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前驱者之一、著名作家阳翰笙逝世了,在追忆他的业绩的时候,人们无不交相称赞他的高尚的品格,赞扬他的无产阶级党性和宽厚待人的长者风度。研究阳翰笙的品格是怎样形成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所谓品格是指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对阳翰笙与川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阳翰笙自幼受到川剧艺术的熏陶,在思想和创作上受到川剧的影响,对川剧的执著与眷恋使他十分关注川剧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振兴川剧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话剧《天国春秋》、《草莽英雄》以及电影《塞上风云》、《万家灯火》的作者阳翰笙同志,有个笔写叫华汉,熟悉和了解阳翰笙同志生平的人,都知道他原名为欧阳继修,后来改名为欧阳翰笙,而且阳翰笙同志的子女,现仍然以“欧阳”为姓。那么,欧阳翰笙怎么就成了“阳翰笙”了呢?象他那样开始用复姓,以后变成单姓的现象,在中国的姓氏变迁中,是否还有着什么深层的文化、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作家庄裕安的音乐散中,他打破化的时空、品格的常规选择喻体来描述西方古典音乐及其相关事物,在幽默调侃中,拉近了西洋经典艺术与中国大众的距离,并体现了后现代的化气息,但总体上又不失诗性内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作家与时代的关系对阳翰笙三、四十年代的电影创作进行了综合评析。阳翰笙在三、四十年代的电影创作活动,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的电影作品反映了时代的主潮,契合了时代的审美需要,是他个人创作的突破和超越。  相似文献   

6.
情深似海动人寰——读《阳翰笙诗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著名革命老作家、中国现代文坛卓越的领导人之一的阳翰笙同志,从事文艺工作已经64个年头了。几十年来,他已创作出版了700多万字的作品,包括小说、戏剧、电影、评论、杂文、散文、日记等各种体裁,但诗歌一直是个空缺。如今,《阳翰笙诗稿》已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这不仅填补了他创作体裁的空白,也给广大读者,特别是阳翰笙研究者带来了喜讯。  相似文献   

7.
<正> 阳翰笙同志的文艺理论批评文章,比起他的戏剧电影小说来,数量不算多,重要性也不如前三者,但是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研究阳翰笙的侧面。从不同的角度向这个侧面透视,我们可以发现阳翰笙文艺理论批评的三个特点:从文艺思想史的角度看,阳翰笙的文艺理论批评集中地反映了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战士阳翰笙同志辞世后,党内外不少人撰文缅怀他70年革命征程中的丰功伟绩,特别盛赞他对文化、文艺界统战工作的杰出贡献。正如新华社悼唁中称:“中国新文化的先驱者之一和文艺界卓越的领导人阳翰笙同志  相似文献   

9.
把握作品的相应背景,便意味着进入了开放的审美体系,许地山的受佛家思想影响,以及个人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的个人背景,构成了他“问题小说”的特殊品格。  相似文献   

10.
贵州民族学创作在跨化地域化特征的影响下,异彩纷呈,多姿多彩。民族化的交流使贵州民族学创作具有开放性的化品格,反映了化兼容并存的大格局,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蕴含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在对其诗歌的研究中却鲜有人对英译本所呈现的宗教文化差异进行全面分类研究。本文拟从宗教文化语境着手,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英译本进行对比,找出两种英译本因译者各自所处的宗教文化语境不同而对原文宗教文化的翻译进行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湘西阳戏舞蹈艺术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是源于生活的艺术,它的实践主体是亿万耕作在广袤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其来源广泛受到湘西多民族文化影响,具有综合多元的特点,与其周边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传承了湘西人民的审美情趣,弘扬了淳朴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司马相如、扬雄的大赋作品不仅展现了汉帝国宏伟的气势和繁荣昌盛的面貌,开启了一代恢宏富丽的美学范式,同时也折射出古巴蜀人那“精敏、鬼黠”的文化性格,是巴蜀人人格的喻示和巴蜀悠久文化的载体。本文认为其散体赋那“架虚行危”的奇特想象、光彩夺目的图案美充分表现了蜀人葱笼的想象力,其作品中大量的生僻字词和同偏旁字词的运字特征恰恰又是蜀人对远古文明的崇拜与善于创造的个性展示,其作品兼容蜀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的实际则又是蜀人封闭中有开放的文化个性的表征。  相似文献   

14.
嵩阳书院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地方教育组织和学术机构,形成了自己独特且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影响育化着后人。经历近千年发展,嵩阳书院不仅具有巨大的文化研究价值,而且其独特的魅力更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是极具开发价值的书院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期,秦国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产生,战国初年,简公、献公的改革更推动了封建经济成分和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为商鞅变法奠定了物质文化基础,宗法制在秦社会中根植不深,使秦的国家权力系统和机制呈现出开放、灵活、竞争的特点,秦得以敞国门纳贤才,为商鞅大刀阔斧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政治文化条件。秦人轻视德、仁、义,崇尚货利、积极进取的价值观驱使秦统治者极力追求权力和空间,促成教公下商鞅的君臣际遇,保证了变法的彻底进行。  相似文献   

16.
风水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意藴的文化事象,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曾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风水文化的兴盛与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地处客家腹地的兴国县三僚村,相传是形势派风水祖师杨筠松定居和传道授业的地方,在风水文化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三僚风水术被认为是江西形势派风水的正宗代表。三僚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风水文化遗存,被学者们誉为"风水文化的博物馆"。它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三僚在风水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也为人们深入研究"原生态"的风水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和重要实验场所。  相似文献   

17.
作为有明一代非常重要的巴蜀文人杨慎,学问博洽,茹涵既富,根柢盘深,方能在七子笼罩文坛之时,独立门户,有所创获。故杨慎的文学创作是基于其自身的文化积淀,其中之一是潜在地受到蜀文化的影响。杨慎对蜀文化的发展传承展开分析,又特别是对宋代三苏的文学成就展开全面批评,其中的重点是对文风和学风的批评。  相似文献   

18.
杨慎是滇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在云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熏陶下,杨慎凭借着高深的文学修养、丰富的思想情感、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文人知己、各族人民相互交流、相互砥砺,以其诗歌创作、授业解惑的实践活动,以其铮铮铁骨的人格作示范,对滇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杨译及霍译《红楼梦》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来分析杨宪益夫妇及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所选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的原因,可以发现:译者对汉语文化的认同、翻译目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英美文学系统中的位置、赞助商等诸多因素,会影响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对《红楼梦》翻译版本在英美文学系统中位置的确认。霍克斯将其定位在边缘位置,而杨宪益夫妇将其定位在中心位置。这种定位最后导致了霍克斯选择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而杨究益夫妇选择了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杨叔子教育雏论选》表明,杨叔子已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主题鲜明的教育思想体系:"育人"是其主题,文化育人是主题的基本内涵。"育人"是正题,它的反题就是"制器"。文化育人体现在,只有强调文化的整体性才能培养整体的人。文化的民族性决定了文化育人既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养分,更要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育人"的途径在于:学习知识是基础,思考可以激活知识、活跃思维、掌握方法和原则,最终,文化源于人类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大学的"育人"必须建立在"治学"的基础上,建立在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