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陈登连 《贵州教育》2010,(19):34-35
对广大教师而言,教材无疑是教学的权威资料,教师应该尊重教材,但是决不能迷信教材。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只有敢于质疑的“名师”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能力的“高徒”。为人师者必须率先打破桎梏,在尊重权威并虚心学习的同时,有批判权威的勇气,用科学的眼光审视教材,这样才能为学生树起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2.
“语言教材无非是例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即教材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我们绝不能只是小心翼翼地匍匐、蜷缩在教材的话语光环里,教学需要质疑和否定、创意和创造。然而,这绝不表明“例子”可以任意选用、编排和使用,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处理这些例子,都应该有一定科学依据。眼下许多教学设计、案例、“镜头”、片断,为了标新立异,  相似文献   

3.
“语言教材无非是例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即教材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我们绝不能只是小心翼翼地匍匐、蜷缩在教材的话语光环里,教学需要质疑和否定、创意和创造。然而,这绝不表明“例子”可以任意选用、编排和使用,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处理这些例子,都应该有一定科学依据。眼下许多教学设计、案例、“镜头”、片断,为了标新立异,为了追求创意与花哨,  相似文献   

4.
一、“教教材”崇拜教材,“用教材教”超越教材。“教教材”以教材为绝对权威,准确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只停留在把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水平上。这样,在教材和教纲的框框中形成了对教材的一种崇拜、一种依赖、一种懒惰。“对课本知识很熟练,但是在指导学生的学法上则……”、“讲课带有随意性……”等评课评语,就成了“教教材”的注脚。“用教材教”打破教材的绝对权威,把教材当作传授知识的载体,既把显性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更多地透过显性知识启发学生明确为什么?什么与什么之间还有什么?,即是透过显性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观作指导,将现代的义素分析法注入传统的训诂研究中,发现以“耆”作声符的字有“长”的词义特点,长—深引申是一种规律,因而得出结论:被权威辞书与权威教材认定是假借字的“耆”与“嗜”,应当是音近义通的同源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观作指导,将现代的义素分析法注入传统的训诂研究中,发现以“耆”作声符的字有“长”的词义特点,长—深引申是一种规律,因而得出结论:被权威辞书与权威教材认定是假借字的“耆”与“嗜”,应当是音近义通的同源字。  相似文献   

7.
如果按照王荣生教授在《语文课程论基础》一书中对教材选文类型之一“定篇”的理解是“经典及对经典的权威解释”,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可以算是对课文的一种相对“权威的解释”。虽然课文阅读强调多元解读,但课文的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任何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最起码也是最权威的依据,毫无疑问是手中的教材即课本。每位教师在上课前都会认真阅读,用心体会,悉心备课。一旦遇到有参考资料跟教材发生冲突的现象,教师会毫不犹豫、理直气壮地以教材为“准绳”。但这个在教师心目中被奉为“圣旨”一样的极其权威性的依据,却一再出现不严谨甚至前后矛盾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刚性的“教材权威”观念,教材的单一性、封闭性、稳固性和恒定性,制约着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性,造成教学过程中过强的规定性、封闭性、绝对性和僵化模式,使得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对教材的解构过程,无法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多元性和开放性。教材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的生命体之一,拥有鲜明的主体性。中学语文教材必须破除“权威”观念,摆脱工具地位,真正成为具有能动作用的、多层次多元的、具有主体意识和综合性、开放性、可读性以及个性化特点的“场”系统。  相似文献   

10.
蔡呈腾 《广东教育》2006,(11):28-29
一、导言 现在教学设计理论要求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化,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教学观已经从唯教材权威的观念中走出来,把教师、学生及教学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及教材开发对象来看待。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