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这句比喻十分耐人思考。 注意掺“水” 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责的教师,一般来说,经过师范院校的学习和培训,在专业知识领域里,大多是有“一桶水”的。在知识增长相对缓慢的年代,也许可以较长时间地吃一些老本。但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不同了,“知识生产”的速度快得惊人。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自觉地不断更新知识,而担当传授知识重任的教师更应该勤  相似文献   

2.
3.
4.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这是多年来在教育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然而,来自上海市海南中学的一位教师,在他的研究性学习实践心得中却有了不同的体会。他写道:“在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下,教师以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有一桶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该有一桶水”。传统的认识一般把它理解为要教好学生,教师就得有较高的知识水平。那么是不是有较高知识水平的教师就能教出高素质的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理念的更新,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活动的要求,人们对这一问题不断进行探讨和再认识。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教师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这样的使命要求教师凝心聚力,倾情奉献。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教师要静下心来,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科学施教,对祖国的前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无私的奉献精神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去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这是作为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一桶水”的重要成分。其次教师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教师必须保证自己拥有的水的数量与质量,桶与水是线性关系,而知识量却是指数增长的。桶里的水成份单一或少不行,桶里的水如果是死水也不行,不更新,实际可用量就会降低。知识系统是教学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它包括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教师成功地进行教学所必备的教学知识及当代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大量的实践知识等。曾经有一位大学生物教授不...  相似文献   

6.
谈到教师素养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时,教育界曾流行一句很形象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现在,许多教师认为这一说法只反映了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上的数量关系,没有反映质量关系,如果教师的这“一桶水”没有及时更换,也就是说教师的知识没有及时更新,就会出现知识的老化,会误人子弟。于是,又有了一种新的说法:“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笔者认为,这一说法仍有值得商榷之处:第一,如果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上保持“一股泉水”与“一杯水”的关系,就可肯定地说是合格教师吗?未必!因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  相似文献   

7.
在校园里很盛传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对此,我认为有失偏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句话已远远的不合时宜。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并给予充分的说明。最后得到这样的结论:我们不要把课堂教学当作"灌一杯水",而是要引出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海。孩子们对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欲罢不能,将探究延伸到课本以外,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本源。  相似文献   

8.
9.
“一桶水”析王辉,邢福有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人们对教师在知识素养方面的一种比喻,它说明了教师要以足够的教学知识去教好学生,必须具有足够的所学知识。教学知识和所学知识不是一个相等的量,教学知识的构成源于大于自身的所学知识。因此,倡...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有四个不同的"说不好",有动宾结构的"说不好",两个述补结构的"说不好",还有揣测副词"说不好"。对其主要用法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说不好"的功能随着语义的发展发生了变化。同时分析揣测副词"说不好"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说“也”     
在中国古代文字训诂之学中,有一件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公案,那就是对“也”字的认定.这个字在《说文》中,许慎说得明明白白:“也,女阴也,象形.”后代的儒者,却多以为荒唐可笑.不过,也有不少严肃的学者认可.清代以数十年精力专研《说文》,精于音韵训诂之学的段玉裁说得很肯定:“此篆女阴是本义,假借为语词,本无可疑者.而后人妄疑之.许(慎)在当时必有所受之,不容以少见多怪之心测之也.”许慎是谨严的学者,被称为”六经无双许叔重”(见《后汉书·儒林传下》).段玉裁在音韵学上的功绩,钱大昕评为“凿破混沌”;在文字学上的功绩,王念孙评为“若膺(段玉裁字)死,天下遂无读书人矣.”(《清史·儒林传》).他们不但学术成就极高,生活作风也极为端方古朴,决不容有轻佻浮薄之语.有人在讥笑许慎的同时,连段玉裁也一并讥笑,好象持此说者,必为异端.有的学者(如鲁迅先生)虽然承认这个意义,但语焉不详,遂未能彻底纠正这种讥笑前贤的轻率态度.我以为“也”字本义为女阴,更无可疑,足为定谳.兹分述如次.  相似文献   

12.
说“也”     
侯婷 《华章》2009,(14)
现代汉语中的副词"也"使用普遍,语法功能繁多,在单句中可表示同样或叠加表示两事并列,在复句中可表示转折、让步等等.但是考察古代汉语,发现"也"字虽然使用频率也极高,但它却是用作语气助词,没有用作副词的情况.本文将对"也"字的来源和发展作初步的探讨,期望能对"也"字的变化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19日,以"留住一桶水花儿也微笑"为主题的全市小学生绿色奥运行动,在一片笑脸、鲜花和掌声的簇拥中,举行了2007年度"绿色奥运水精灵评选暨可口可乐绿色奥运大使选拔仪式"。此次活动共评选出了60名绿色奥运"水精灵"和10名"绿色大使",而来自北京市朝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已经是广大教师的共识,也是对教师的普遍要求。但是,人们平时强调较多的往往是“一桶水”的“量”,而忽视了对“一桶水”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上,有一个似乎老掉了牙但仍可新意迭出的提法: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需一桶水。把教与学的关系仅仅看作“桶水”与“碗水”亦即以多胜少的关系,是十分偏颇的,而且这种提法常常给人一种错觉:只要水平高,书就一定教得好。 前不久一位搞教研的同志跟我说,某日去听一位年青教师的课,课讲得并不理想,让人感到他的教学对象似乎并不是小学生,由此他提出了改进的建议。然而一位领导却说:“一个专科毕业生教小学有什么问题!”他说“主要是方法问题。”领导则说,  相似文献   

16.
粉碎了“四人邦”以后,许多教师加强了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事业的需要。有的教师深有体会地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这个口号提得好,它表现了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它反映了广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紧迫感,它说明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是教育者,应该比学生有更丰富的知识,更渊博的学问。人们不会忘记,青年数学家陈景润的成长,有他当年中学的老师、今天著名的数学家沈元的一份劳绩。沈元在中学数学课上,给同学们讲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尤其是介绍了二百多年来难住了无数著名数学家的哥德巴赫猜想,他用诗一般的语言启迪着学生:“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我对这句话感受颇深.就以我教学古诗《赠汪伦》为例来说吧.  相似文献   

18.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需要有一桶水。这是一个在教育领域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说教师的水平需不断提高,否则将无法传授知识。现在看来,给学生“一碗水”甚至“一桶水”已经没什么大意义了。一旦学生把水喝完了还将如何?找老师要去吗?  相似文献   

19.
也说“辇”     
也说“辇”四川丹棱中学万天星《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2期有胡念耕老师《〈我国古代的车马〉补说》一文,读后获益匪浅。作者根据大量的考古资料,对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中的《车马》作了补充,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是大有帮助的。但文中说“商代金文‘辇’字就...  相似文献   

20.
也说“秀”     
尚红 《现代语文》2002,(11):54-55
《语文月刊》2001年第3期上刊登的李瑞河先生的《说“秀”》一文,认为时下流行的“时装秀”、“脱口秀”中的“秀”字是增强了构词能力的词素,“大凡优异杰出者都可以‘秀’称之”,“‘秀’已是具有美学意义的评判标准”。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此种说法尚有需要说明之处。时下,“秀”字活跃于许多时尚的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以及网络用语中。同许多流行语一样,“秀”也是从港台传来的词。该词源自英语中的“show”。在《郎文英汉双解词典》中“show”有两个词条,作名词时表示“表演、演出、节目;展览;显示、展示;某种品性的流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