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云南教育》2003,(14):46-46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感兴趣的且有意义的问题出发,在文献分析和讨论后形成基本假设,然后制订计划,收集与分析资料,再形成结论的学习活动过程;可以通过个别学科、跨学科和专门课程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在准备阶段需要做好思想动员、组织体系和制度规范的建设;实施阶段在加强教师指导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评价阶段注重从课程、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4.
《云南教育》2003,(14):46-46
一、二者所倡导和采用的都是研究性学习这种方式。 二、二者的终极目的都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尽管直接目的有别。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学科中研究性学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价值与实施方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原因、课程性质、施教对象、评价方式及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于课程的实施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遵循课程方案去做的过程,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为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实施需指导教师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观念.这些观念包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课程价值观、表现型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并重的课程目标观、开放的学习者经验和优化的课程资源结合的课程内容观、对课程方案的合理调适和有效创生教育经验相结合的课程实施观以及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并举的课程评价观.当代教育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必将达成教师课程观的转向,进而促使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刘辉 《中学文科》2006,(2):33-33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以及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8.
国内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十年深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顺利地、有效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这是我国普通高中实施新课改中面临的重大难题。自研究性学习课程成为高中新课程的必修课以来,我国学者对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研究内容来说,学者们多集中于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分析与案例展示,而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研究相对较少。为了促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顺利实施,需要更多地关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和评价中的困难与问题。  相似文献   

9.
注重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研究性学习课题,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助于新课标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一、课题背景 2001年9月,广州各中学为适应形势要求,首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该课程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只有指导用书而没有统一规定的教材下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内容,并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完成。这就改变了“教师传授学生接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性学习”实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只有先对“研究性学习”的涵义,特征等正确、清楚地认识,才能使“研究性学习”得到顺利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区别与联系,提出研究性学习与化学学科“整合”的基本思路,就实践中如何实现“整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我国课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新课程的亮点。本文概括了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历史,并着重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特征、价值、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等角度分析我国当前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状况,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五多”“五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与校本研究是一脉相承的,属于校本研究的范畴,是校本研究的延伸与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我们需要对课程的内涵做严密的探讨,这基于如下背景:理论探究的混乱;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困惑;课程与教学之关系的难于把握;教育学科体系有序化的任务。探讨课程概念的内涵,在逻辑思路上要依次明确内涵探讨的基本任务,把握这个概念所指对象的基本定位,从基本属性、结构属性、生成属性三个层次上做完整的分析,基本属性即为定义,结构属性即为课程要素及其关系,生成属性即为课程构建的三个层次。需要把握课程的相对边界。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学风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的思想指南。马克思的学风观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科学研究要树立"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目标;必须坚持与实际斗争相结合的方法;科学研究绝无"捷径"和"坦途",必须坚持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必须"根绝一切犹豫"和"怯懦",具有坚韧不拨的毅力;坚持批判、继承与创新紧密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严仲连 《教育科学》2007,23(1):36-40
基于事件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儿童参与的事件,这种课程观点强调课程实施过程中个体相互间的情感、不可重复与过程性。事件不是对活动的悖离而是对活动的深化与超越,事件课程观以现象学、后现代理论以及解放理性作为理论基础,它关注儿童的生活,强调教师与儿童的主体性参与。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的关注。章从教师改变观念、构建新型教学结构、资源开发建设、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科学管理等五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根据《初等数学研究》课程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进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重视绪论的教学;选取合适的教材;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改进课程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0.
问题取向的课程论研究有着无目的的目的性、非功利的功利性、知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其问题来源于研究主体的问题意识、以课程活动为核心的生活世界、课程研究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课程论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建构与发展等,并在哲学问题域的指导下确立了基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的问题域。鉴于问题在课程论研究中的重要性,必须研究真问题,明确不同问题域间关系,批判生成新的课程论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