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现代科学把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称为系统,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称为要素;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组织形式称为结构;系统在一定环境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称为功能。我们现在需要研究的是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的结构与功能。(一)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的存在形式及结构功能特点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是整个教育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抓好研究生教  相似文献   

2.
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教育系统发挥着系列基础教育功能:培养民族性格、传播基本的生存知识技能、民族成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这种功能从根本上表现出与西南民族地区自然与人文生态相适应的一面,构成了区域内各民族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同时它也表现出相应的保守性。优化区域内校外教育系统基础教育功能应做到:拓展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之"基础"内涵、强化对正规学校教育资源的吸收、加强区域内社会教育系统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调整。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事业正进入全面改革的时期。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高效益地发挥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战略重点作用。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这次改革。现代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纵横联结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教育改革就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认真进行各个子系统的改革;更要重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子系统和整体的关系。从系统的观点来看,  相似文献   

4.
西南民族地区校内、外教育系统在功能发挥上各行其是;两大系统的功能发挥各自存在正向的价值,同时也有其负面的影响;两系统的功能互补应当是西南民族地区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的理论基础是系统思想,在我国现有的所有整体改革实验中,无一不把系统原则或整体性原则做为实验的基本指导原则.根据系统原理,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教育系统就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系统内部存在着很多要素.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的目的在于寻求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最佳结构和优化组合.这就要求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的设计具有解决这一问题的功能.目前我国的教育整体改革实验主要是定  相似文献   

6.
(四)实现各个子系统的合理组合,加强与系统外部的信息交流,增强学校系统的教育功能与效果。 系统科学理论指出,整体之所以能产生大于各个部分之和的功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整体原来没有的功能。这不仅是量的变化,即1+1+1>3;而且促进了质的飞跃。系统科学理论还指出,任何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相对的;只有加强与系统外部的信息交流,系统才能实现整体优化。因此,要实现学校教育系统的整体优化,就要实现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合理组合,加强与系统外部(社会与家庭)的信息交流。为此,我们在实践中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横向联系: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一个大系统,学校教育是其中一个部分,一个子系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其子系统。要想青少年健康成长,三个子系统必须协调同步,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教育影响力。所以,学校要着力推进教育的社会化,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德育场”。  相似文献   

8.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洛阳市生态保护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洛阳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子系统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内部协调度均大致呈递增趋势,其中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更协调,而生态保护子系统内部协调度偏低;洛阳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系统的耦合度、协调度和耦合协调度均经历了2个阶段。在波动阶段,耦合度、协调度为先低后高,耦合协调度以递减的速度提高;在稳定阶段,三者稳步提高,系统耦合度整体不高。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开放性、结构性和层次性,需要建立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和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的内在机制,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产学相结合,与市场供求体系相一致,与普通教育相协调,质与量相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一、班级教育系统的内涵及其构成 系统论表明: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任何系统的变化及发展都有其操作的规范。当构成系统的每个子系统都能充分地发挥功能、各个子系统之间能够进行和谐运作时,该事物便进入有序、联动、规范的运转状态。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基于对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政策的数量统计和内容分析,从价值取向层面将我国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分为突出少数民族语言平等权利的探索奠基期(1949-1965年)、强调语言标准的规范形成期(1977-1999年)和注重多元并存的体系建设期(2000-2018年)三个主要阶段,具有始终维护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的平等权利、着力坚持民族语和国家通用语的共同发展、积极探索"民、汉、外"三语教学的协调发展等特征。在各时期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下,我国民族语言教育逐步建立了从以民族语教育为主、汉语教育为辅的双轨制过渡到国家通用语教育与民族语教育并存、外语教育协调发展的语言教育多元体系。70年来我国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但受限于我国多民族多语言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体制和机制上仍存在着不健全、不完善、不科学等诸多现实问题,亟待通过构建统筹协调的民族语言教育规划机制、完善科学联动的民族语言教育决策系统和建设规范有效的民族语言教育管理体系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多民族是我国基本国情,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民族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更是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部署。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关键在于提升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特别是少数民族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水平。研究以1050名南方少数民族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展开了针对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水平的调查与研究。通过描述统计分析,阐明了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水平的差异;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TPACK水平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知识总体水平偏低,专业学科知识有待加强;(2)少数民族师范生倾向于重视学科知识,对教学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信息素养缺乏信心;(3)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水平受到民族地区教育境脉、生源基础、课程体系等因素的影响。最后,从构建合理的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课程体系、改革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教学模式以及完善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发展辅助支撑系统等方面,发掘提升少数民族师范生TPACK水平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与现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之所以为人”是人文精神的实质内涵。伴随着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人文精神的光芒被遮蔽,科技理性被积极推崇,反映到现代教育中便是科技教育占据支配地位,而人文精神却在教育中失落,教育被异化。但是,人文精神的回归和复兴又必须倚重于教育,在教育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地区特定的生境是其特定文化产生的基础,文化的传承要靠教育。但在全球化中,民族文化的生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学校教育大都以主流文化为主,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通过社区教育可以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使其不至于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湮没于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快民族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实现我国民族高等教育自身的飞跃式发展和民族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民族高等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只有这样,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才不会失去源源不断的科技资源和高素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是国家基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工程人才的新要求而做出的工程教育改革决策,是我国高校未来工科教育改革的主方向。民族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工科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的组成部分,积极开展新工科建设是保障更好践行服务民族地区产业升级、补齐工科领域短板和实现工科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结合民族地区文化、语言以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工程人才的特殊需求,本研究发现民族院校在新工科建设中具有地域、生源和特色学科等比较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工科基础相对薄弱和办学条件相对滞后等困境。因此,民族院校在新工科建设进程中应当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坚持以响应政策精神、服务区域产业和整合办学资源为原则,以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工科课程体系、设置面向特定区域的新工科专业群、建成一批高水平的新工科教师队伍、搭建"非实体"的新工科平台和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新工科办学模式为抓手,协同推进新工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民族教育教学中充满着矛盾和矛盾的复杂运动,是一个包含着多要素、多环节、多功能的矛盾系统及层次。通过考察民族教育教学的矛盾系统及层次,深入地认识民族教育教学中的矛盾现象和矛盾关系,揭示其矛盾的本质及其解决的一般方法原则,可以深化对民族教育教学的认识和改革。  相似文献   

18.
十七大报告专门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重大问题,而民族地区"三农"问题又是解决全国"三农"问题的难点和重点。发展民族教育是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的基础和核心。仅就贵州民族教育与贵州民族地区"三农"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促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对实现教育公平、维护民族团结与民族地区稳定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还存在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些问题,只要以教育资源配置为根本,从政府引导、评估体系与督导机制、教育模式等方面着手,仍能为民族教育的均衡发展找到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重心的转移问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有两大类型:一类为优惠性政策,一类为特殊性政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国家都相应出台了一定的民族政策、教育政策及逐渐明确的民族教育政策。这些政策集中表现在民族教育的质量、管理体制、经费、课程、教师、学生政策等方面。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正在经历一个由重视数量向重视质量、由重视优惠政策向重视特殊政策的重心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