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宝香 《四川教育》2000,(10):33-33
重视“问题解决”,是80年代以来国际上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问题解决”是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问题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知道,提出问题、回答问题都是重要的思维活动。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这说明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一个完整、独立的思维活动应当包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两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培养他们独立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总是由教师提出问题,而让学生循教师的思路回答问题,那么不仅整个思维活动不是学生独立完  相似文献   

2.
夏网金 《中学教育》2002,(11):36-38
以教师提问为主的提问式教学曾因活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效果而被尊为“时尚”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已毋庸置疑地成为教育的核心。人们逐渐认识到学生主体主动性对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问题教学因切合时代精神而被广大教师认可、使用 ,但问题教学怎样才能不流于形式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呢 ?一、树立问题教学的目的意识。传统的“问题教学”是以教师提问为主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如何设计高质量的问题 ,提出假设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验证假设。尽…  相似文献   

3.
李小瑜  郭华 《宁夏教育》2006,(10):46-46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在课堂上不敢提问,不会提问的现象较普遍,提出的问题也少有价值;而教师也不太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为此,我们应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入手,采取如下做法。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之从没有疑问到产生疑问,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为此,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走“三步曲”,即敢…  相似文献   

4.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长期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这种“去问题教育”导致教育对象问题意识的淡化和批判精神的缺失。心理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问题性思维品质能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努力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王德勋 《中学教育》2002,(11):27-30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展性思维 ,也是人的思维活动中最为突出、最为宝贵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通过设疑问难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有位教育家说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即是说 ,借提问来启迪学生 ,使他们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有所认识 ,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所以 ,提问法是启发学生自己产生知识的“产婆术”。一、抓住“难点”提问 ,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 ,启发思考 ,调动…  相似文献   

6.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问题为中心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发现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自己的活动找到答案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程序 :1问题 :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 .2探究 :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讨论 :启发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4归纳总结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的活动为基础的 ,如提问、讲解、复习……都只是从教师活动的角度去考虑 .这种教学的结构对学生的活动毫无反应 .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早就批评说 :它不能保证对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过程实…  相似文献   

7.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做情感的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不能大胆、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环境 ,缺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只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学生 ,总是认为提出问题是教师的事 ,有的教师甚至讨厌学生提出问题 .这样必然带来学生消极被动学习 ,缺少发现、提问 ,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日趋减弱 ,从另一角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爱因斯坦曾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教学中把“问题提出”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9.
一、课堂提问的心理学依据人的思维总是与摆在主体面前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中的问题紧密联系的。思维以解决这些问题为最终目的。经过思维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又促进认识能力的发展提高。然而,在独立思维能力较低,知识经验有限的小学阶段,儿童往往不能自己发现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难以独自解决问题,所以只有依赖教师的提问或抽问来促使学生思维,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那么,课堂提问究竟有哪些作用呢?  相似文献   

10.
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思考,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造。所以教学生学会学习,首先在于教会学生从问题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努力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把功夫下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手法。 学生在认识活动中面对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和问题时容易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教师的积极、有效引导下,这种心理状态又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在课堂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往往比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更重  相似文献   

12.
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强调了问题意识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新的发现。但是高中学生学习现状令人担忧:学生在课堂上几乎不举手,没有提问和回答的欲望,多数是只学不问,有问不答,消极听课,等待老师自问自答。  相似文献   

13.
思维过程始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没有问题,思维就将成 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 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而,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自主独立 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 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提问的空间里碰撞出创新的火 花。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提问’乐于提问’敢于提问’怀揣“问 号”步入数学殿堂?  相似文献   

14.
问题意识是一种怀疑精神,是一种探究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新精神。我们的教育往往习惯于教育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其实,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启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思维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着力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是智慧的火花,是学习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本文赋予“问”的涵义是:鼓励和指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质疑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那么,如何激发学生提问,让学生问出精彩呢?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要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因此,教师必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  相似文献   

16.
胡礼洋 《考试周刊》2009,(39):209-209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回顾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问题意识很淡漠,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少之又少。有的学生做惯了“听众”,没有问题意识;有的学生虽有问题意识,但在师道尊严的课堂上却不敢问。只有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敢于提问,敢于否定,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瓶精神和生命活力的一代新人。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蒋文献 《山东教育》2000,(34):40-4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但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是消极的听客,是老师提问的“应声虫”,他们只是简单地直接地获取知识,很少有问题意识,很少有发现知识的过程和自由探索的实践。教师没有着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势必影响学生的观察能力、思…  相似文献   

18.
所谓创造性思维 ,指在创造性活动中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 :在一般人觉得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 ;对于一般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深入思考 ,通过猜测、设想、验证 ,以带有独创性的见解解决问题。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王戎识李”、“曹冲称象”、“司马光破瓮救人”等就是非常典型的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是各学科教师的共同任务 ,但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思维与语言关系极为密切。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心理学指出: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多一个问题就多份思维成果。在自然教学,怎样更有效地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以往的教学,我们总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面——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沿着教师已创造好的道路一步一步地向着问题的中心靠拢。学生把问题回答完了,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这种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使儿童的学习心理处于被动状态。他们思维的启动是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才开始的,思维活动范围也基本上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要使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要使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具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感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1].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是独立思考的标志,是创新的开始,是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问题意识越强烈,其思维过程越主动、越积极、越自觉,也就越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越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