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茵鹏 《科教文汇》2008,(27):189-190
权力有限论是把权力视为特定主体在其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的观念。其中,权力与权利均衡观是现代权力观的精髓。权力按国家职能分工配置、权力受限制是其根本内涵。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当前党员干部应当树立的正确权力观的内容包括权力主权观和民族观、“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权力是国家职能分工的结果的观念、权力的义务和责任及服务观念。  相似文献   

2.
胡亮 《科学中国人》2014,(10):50+52
腐败定义是形容国家公职人员利用国家赋予的权力贪赃枉法,大肆从事金钱、权力交、权色交易,致使国家和人民的物质和文明遭受双重损失。伴随着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部分领导人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过程中迷失的方向,是自己和权力凌驾于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近年来,腐败的级别越来越高,受贿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钱多、房多、女人多"成为了腐败的代名词甚至是部分官员炫耀的口舌,官商勾结、官官勾结甚至官黑勾结频频出现,可以说腐败问题的破坏性和反腐的迫切性越趋严重。  相似文献   

3.
一、序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一个由十一个州组成的联邦制国家。西德行政区域为联邦、州和县(镇)三级。西德基本法规定各州拥有较广泛的“自治权力”,又规定“联邦的权力置于州的权力之上”。促进研究和发展工作是由国家和经济界共同承担的(国家指上述三级政府)。联邦政府一级负责促进经济界和除高等院校以外的科研机构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州政府一级负责高等学校中的科研计划、经费和活动。  相似文献   

4.
中亚五国,指的是前苏联解体后,在中亚地区新独立的五个国家,他们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中亚五国独立后,相继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并通过了自己的宪法.按照中亚五国宪法规定,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原则、法制原则以及政教分离原则,强调"权力在民",人民是国家政权的唯一源泉.具体到每个国家,由于国内具体情况不同,五国宪法在内容上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论宪法精神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除了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经济等制度.最主要的内容有二:一是公民权利的确认;二是国家权力的设置。可以说,宪法既是确认公民权利的“宝典”,即“权利宣言”.同时也是规范国家权力的“规约”,即“权力规范”。宪法永恒不变的精神.就是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行使,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保持权力与权利的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6.
张中杰 《科教文汇》2005,(7):i0008-i0008
权力,顾名思义是指有操纵指挥效用的威权势力。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各级领导都是人民的公仆,权力来之于人民,也为人民所用,为什么世界上有的政党顷刻间分崩离析,灰飞烟灭,而我们的共产党却能够带领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历经风雨,坚如磐石?关键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性宗旨。  相似文献   

7.
宪法有两个基本功能,即规定并保障公民权利,授予并控制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8.
秦威 《学会》2008,(1):16-22
<正>民间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是我国当代社会管理机制的一项重大变革。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这个问题的表述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9.
郑梦丹 《科教文汇》2012,(1):13-14,18
赋予教师课程权力,是新课改在课程管理层面上的理念之一。教师课程权力是指在现有的教育法规和国家课程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教师对课程进行研究、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可支配的能动力量。教师课程权力来源于课程理念的发展、教育法规和课程政策的规定以及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它包括课程决策权、课程开发权、课程实施权。  相似文献   

10.
正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必须自觉接受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这是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的重要支柱,也是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根本保  相似文献   

12.
权力是领导的基础,实施领导的过程,就是领导者运用权力的过程。作为企业领导者更是离不开权力,没有权力就无法进行领导,也做不好管理工作。权力是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权力作为一种强制性力量,可以使权力接受者的行为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从而维系组织内部关系,保证组织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者权力的行使和运用,必须接受法律的制约;由于领导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领导者权力的行使和运用,必须与责任和服务紧密相联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于丽丽 《科教文汇》2007,(7X):120-120
任何利益主体或权力主体都不应当垄断利益资源、操作决策过程。因此,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大的权力也就需要进行监督。人大是否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直接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能否得以实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大在行使其权力时不作为或滥作为,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对人大实施评价机制进行监督就是本文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4.
任何利益主体或权力主体都不应当垄断利益资源、操作决策过程.因此,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大的权力也就需要进行监督.人大是否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直接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能否得以实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大在行使其权力时不作为或滥作为,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对人大实施评价机制进行监督就是本文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5.
《国家间政治》围绕权力与和平展开,旨在揭示国际政治的本质——权力斗争,并探索缔造世界和平的途径.国家权力作为一个核心概念贯穿始终.国家权力是国家控制他国的思想和行动的权力.构成国家权力的要素,包括相对稳定的要素和不断变化的要素.而对国家权力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估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信息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而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是以对公共事务的了解为前提的。为增强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作用,确保公民信息权利的要求,要求从法律、法规的角度理清各方利益的相互关系,明确所应遵行的行为原则。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7.
蹇莉 《科学中国人》2015,(9):122+124
国家权力对习俗的介入形塑着一个地方的社会习俗,社会习俗和地方治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自然过程之外,习俗的变迁还有一个权力过程。国家权力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传统的本土性资源进行着改造和重构,而传统的本土性资源也在对国家权力进行着反馈,国家权力和地域社会在习俗这个切入点上互动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自利和互利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氏族制度时期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被替纯粹自利服务的国家权力的异化。而随着自利之间的不断斗争,最终将导致国家权力向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的重新回归。这也就意味着替纯粹自利或部分自利服务的国家权力的消亡,而国家作为体现互利的公共权力的载体将继续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19.
任兴有 《金秋科苑》2010,(20):21-21,22
权力具有负面效应和毒化作用,可能成为掌权者的陷阱,因此,战胜执政考验必须规避权力陷阱。规避权力陷阱,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为人民掌权用权,二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对权力实行严格的制约监督。  相似文献   

20.
孟宪尧 《金秋科苑》2010,(22):133-133
依法治国首先要求依法执政,即权力的行使要在法律规范的框架之内。权力的行使超出法律规范的框架必然会为滋生腐败创造条件,同时其也将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先进性体现于自始至终要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故而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这一有效途径规范权力、惩治腐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成为目前中国共产党完善自身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