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50≠100     
你在捣鼓什么呀?我问你:50毫升水加50毫升酒精,是多少毫升?先不要急于夸海口,我们来做个实验,让事实说话吧!要看清楚哦,杯中会出现乳白色,然后又会变得透明,还会冒出许多小水珠,酒精小学一年级就会做的题目,怎么拿来考我?天哪!两个50毫升合起来,怎么不到100毫升呢?想知道为什么吗?嘿嘿,今天晚上请我吃肯德基吧!在你是精灵中精灵的分上,我答应就像刚打开的“雪碧”一样,注意观察,变化还不只这些呢!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组成的。水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大,而酒精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小。它们在混合后,有些酒精分子就挤到水分子之间的…  相似文献   

2.
早上,只听见妈妈说:“儿子,太阳要晒屁股了。”我马上爬了起来。这时,妈妈已经洗了好多衣服,正准备拿出去晒,我就好奇地问:“妈妈,衣服为什么会被晒干呢?”妈妈笑着说:“儿子,这是由于太阳晒在衣服上,把衣服中的水变成了水汽,这些水汽又随着热空气到了天空,组成云。因此,云可以说是天上的‘水库’。”我又好奇地问妈妈:“水库会满吗?”妈妈告诉我,“水库”一满就会下雨。那么,雨为什么会有大有小呢?我接着问,妈妈笑着说:“儿子啊,你的问题越来越深了,妈妈也回答不出了,你还是去看书吧。”我马上找来了《十万个为什…  相似文献   

3.
学习课题1时要注意:1.分子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它的存在我们很难察觉,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常遇到一些问题,如:为什么经过花圃或酒店能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干;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可以想像: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是因为花或酒中有香气的分子(或粒子)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气。湿衣服能晾干,是由于水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糖块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是由  相似文献   

4.
1+1≠2     
一杯水加一杯水等于两杯水,一杯酒精加一杯酒精等于两杯酒精。那么,一杯水加一杯酒精等于两杯水和酒精混合液吗?别忙回答,还是先来做个实验吧!一、实验材料有刻度的盐水瓶两只、水、酒精。二、实验方法将同样体积的水与酒精分别倒入两只盐水瓶中,比较一下刻度,记下。再将盐水瓶里的酒精全部倒入水瓶里。勿让一滴酒精倒出瓶外,检验水和酒精混合液的刻度。这时你会发现,混合液的总体积小于纯水体积与纯酒精体积之和。三、实验原理为什么水与酒精混合起来,体积小了呢?原来酒精和水可以互溶,因酒精分子、水分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隙,…  相似文献   

5.
倒入大烧杯中,后又量取一百毫升酒精倒入大烧杯中,结果也少于二百毫升,于是,大烧杯嘀嘀咕咕:“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天平深知量筒的品德,听了种种议论,破例进行一项工作:先分别称称准确无误的二百毫升水和二百毫升酒精的重量,然后再称两份均少于二百毫升的酒精和水混合物的重量,其结果是它们的重量相等。后来,它又追索原因:原来构成酒精和水的微粒之间都有空隙,当这两种微粒混合时,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的微粒挤占了空隙,所以体积也就小了。 后来,天平告诉人们:现象是现象,实质是实质。 读了这则科学寓言,不仅知道分子间有间隔这…  相似文献   

6.
在演示分子问存在空隙时,常规的做法是用大试管倒入等量的酒精和水,让其混合后发现体积减小。这样做,效果不太明显,难以让学生信服,甚至有学生怀疑是混合过程中液体振荡溅出,为此,在演示时可做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7.
问:为什么新钱币有一股怪味?这是否有危险?答:据美国联邦雕刻和印刷局称,与其它印刷一样,新印出的钱币有油墨味,但这种气味并无害处,该局的公共事物专家哈尔萨尔说,钱币上的味特别强烈,这是因为在很大的压力下使用极多的油墨,以使油墨完全渗进纸里。这些油墨不...  相似文献   

8.
一、我会选(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相似文献   

9.
今天这节美术课是意愿绘画,当我把绘画材料发给孩子们时,他们立刻兴致勃勃地画起来。我一边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一边巡回指导,小朋友们自己画的画面真是丰富多彩:有的在画妈妈晒床单;有的在画大街上漂亮的小房子。当我走到雪萌的跟前时,只见她在用绿彩笔给太阳涂色。我刚想上前去帮她纠正,忽然心里一动,莫不是有什么奥妙?何不问个清楚。于是我问雪萌:"你为什么给太阳涂上绿颜色?""那是太阳公公的绿衣服呀。"雪萌一边认真地涂,一边说。"绿衣服?"我感到惊讶。"对呀,太阳公公的那件红衣服穿了好多好多天了,一定很脏了,今天洗…  相似文献   

10.
笑话三则     
热爱母校父亲问儿子:“你毕业考试的成绩怎么样,小学能不能毕业?”儿子回答:“爸爸,我对母校太热爱了,不愿意这么快就离开它,老师已同意我再留一年。”腰痛候诊室里,医生喊道:“幺幺幺号。”一位女士拍拍一位老头。老头进去了。医生说:“为什么半天不答应?”“我是一百一十一号呀!”“‘幺’和‘一’是一个意思。”医生不耐烦了,“哪儿痛?”“一痛。”老头指指腰部,“嘿,这是腰。”“你说‘幺’和‘一’是一个意思嘛。”西瓜里的太阳弟弟:“苹果为什么一边红,一边青呢?”哥哥:“那是因为一边被太阳晒着了,一边没晒着。…  相似文献   

11.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全一册教材(人教版)第二章25页论述分子的基本性质时讲到: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为了证明这一点,课本选用了"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把酒精与水混合时体积缩小解释为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分子相互填补间隙所致.在除教材之外的其它教学参考书也是经常看到类似的例子.但事实上,有不少液体相互混合时,体积却是增大的,这显然不能用上述原因解释.那么,两种液体混合时体积变化的情况究竟如何?引起体积变化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根据近代溶液热力学的研究可知,溶液是多组分均相体系,溶液的组成可以…  相似文献   

12.
常见的情况是模糊不清。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是无色的;100毫升的酒精与100毫升的水混合,体积小于200毫升,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只是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非所有物质;在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实验预习·1.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2.什么叫做分子?分子有哪些基本属性?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扩散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和材料: ·典型实验题例析· 例1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解释的是(). (A)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 (2000年河北省中考题) 分析 分子运动论的主要内容有:①分子在不停地运动.②分子…  相似文献   

14.
【本期转转主题】Boby:Whydidthetrafficlightturnred?Beth:Why?Boby:Youwouldturnredtooifyouhadtochangeinthemiddleofthestreet!【参考译文】波比:交通管理色灯(俗称红绿灯)为什么脸红?贝思:为什么?波比:要是你不得不在大街中间换衣服,你也会脸红!【鱼儿高论】问得巧,答得妙,拟人化的联想,绝!在英语中,turnred意为变红,也有脸红的意思。change基本意思是变换,引申为换衣服、换车船等。例如:Wait,itwonttakemelongtochange.(等一下,我很快就可以换好衣服。)红绿灯为什么脸红@王世跃…  相似文献   

15.
问书上说声音靠介质传播,请你把这句话说的更清楚点.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声源物体的振动,会引起它附近的介质振动,近处介质的振动会引起远处介质的振动,介质的振动又会引起耳膜振动,人就听到了声音.可见介质传播的是振动,这就是声的实质.问月球上没有空气,但如果人对着无线电话筒讲话,由电波发送出去,就可在月球上面对话,对吗?答这时讲话人的嘴与话筒之间必须有介质相连,如果这之间是真空,那么用无线电也不能直接传呼.实际上宇航员穿着充气的衣服,这衣服把人头和身体裹得很严.人讲话时引起衣内的空气振动,振动的空气使…  相似文献   

16.
化学课堂教学基本程序的设计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对此曾作了探讨: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基本顺序从多年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研究总结出如下一种化学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的基本程序:1.设疑:创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思索,进人学习情景之中.能激发学生思索的设疑才是成功的设疑.设疑的要求:(1)设疑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设疑必须紧扣本课教学目标或紧扣某一个化学知识点.如果你要说明"分子是运动的",若没疑提问"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气?湿衣服为什么能…  相似文献   

17.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学习化学,是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也是化学学科最具特征的思维方式。化学中,对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有充分体现。案例例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  相似文献   

18.
回答一角     
回答一角问:许多人从暗处进入阳光明媚的场所时,往往会打喷嚏,这是为什么?答:1)光子进入到你的鼻子里。(2)我想答案也许很简单:当太阳照射在一定面积上时,特别是一个用被玻璃遮蔽封闭的面积上时,局部温度明显上升。这导致空气变暖,继而向上移动,数百万个尘...  相似文献   

19.
问答一角     
问答一角问;如果没有太阳大家都会冻死;但如果地球不散热,我们一样会热死,究竟地球怎样散热的?答:地球要散热,其实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直接将热以红外线形态放射出去。这些红外线会被大气中的分子吸收,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有时亦会被云层的液体和结了冰的...  相似文献   

20.
问家庭电路的电压为什么是220伏,而不是不高于36伏的安全电压?答家庭电路的电压是综合考虑输电线路及变压器的损耗、常用导电材料的电阻率、常用家用电器的品种和功率、常用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等多方面的因素而确定的.它已为人们所公认.如果换用36伏的电压,则由I=P/U可知用电器(功率不变)中的电流须为原来的6倍多.家庭电路干路中的电流也增为6倍多,由P=I2R可知干路上的损耗将增为36倍多,造成大的浪费.另外,有电动机的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也易烧坏电器.问自家用电器为什么要打联接入电路?答答家用电器解联接入电路是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