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顾佩华 《班主任》2005,(7):9-10
"教育是使灵魂转向的艺术",真正的灵魂转向只能发生于内心生活改变之时.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曾说:"道德是内心的问题,不能深入内心,既不能进行教导,也不能进行感化,不触及内心生活的道德教育是很难成功的."所以,打通学生心灵之路是我们教师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幼儿文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人之初”文学,它源于人类对幼儿的爱和期待,是爱的文学、真的文学、美的文学,是幼儿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阅读欣赏幼儿文学作品要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并注意充分挖掘、感受和品味幼儿文学作品中的幼儿情趣。■唤醒童心“童心”就是儿童的那种天真纯朴、充满好奇的心态。要想真正深入幼儿的心灵世界,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具有完备的童心素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多深入幼儿生活观察研究幼儿,多阅读欣赏并尝试创作改编幼儿文学作品。大量阅读幼儿文学作品,能净化我们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张抗苏 《学语文》2006,(5):53-53
什么是阅读?笔者认为,阅读就是学生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去晤见作者并触摸其灵魂的过程,就是学生默默地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根本目的是“立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人一生中最基本的生活方式.离开了阅读,人的生活就会黯然失色.有人说,文字与内心是画等号的,文字反映一个人的内心.同样,文字也可以无声的方式温润人的内心.即温存人心,开启智慧,是阅读的真义所在.有不少中外名家在谈自己的治学与人生时都曾谈到四个字——"阅读人生".他们认为治学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治学生活就是阅读生活.阅读生活是最为美丽的,阅读着就意味着生活的乐趣,阅读着就意味着对生命的体验,阅读着就意味着对人生的诠释.治学的要义在于培养自己的阅读情感,开发自己的阅读智慧.具有了丰富的阅读情感和阅读智慧,就会生成自己的治学智慧、生活智慧、生命智慧和人生智慧.应该说,这是对阅读与治学、阅读与生活、阅读与智慧、阅读与人生的一种深层性的意义诠释,揭示了阅读的本质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育“首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是用智慧培育智慧、用生命呵护生命、用创造栽培创造的事业。离开了人文情怀,语文教育就会失去灵魂而变得苍白无力。写作教学的真谛是让学生将写作视为生活中表白内心、与人沟通的需要,是一种终身受用的生活能力,是人的言语上的自我完善、自我表现的需求,是“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一门全新的艺术课程走进了校园。当我拿到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艺术》教材时,内心是欣喜而激动的,我将和孩子们一起在新的视角下畅游艺术海洋,点燃智慧的火花。在课改中,教研部门一再鼓励教师:不求完美,但求创新。这种精神鼓舞着我大胆探索,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一、心心相印,怀一颗童心融入孩子中间《艺术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意味着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转向了“平等中的首席”,那么如何成为受拥护的好首席呢?我觉得首先要拥有一颗童心,和孩子们一起经历喜怒…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并在学生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三心”“二力”,为培养学生的情操和塑造学生的灵魂,找到一个有力的支点。童心。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在为人师者的眼里无疑是处于雏形状态的,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心态和水平去理解小学生的言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随时保持一颗童心,以愉快的心态与学生共处。保持童心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视角的转换,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他们遇到的问题,去看他们眼中的世界。这不仅会使我们发现自己不曾了解的真理和智慧,也会使我…  相似文献   

8.
揭示出“童心说”的实质在于张扬坚守自我本身个性的“个体的人”,“童心”乃是这种人的灵魂,强调了正是在这一根本点上“童心说”与以个人为中心的浪漫主义在精神上相符。由此,引申出了以“童心”为逻辑起点的文学表现论,并指出了这种表现论所隐含的文学的天才观,因此表明了“童心说”中的推崇独创与自由的浪漫主义气质。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学生获得思想资源最为重要的途径,也是眷注内心的最重要的方式,读书之乐,乐在与作者精神的相遇,“开卷有益。不以为劳”,读一篇好文章。能够让我们增加善念和怜悯,扩大智慧和见识,把目光投送到更广阔的天地。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一直鼓励学生们多阅读,感受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2006,(4):3-3
一、活动背景 继成功举办两届全国“阅读启迪童心”分享阅读教学设计大赛后,《学前教育》杂志携手“迪科奕阳早期阅读联合研究中心”再次诚邀全国热心于早期语言教育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积极参与新一届“阅读启迪童心,创意引领未来”教学设计大赛。  相似文献   

11.
“绿色”是生活的色彩。“绿色”一说运用于教育领域,则衍化为一种教育理念。它是一种艺术化的教育,彰显人的智慧;它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象征,需要关爱、呵护童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构筑“绿色”平台,使阅读教学充盈生命的活力呢?一、课堂教学做到“潜心会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给足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时间,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首先,认真阅读,学生能正确地解读文本,理解文中的新词难句,真切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突…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情感丰富,关注他们的内心活动是教育的重要开端。然而,要“读懂童心”却非常艰难,因为每一颗童心都是丰富、细腻、独特而又敏感的。教师要以一种宽容、理解和接纳的心态来认识和看待学生,用心打造一把把探询他们内心的“金钥匙”,让沟通从“心”开始。  相似文献   

13.
《今日中学生》2007,(11):8-11
童心是什么? 童心是保持对美好事物和情感永不停歇的热爱和追求。 童心是善意的忘却。忘却朋友的失误,你会得到友情;忘却生活的烦恼,你会得到快乐。 有了童心,即使阴郁占据了你的内心,也能对着镜子,做个鬼脸;有了童心,背负沉重的蜗牛也会微笑,阴冷的冬天也能变成一只叫做蛰的可爱虫子。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明确指出:这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学习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品德教学提效呢?笔者认为,贴着“童心”进行教学,这是实现品德教学提效的关键所在。贴着“童心”教是指:教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基于儿童的认知与生活经验,关注儿童的内心需要,体察儿童的行为表现;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学习特点、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现在小学生写作仍然存在言之无物的困惑,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只有拓宽学生的感知渠道,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引导他们留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随时捕捉周围新颖信息的能力,获得写作素材,这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不能下笔如有神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当下,儿童“被成人化”已使儿童世界处在危险边缘,而儿童立场的缺失则使教育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儿童立场的确立是教育的根本旨归和出发点。要使儿童的灵魂转向,教育者的灵魂应当先于儿童转向。要正视儿童世界的存在,实现教育思想和行为的转变:教师要做长大的儿童,要保护童心,要积极面对成人和儿童世界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希腊哲学由“外”到“内”的转向,造就了伊壁鸠鲁哲学—那种“肉体的无痛苦,灵魂的无烦扰”,超脱世俗、与世无争、退守内心、充满花园般温馨惬意的“沉静的快乐”,他开启了一条哲学的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今天,小学校里的孩子们,内心究竟是不是一张白纸?孩子们的心里究竟想些什么?他们对老师最大的需求是什么?做老师的,究竟怎样才能赢得童心的尊重和信任继而做好教育工作?前不久,我走进了一所小学,在学校专门设立的“悄悄语小屋”里,我看到了大量的学生来信,不由地被纯真的童心深深打动,同时,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责任,也产生了若干思考。孩子们为自己起的代号“小泪滴”、“一个被人丢弃的太阳花”、“倒霉蛋”、“足球小将”、“白雪公主”、“魔法小天使”、“可爱的小草莓”、“小糊涂”、“苦恼的人”、“灰狼”、“小希望…  相似文献   

19.
阅读     
<正>我以阅读揽一袖清风,润世间万物。——题记“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的话诠释了阅读的重要性。书籍不仅仅是汲取知识的宝库,更是人们慰藉心灵的良药。阅读,带来生动有趣的故事;阅读,让人摆脱平庸;阅读,治愈世间所有受伤的灵魂。让我们捧一本书,尽情阅读吧!阅读,让我懂得了友谊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有研究发现,高中生的阅读面比较狭窄,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议论文写作水平。阅读体现一个人境界的高低,能让一个人的心灵充盈智慧,能让一个人的内心无比强大。胸中藏有锦绣,文笔自然生花。有了大量的阅读,才能打造出一个个有才气有灵魂的人才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教师需从两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