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教育策略;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贵州省天柱县农村初级中学27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比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出现更多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学习焦虑症;社会、学校、家庭应联合起来,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对394名儿童施测社会支持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问卷。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得分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变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通过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经过修订的MHT心理健康量表,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3所农村中学和3所农村小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比例达到44%;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非留守儿童不存在显著水平(P>0.05),但在孤独倾向上存在边缘显著差异(0.05<P<0.10);不同性别留守儿童之间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边缘显著差异(0.05<P<0.10);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地域环境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自编的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467名留守儿童和341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上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在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上与非留守儿童差异比较显著(P<0.05);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的年级、代养人类型、父母外出时间长短、留守儿童的性别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382)。从而得出结论:留守儿童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非留守儿童;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有: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年级、代养人类型、父母外出时间长短及性别。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和自编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高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与非留守儿童的3个因子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过敏倾向、身体症状与恐怖倾向因子上,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类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得分有显著差异,其中以单亲监护型心理健康程度最高;不同教育方式、是否有个人爱好和是否有亲密同伴的农村留守儿童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作为调查工具,对沈阳市法库县秀水河中心小学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冲动倾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分析造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各方面都应关注留守儿童,以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留守儿童在社交焦虑、孤独感、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等六个因子上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性差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太大的性别差异,但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建议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都要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元分析法,探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结果表明:(1)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2)留守女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留守男童;(3)四种监护类型中,同辈(无)监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差,隔代监护和父辈监护类型稍好,单亲监护的效果相对最好;(4)不同留守类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当前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初中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及个别访谈法调查初中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初中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1)在学习焦虑因子上得分偏高,孤独倾向因子完全正常,其余因子中等;(2)在恐怖倾向、过敏倾向因子以及总分方面呈现显著的年级差异;(3)在自责倾向因子上呈现非常显著的家庭背景差异;(4)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因子以及总体水平上呈现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5)在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和恐怖倾向因子以及总分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显著。结论:初中寄宿制农村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两个县为例,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处于正常范围,在八个分量表中除了学习焦虑水平异常外,其他七项均显示正常;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和总焦虑倾向方面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低于小学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男性罪犯的人格障碍分布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罪犯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09名男性罪犯进行调查。结果:与常模相比较,罪犯PDQ-4+的12型人格障碍及SCL-90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常模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罪犯各型人格障碍与症状自评量表的相关分析显示,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与正常人相比较,男性罪犯的人格障碍要严重,心理健康状况要差,并且他们的人格障碍和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法对598名大学生社会支持、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生源大学生在SCL-90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客观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大一学生所获得的客观支持均多于其他年级,且差异显著;2)社会支持、人格和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人格是作为生活事件一心理健康的外部影响因素而发挥作用的,未发现人格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军 《青海师专学报》2003,23(4):103-105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高海拔地区大学生EPQ与SCL—90结果之间的相关。结果显示(1)大学生EPQ与SCL—90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大学生个性特征对心理健康的解释能力更强,但同时心理健康因素对个性也存在较好的解释能力。(3)大学生EPQ的P、E、N三项与SCL—90的9个因子之间存在动态联系。(4)情绪不稳定,有精神质倾向,性格内向,同时雄饰性较低的个性特性容易产生不良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方法:使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和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问卷(MMPI)评定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患者的父母46例,并将评定结果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1.患者父母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与常模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或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低于常模;患者父母的强迫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2.在MMPI测验中,父亲组的轻躁狂(Ma)、诈病(F)、癔病(Hy)量表分显著高于常模,而抑郁(D)、社会内向(Si)量表分则显著低于常模(P<0.05);母亲组轻躁狂(Ma)、癔病(Hy)量表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1.双相障碍患者父母的强迫症状评分偏高可能反映了患者父母的固有素质特征;2.双相障碍患者的父母存在与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表现方向一致的个性特征,但在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命意义量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高校262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均分为105.08±15.00,不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宗教信仰主效应显著;大学新生自杀意念不存在性别、专业和宗教信仰差异,自杀意念阳性检出率为4.6%。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存在中度的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生命价值与生命自主对自杀意念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探究短期高强度训练对非指挥类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SCL-90、SAS、CES-D、EPQ等心理量表对学员进行评分。结果发现,训练组的健康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人格特征趋于不稳定,EPQ-N和"是否挂科"对焦虑、抑郁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显示:高职高专教师SCL-90的测试结果,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外,高职高专教师的测试分值都高于SCL-90全国常模(成人),但未达显著水平;高职高专教师显示出中等稍微偏向外向型性格,情绪中等程度稳定的人格特点;校龄在5年内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年限较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个性特点也表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SCL-90对45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发现大学生在9个因子上的得分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其中尤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问题特别突出。不同性别,年级的心理问题不完全一致,其中女大学生抑郁均分高于男大学生,但是不同专业各因子得分并无显著差异,另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大学二年级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彝族、苗族及汉族杂居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抽取杂居区初中生彝族、苗族260名,汉族被试800名,用症状自评量表(SCI—90)调查。结果为:1.杂居区彝、苗和汉族初中生的平均分低于常模,呈差异异常显著的总趋势。苗族部分结果与总趋势不符合,可能是苗族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等因素差异造成的。也可能与样本较小有关。2.彝、苗族初中生的平均分与同一地区汉族初中生基本无显著差异。3.在贫困的杂居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盲目地按照发达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针对杂居区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和形式,建立适应于各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整合1995—2011年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评工具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的47组数据,分析了教师(N=24042)心理健康随年代的变化趋势及不同职业类别教师(N=21356)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有所降低;幼儿教师和高等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中小学以及特教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职业中学教师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