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外作业     
<正> 一天,三毛颇为得意地把课外作业交给班主任。第二天班主任把三毛叫到办公室:“三毛,你的课外作业基本上都做错了,为什么?”三毛愣了一会儿,不好意思地说:“报告老师, 昨天的课外作业是我爸爸做的。”  相似文献   

2.
还记得在三年级的一次班会课上,我们在教室里开展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活动——给三毛“添鼻子”。一开始,姜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又大又圆的三毛头,可惜一个都没有鼻子,它们好像在说:“我的鼻子是谁弄丢的呀?快给我补上……同学们似乎听懂了三毛头说的话,都争先恐后地要给三毛  相似文献   

3.
开心三毛     
<正> 爸爸知道三毛学习不专心,就故意问:“三毛,你们班里谁学习最不认真,最不专心?”三毛说:“不知道。”爸爸说:“我想你是知道的,你想想,当所有的同学都在用功做作业时,谁闲坐着东张西  相似文献   

4.
开卷一笑     
<正> 老师问三毛:“这篇作文是你自己写的吗?”三毛理直气壮地说:“当然。你不信,对一对我的笔迹就知道了。”一天上课时,老师提问:“我国的羊毛主要产在什么地方?”一时间课堂里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5.
黄怡小朋友是班里的“小画家”,最喜欢画马和三毛,在黄怡的影响下,许多小朋友都热爱“三毛”,喜欢画“三毛”。一次,几个小朋友围着黄怡看他画马,一会儿几个人就吵起来了,一个小朋友把黄怡的铅笔弄断了,黄怡向另一个小朋友借,他不肯,两人就抢起来了,闹得不可开交。对此,置之不理或强加命令都是不行的。我急忙在一张纸上画了一幅三毛借铅笔给小朋友的图画,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问他们:“老师画的是什么?”他们七嘴八舌地讲开了,有的说:“三毛帮助别人。”有的说:“三毛是个好孩子。”刚才不肯借笔的小朋友也不好意思地对黄怡说:“我把铅笔借给你,你画吧!”我望着融洽的充满友好气氛的情  相似文献   

6.
笑话与幽默     
历史的共同点下午第一节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三毛脱口而出:“他们都是宋朝人。”老师接着问:“那你说说,他们和唐太宗、诸葛亮有什么共同点?”三毛愣了愣,答道:“他们都是古代人。”课堂上一阵大笑。老师将错就错,干脆当个游戏玩下去,也算活跃课堂气氛。于是又问:“那他们和孙中山、鲁迅有共同点吗?”三毛想了想,说:“他们都是男人。”老师接着又问:“如果加入李清照、慈禧呢?”三毛急了:“他、…  相似文献   

7.
幽灵楼道     
四、圈套男,21岁,在一号教学楼三楼被发现死于失血过多。女,20岁,在一号教学楼三楼被发现死于失血过多。男,18岁,在一号教学楼三楼被发现死于失血过多。子强把笔往草稿纸上一甩,说:“没想到咱们学校其实每年都会死几个人。不过为什么这些记录前头的名字都被撕掉了呢?”看了一会儿又说:“这些只是学生的记录,没什么再具体的了。”子强猛地把脸转向我,说:“有,一定还会有人死,你信不信?”我说可能吧,可是会是谁呢?子强说:“会不会小苘恨上对面女生宿舍的人,这次杀了小丽的时候恐吓她们,下一次就是她们中的一个死了。”我想起梅,害怕起来,说:“…  相似文献   

8.
那天,在二年级听了一节数学课,老师叫孩子们自编关于3的乘法口诀。一个孩子站起来大声说到“一个三毛3根毛”;立刻便有孩子接下去,“二个三毛6根毛”,……一直编到了九个三毛27根毛。孩子们的声音是那样清脆稚嫩,这句口诀是那么有意思,听课的老师们几乎都要忍...  相似文献   

9.
我看三毛     
女作家麦琪在她的散文《丑女》中写道 :“我不喜欢女作家三毛 ,原因之一 ,就是她说自己美丽 ,而事实上她不美丽。”读罢这段话 ,我不知道文坛对此作何反应 ,但是至少我对麦琪有了麦琪对三毛同样的感受。人美在心灵。作为一个作家 ,更应如此。而麦琪为何如此评价三毛 ?也许是由于文人相轻 ,但更重要的可能是嫉妒 (在此 ,请麦琪女士原谅我的冒昧 )。因为嫉妒三毛的写作才华 ,就写文章大谈三毛的“不美丽” ,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当所有的人都被麦琪批评到一无是处的地步时 ,她就可以毫不犹豫、毫无顾忌地站出来 ,说 :“我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相似文献   

10.
记得还是我几岁的时候,看过连环画《三毛流浪记》。从此,三毛这个旧中国苦难儿童的化身就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这个生长在红旗下的孩子,第一次懂得了苦和甜,爱与恨。时隔二十多年,书中关于“人非草木”、“炭画黑衣”、“人不如狗”等情节,我不仅能讲,还清晰地记得有关的画面。前不久,有幸再次看到重版的《三毛流浪记》。不同的是,这次是和我五岁的独生儿子一起看的。“爸爸,三毛的爸爸妈妈呢?”孩子问。“他们都饿死了。”书上没有具体介绍,我猜测地回答。“三毛睡觉怎么不盖铺盖?”“他太穷了,没有钱买。”“那三毛为啥不上幼儿园?”“……”我语塞了。孩子与三毛之间的距离实在太遥远了,可一时又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缩短它,只好说:“那是旧社会,三毛是个苦孩手,哪能象你现在在这样吃得好,穿得暖。”孩子不再提问了,  相似文献   

11.
看过《三毛流浪记》的小朋友,我敢肯定地说你们一定喜欢“小三毛”!我的判断对不对呀?如果你不喜欢“小三毛”的话,就看看下面我给你们介绍的“老三毛”吧!相信你们会忍俊不禁的哦!  相似文献   

12.
莫扰孩子梦     
作家三毛在她的《拾荒梦》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她小学时代的作文课上,老师布置写一篇有关将来做什么的作文。三毛在她的作文中说:“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她认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一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当三毛奉老师之命念她的这篇作文时,还没等她念完,老师就扔过一只黑板擦,并拍着桌  相似文献   

13.
项羽乌江自刎,基本上是沿袭两千多年的说法。自从1985年计正山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文,尤其是2007年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发表了《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一文,认为项羽死于东城后,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于是关于“项羽死于何地”在史学界和社会上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论争的焦点:一是对“项王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如何理解与阐释;二是对“阴陵”、“东城”如何注释;三是“东城”与“乌江”在秦汉时期的有无管辖上从属关系;四是关于九斗山有无的考证;五是如何看待司马迁在《史记》中史笔手法。综观20多年来关于“项羽死于何地”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是以冯其庸、计正山、董书冰等先生为主的项羽死于东城(现安徽定远)说;二是以袁传璋、王贵华、呼安泰、宁业高等先生为主的项羽死于乌江(现安徽和县)说。史学界张大可、施丁、汪受宽等赞同项羽死于乌江之说。  相似文献   

14.
画鼻子     
今天班会上,我们在教室里进行了有趣的画鼻子游戏。同学们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参加。老师先让我们班的“小画家”马悦洋同学,在黑板靠右边的地方画了一个三毛头像。只见“三毛”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还有一张正在对我们笑的小嘴巴,他好像在说:“大家  相似文献   

15.
深深的爱     
高尔基曾说:“谁要是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三毛说:“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辛酸,这么痛苦。”冰心说:“爱,是一种力量。”我以前对爱的理解比较浮浅,但是通过母亲,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爱。母亲,是您给了我们生命,是您给了我们性格,是您陶冶了我们  相似文献   

16.
一、引形象,激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点击:三毛像)生(开心地喊起来):“三毛,三毛。”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位朋友非常熟悉。是的,他就是著名画家张乐平爷爷为我们创造的三毛。(板书:三毛)师:为什么称呼他为“三毛”呢?生:因为他只有三根毛。  相似文献   

17.
三毛是中国文学史上无法定位的一个人物。她算不上伟大.然而在她的有生之年却一次又一次掀起席卷海内外的“三毛热”.并拥有一大批的“三毛速”。她的一生和她的文字一样美丽.却又荒凉。选取三毛的三次自杀经历为主线。贯穿全文,对三毛的人生历程进行了分析,发现三毛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对她的作品的影响,从而构建起作家和作品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案例1】女作家三毛自幼性情孤僻,感情脆弱,读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差。数学老师平时对三毛十分冷淡。一天,三毛做不出习题,老师便对全班同学说:“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我请她吃两个。”说着就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在三毛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圈.然后让三毛转身让同学看。少年时的三毛根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便顺从地转过身,全体同学哄堂大笑。老师等大家笑够后,  相似文献   

19.
三毛走了。临别给林慧萍留下一首诗一般的歌词《说时依旧》。作为歌星,林慧萍在台湾歌坛唱了8年。她偏爱三毛的作品,屡屡让三毛为她写一首好歌词。一日,三毛有感而发,一挥写就《说时依旧》,希望林慧萍把它唱好。“重逢无意中/相对心如麻,对面问安好/不提回头路……”  相似文献   

20.
三毛说:“爱情有如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可我却想说——爱你,是件浪漫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