日的来源及习俗衍生了诸多端午传说,并赋予了它复杂的艺术特性和多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王立鼎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6):35-39,55
中国传统认为"龙"代表男性,"凤"代表女性,女性成为兴云司雨的龙神的现象并不多见。在洮岷这个汉、藏、回三族杂处的地区,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出现了藏族崇拜龙王和对女性龙王的崇拜现象,汉族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藏族的女性龙王崇拜,把龙王换成汉族女性,形成了由女性龙王来主管一方的女性龙王崇拜的信仰。  相似文献   

16.
节日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从产生之日起就体现出明显的傩文化特性.端午节是节日中的"恶日之首",傩文化因素更是贯穿其发展和习俗中的各部分.  相似文献   

17.
揭示了民间用于熬制端午节洗澡药水的1 5种药用植物,探讨了"端午澡"防治皮肤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揭示了民间用于熬制端午节洗澡药水的15种药用植物,探讨了“端午澡”防治皮肤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对“神”“鬼”文化的追踪溯源及对汉语言文字的解剖分析入手,探讨“神”、“鬼”等原始观念文化在汉语中的渗透和积淀。  相似文献   

20.
甘肃庆阳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劳动人民有着纯朴善良、勤劳豪放的性格,这里有着浓郁的民间文化习俗.端午节就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俗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形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古老的民俗民风受到了现代思潮的强烈冲击,对于端午节本源文化含义的认识不够全面.因此,追寻节日本意、认识其本原和性质,对于人们认识自身及其文化的来龙去脉,保护民族文化的根脉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