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乐  刘炳 《内江科技》2012,(5):14+12
本文采用加有高矿化度水介质的滑动摩擦磨损试验对不同锰含量的Al2O3颗粒增强铝锰基复合材料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磨损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l2O3颗粒增强铝锰基复合材料由锰在铝中的固溶体和在其上分布的铝锰化合物MnAl6和Al11Mn4及d-Al2O3颗粒组成;随着锰含量的增加,试样中硬而脆的MnAl6和Al11Mn4含量不断增加,铝锰基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不断减小;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铝锰基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不断增加,且在较高压力下,试样的磨损量呈急剧增加;由于加有高矿化度水,试样表面有磨粒磨损的痕迹,从而加深了磨损。  相似文献   

2.
方佳  刘炳  代廷海 《内江科技》2011,32(5):33-34
本文采用搅拌法,向熔融状态下的铝锰合金中添加Al2O3颗粒,制备成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将铝锰合金和复合材料的硬度及两种试样的断口冲击韧性进行对比试验;将铝锰合金和复合材料在加有磨粒的高矿化度水条件下进行磨损试验,比较两种材料的质量磨损量在不同载荷条件下变化。试验表明: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硬度相对合金基体来说有了显著的提高;从冲击断口来进行分析,颗粒增强体的加入有细化晶粒的作用;锰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质量磨损量都是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在较大载荷的条件下(〉110N),复合材料的在较大载荷的条件下远远大于铝锰合金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善合金成分、添加稀土元素以及固溶处理的方法,探索出一种具有较好高温耐磨性的高铬镍合金材料制备方法。通过对比高铬镍合金材料和传统材料的高温磨损实验结果,发现增加高铬镍合金材料的含碳量能使组织中共晶碳化物增加,同时也使合金的高温硬度提高;在高温磨损过程中,高硬度共晶碳化物能发挥抵抗磨料的作用而使合金的耐磨性提高,但有其两重性;基体在高温时的塑性变形是影响合金高温耐磨性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共晶碳化物在高温磨损时发挥有益作用的程度,研究结果反映了高温磨损中合金组成体具有不同的作用并存在相互依赖关系。此外,合金的高温耐磨性与高温硬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导致材料高温硬度增加的手段可使其耐磨性提高;Fe-Cr-Mn合金由于Mn的加入改善了基体组织和性能,其硬度和高温耐磨性均比 Fe-Cr合金的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以及硬度计,研究了在6061合金中添加少量的 Mn,对6061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6061合金中添加微量的Mn,合金的微观组织中出现白色的鱼骨状和条块状的AlSiFeMn结晶相。在对含Mn量为0.7%的6061合金进行XRD分析时发现有Mn12Si7Al5相的衍射峰。对比6061合金的铸态硬度和时效硬度随Mn含量的变化趋势,发现添加微量的Mn对合金的铸态硬度的提高较明显,而对合金的时效硬度的提高所起的所用较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离心铸造法成功生产了φ800/540×2500辊套,对该辊套外层组织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层材质硬度较高且均匀性好,所含碳化物主要为Cr7C3和FeC3;磨损试验表明,外层材质具有很好的耐磨性,且随着磨损时间的延长磨损量在逐渐减小,这是由于当磨损经过磨合期后,由于基体中合金碳化物硬度高,可以有效地抵抗磨料的磨损,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基体金属材料,大大降低了磨损量。  相似文献   

6.
主要分析了铝-硅合金在干摩擦和润滑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机理,综述了Al-Si合金摩擦磨损的研究状况,总结了合金元素,半固态搅拌铸造、表面熔化处理、形成Al基复合材料等对摩擦磨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风力发电机制动力矩的增加摩擦系数和磨损量都会相应增大,这是因为滑动摩擦过程中摩擦材料间表面保持弹塑性的状态,载荷的增大在微观上表现为增加了摩擦面积和表面粗糙度。逼我对风力发电机偏航振动进行相关研究,首先对偏航系统和刹车片摩擦副结构进行概述,阐述风力发电机偏航振动带来的危害,具体对风力发电机刹车性能和偏航闸片的改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欧子义 《大众科技》2012,(1):49-51,69
选取Al、Co、Cr、Cu、Fe、Ni六种常用的金属元素,通过改变Ni的摩尔含量研究该系列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氩气保护真空电弧炉熔炼合金,再运用OM、SEM、EDS、XRD等手段对铸态高熵合金进行微观组织及相结构的分析,再对合金的硬度进行测试研究,探讨几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4)
利用MMS-2A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开展不同介质下轮轨摩擦性能研究,主要研究摩擦系数的变化。研究干摩擦情况下、水态下、油介质润滑条件下、防冻液条件下对轮轨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系统分析研究不同条件下轮轨材料的摩擦系数变化。结果表明:不同介质工况下的轮轨摩擦系数明显不同,干态下轮轨摩擦系数最大,水润滑下次之,油润滑下还有所下降,最低的摩擦系数为添加了防冻剂后;随着环境湿度的增加,轮轨摩擦系数明显下降;滑差率对摩擦系数影响显著,随着滑差率增加,轮轨摩擦系数将显著增加;不同流量下,整体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随着流量的增大,干态与水态工况的状态摩擦系数的转换差异越来越趋于相似,1ml的小流量对摩擦系数影响较大;油介质下摩擦系数较小,随流量的增大,摩擦系数呈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高锰钢成分基础上添加铬钼等合金元素得到改性高锰钢ZGMn13Cr2,水韧处理后测定试验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分析磨损时间和冲击功对其加工硬化效果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ZGMn13材料相比,改性高锰钢组织晶粒细小,硬度、韧性和耐磨性能明显提高.静载荷固定磨料磨损条件下,随着磨损时间增加,合金化高锰钢的耐磨性是传统Mn13的1.25倍以上;在2.0J的冲击功下,合金化高锰钢表现出较高的加工硬化效果,其抗冲击磨料磨损性能是传统高锰钢的1.4.  相似文献   

11.
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碳、铬、稀±对稀土变质高铬铸铁铸态和热处理状态下韧性、抗弯强度和硬度的影响,得出:在所研究的成份范围内,碳的影响最显著,铬的影响可以忽略,而稀土的影响则是明显的;稀土可提高韧性、抗弯强度,并有利于硬度,从而提高了合金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用ICP-AFS法测定硅铁锰铁及硅锰合金中磷量的方法,在选定的测量参数下,系统考察了铁基体、共存元素、溶液酸度对所测元素的影响,进行了加标回收及精密度、准确度实验,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准确快速的测定硅铁、锰铁及硅锰合金中磷量,满足了实验室日常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充分了解泡沫混凝土材料的动力特性,对泡沫混凝土轻质路堤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一系列循环及单调三轴试验对泡沫混凝土动力特性及循环后强度特性开展研究。研究表明:纯水泥和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试样轴向应变发展规律随加载幅值增大渐次表现出稳定型、临界型和破坏型,临界加载比分别为0.27和0.32,破坏加载比同为0.67。循环后试样的抗压强度受密实程度和内部微裂缝扩展情况影响,纯水泥和纤维增强试样分别在累积应变大于0.22和0.24时,循环后抗压强度低于循环前强度。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18)
本文研究了XRF压片法测定锰铁和硅锰合金中硅、磷等元素的试验方法,包括试样粒度、压片制备、试验条件及方法精度等,并将分析结果与手工及ICP光谱仪的分析结果进行比对,取得了满意的测定效果,大大地降低了分析周期,提高了分析速度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刘洋  宋扬 《科技风》2015,(3):72
采用高温锰系磷化对多数碳钢进行加工处理,虽能得到一定的效果,但这种加工方式对一些高合金碳的磷化处理效果依然不太理想。本文针对以上情况,以某A型碳钢为试样,提出了对碳钢高温锰系磷化的工艺研究,基于正交实验,阐述了表调时间、总酸及亚铁离子浓度和磷化时间等四因素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对磷化膜膜重的影响。最后得出:1)磷化时间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表调时间、亚铁离子、总酸;2)亚铁离子对磷化膜膜重的影响最大,表调时间和磷化时间对膜重的影响次之,总酸的影响程度最小;3)磷化膜晶粒分布均匀且细小,膜重会越大,耐腐蚀性能越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11,(16):11-14
镁合金是以镁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其特点是:密度小(18g/cm。镁合金左右),比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消震性好,承受冲击载荷能力比铝合金大,耐有机物和碱的腐蚀性能好。主要合金元素有铝、锌、锰、铈、钍以及少量锆或镉等。目前使用最广的是镁铝合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Fe_2O_3、MnO和ZnO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级Mn-Fe-Zn磁性复合粉体,并通过SPS烧结成锰锌铁氧体块体,在锰锌铁氧体纳米粉体中掺杂了纳米Si O2,结果表明随着Si O2添加量的增加,矫顽力先下降后上升,磁损耗先下降后上升。杂量为0.5%时,样品的密度达到了最大,矫顽力最低,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镍基高温合Inconel718金具有优良的热强、热稳定和热疲劳性能,是国防和航空航天发动机轮盘和叶片等零部件的主要材料,由于该材料导热性差、硬度高等特点,刀具磨损严重,本文能过切削试验,在干切和乳化液冷却润滑条件下,对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718的切削力、切削温度等切削加工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炉制备了Al0.5CoCrFeMn0.3Ni高熵合金,并对其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分别为:900℃-72 h、1 000℃-72 h和1 100℃-72 h。并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铸态Al0.5CoCrFeMn0.3Ni高熵合金由枝晶和枝晶间组织构成。枝晶组织由FCC相组成,枝晶间组织由BCC+B2相调幅分解构成。而经过热处理后,B2相消失,枝晶组织由针状BCC相组成,枝晶间组织由条状FCC相组成。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条状FCC相先变细小后又增大。与铸态合金相比,热处理1 000℃-72 h后合金在延伸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屈服强度提高8.23%。  相似文献   

20.
电解锰浸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金 《大众科技》2013,(6):92-95,22
电解锰浸渣是电解锰生产过程中锰矿石的酸浸废渣,因含锰量低、杂质多,工厂一般采用堆砌填埋的方式处理。随着电解锰行业资源整合和清洁生产标准的提出,锰渣所造成的的重金属和氨氮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电解锰渣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文章综合了近年来国内综合利用电解锰渣的各种尝试及工业化应用,包括锰渣中有价元素的提取,无机材料的制备,以及在建筑业、农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通过工艺介绍、锰渣用量、产品性能、以及工业化应用的前景和瓶颈进行分析,为电解锰浸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