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机是影响二语习得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动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不同学者的观点各有不同。实际上,积极的态度和手段能促进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学习,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并不是两个对立的因素,它们亦都无法独立影响语言学习。情感因素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作用颇重。积极的情感因素会使语言认知系统处理最佳状态,起到激智作用。因此,关注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能够使语言学习更加有效。本文着重从情感因素的四大方面进行了分析很阐述。  相似文献   

3.
身势语研究历史悠久,作为重要的交际手段,身势语具有五种基本功能,即:说明功能、辅助功能调节功能、标志功能及替代功能。身势语在儿童母语习得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习得规律与语言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运用语言习得规律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激发释放学生头脑的巨大潜能,从而学好外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语言源自文化并反映着文化的发展,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教师应在法语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入文化因素,结合教学经验不断探索文化教学的方法,采取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模式,达到文化教学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6.
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性是指这种习得不同于该语言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习得,即儿童习得自己的母语时的特殊规律性。充分认识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殊规律,对发挥和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优势,使他们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都有促进作用。本文在回顾第一语言(或母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对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在以下方面作了对比:(1)动机;(2)环境(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和方式;(3)过程(语音,词汇,句子);(4)年龄;从而得出两种习得之间的相同点及差异,相同点反映出语言习得的普遍规律,而两种习得之间的差异正是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引起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阐述了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和情感过滤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作用。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指出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以便更好地指导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体因素,个体差异因素中包括认知风格、个体智商、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等等个体差异因素,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学习动机。而这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第二语学得,对英语的教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论述的是国内外对动机类型,动机对第二外语习得影响的研究以及激励学习动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11.
中介语理论的建立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大发展,并已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中介语的概念入手,概述了中介语的发展阶段,并分析了其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12.
How to acquire a second language is a question of obvious importance to teachers and language learners, and how to teach a second language has also become a matter of concern to the linguists' interest in the nature of primary linguistic data. Start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tephen Krashen's theo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eaching strategies: analyzing learner characteristics, signing classroom contracts, creating learner-centered classroom, setting language goals,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building learner motivation.  相似文献   

13.
语法、发音规则和词汇一向被认为是学习外语的三大要素,其实文化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要想得心应手地用外语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就必须对该国的文化进行学习、掌握。  相似文献   

14.
在对国内外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有关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问题进行了探讨。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脑神经机制研究发现,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显而易见没有母语关键期影响突出,而且不同的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有所不同;对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应持审慎的态度,因为语言熟练水平、语言能力等一系列心理的、认知的、社会的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也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了关于当前研究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是一门极为实用的语言课程,通过英语专业知识学习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近年来市场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多,为高等院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了科学的指导.英语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专业课程期间,也要注重教育学理论的研究工作,参照获得的理论成果指导教学改革.本文分析了二语习得理论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关键期理论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二语习得过程就是学习者形成自己中介语的过程。学习者利用补缺法,不断对自己的中介语进行修正、补充、建构,使其接近于目标语者的母语水平。这一过程分为注意、选择、补充三个阶段。该方法的意义在于能解决部分二语习得理论中的难题,能弥补克拉申输入理论的不足,能提高输入转化为吸收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错误产生的阶段、起因和类型等方面的研究深化了外语教学过程认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都存在不足之处.从错误的归类标准研究方法和纠错态度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偏误分析中存在较多不可控主观因素,因此错误表层下探索深层的语境及情感因素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年龄差异与第二语言习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龄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影响个人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关于年龄与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争论很多,这反映出年龄因素的复杂性。研究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有助于探讨儿童与成年人各自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及其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第二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9.
加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习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对跨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要实现外语教学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双理目标,决不能再按传统的外语教学思路和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语言形式和词汇的教学上,而应该将文化教学放在与语言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将二者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提高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学习中的二语习得和学得概念并不是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性。这种关系性对外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即不可忽视的基本语法;使用可行性的和得体性的语言;营造适宜的语言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