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学"学科构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朋飞 《天中学刊》2010,25(4):114-119
“黄河学”研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倡议始于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期有新的发展,2009年跨入新的阶段。黄河学研究对象应为时空演进中的黄河及其流域和影响区;黄河学二级学科可分为黄河学理论、黄河自然科学学、黄河人文科学学、黄河社会科学学、黄河工程学和黄河综合学。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对“黄河学”研究和创建“黄河学”学科体系做了大量的工作,“黄河学”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实地勘察分析,探讨黄河变迁对夏邑县的城池建设、城市防洪设施、城址变迁及境内河流水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298年夏邑始受黄河灾害影响,黄河在境内决溢17次,其中1309年、1655年、1722年三次河决而城陷;黄河南泛促成了河堤、护城堤、城墙等防洪系统的修筑与完善;现今夏邑县典型的"环城湖"天龙湖,是黄河泛滥的产物。夏邑城市形态受黄河影响深远,是研究黄泛古城城市形态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等教育》2014,(8):F0003-F0003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29年,历经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黄河水利专科学校、黄河水利学院、黄河水利学校等沿革。2000年3月,学院由国家水利主管部门划归河南省管理。85年来,学院培养出了10万多名高端技能优秀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所在行业的骨干力量,有的还成为了著名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4.
运用史料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1128年-1855年黄河南泛对虞城县城址变迁、特殊地貌、防洪系统的修筑及水域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530年黄河决口淹没虞城县旧城,1531年城址由南向北迁入新城(今利民镇),原城址成为如今的李庄故址,1954年县治又迁至马牧集;黄河南泛促进了河堤、护城堤、城墙等防洪系统的修筑;现今虞城县的水域格局及特殊地貌也是黄河泛滥的痕迹,可见黄河南泛对虞城县城市形态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治黄科技信息》2004,(1):23-24
2003年4月24日、l1月26日,水利部分别批复了《“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模型黄河”工程规划》,加上国务院2002年7月14日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三条黄河”中的“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规划全部得到批复,这  相似文献   

6.
<正>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开封。学校始建于1929年3月,历经河南省建设厅水利工程学校、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黄河水利学院、黄河水利学校等沿革。1998年,改建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之一,2009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验收,步入了全国先进高  相似文献   

7.
孙恒振 《历史学习》2005,(12):22-22
现行高中统一教材《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标出黄河流向的地图共有35幅。在这些图中,最明显的是黄河入海口的变化,北宋之前黄河的入海口均在渤海,北宋以后至1855年在黄海(古代称东海),到1855年又回到了渤海。初中《地理》第三册曾提及“历史上,黄河就曾多次迁徙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却对黄河改道的流向没有说明,那么黄河改道的具体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黄河上中游行进于高原峡谷中,水流急迫,泥沙难以积存。因此,古今河道变化不大。黄河的改…  相似文献   

8.
一、黄河断流实况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始于2 0世纪70年代初,有关资料显示,自2 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年径流量逐渐变小:2 0世纪6 0年代为575亿立方米,70年代为313亿立方米,80年黄河利津断流情况统计年份断流天数1991161992 8319936 01994 74199512 21996 1361997 2 2 6199814 219994 2代为2 84亿立方米,90年代中期为187亿立方米。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黄河入海径流总量锐减了一多半。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多次断流。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这种情况在2 0 0 0年得到了改变,2 0 0 0年没有断流。反而,到2 0 0 3年9月,黄河中上游…  相似文献   

9.
黄河凌汛灾害是黄河下游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历史上曾以频繁决口、难以防治而著名。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弯曲连绵,险工、控导交错对峙,容易形成冰塞、冰坝的河段较多。人民治黄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黄河的治理,多次加高加固黄河堤防,兴建河道整治工程,特别是1998年长江大水之后,国家加大了黄河治理力度,按照2000年设防标准,加高、加固两岸堤防,加修、改建了许多河道整治工程和病险涵闸,又进行了标准化堤防建设,将黄河堤防建成“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防洪工程的抗洪能力大大增强。防洪非工程措施也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有许多成功地运用观察方法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感人事迹。我国地质工作者杨联康徒步万里考察黄河的壮举,就是其中一例。1981年,7月19日杨联康到达青海的黄河源头,开始进行实地考察。他顺流而下,历尽艰险,行程万里,历时一年,终于考察了黄河的全程,于1982年6月胜利抵达山东的黄河入海口。通过考察他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对黄河的河源、河道、分段、成因以及黄河的开发利用等八个问题做出了自己的结论。杨联康在科学的大道上不畏艰验,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其研究的方法和取得的科学成果都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赞赏。这件事表明,观察方…  相似文献   

1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和滋润了大地,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长达5000年的华夏文化史中,黄河与河南乃至中原地区有着亘古不解的渊源、千丝万缕的联系。黄河为中原大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活水,黄河为炎黄子孙造就了广阔、平坦,赖以生存的沃土,黄河为中原培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黄河及其文化又为中原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当然黄河又是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曾使华夏儿女特别是中原儿女饱受其害,但盘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与黄河水害展开不懈斗争之时,对黄河的崇拜敬仰之情结却愈结愈深。 文化凝结历史,文化连接未来。近些年来,研究黄河、研究黄河文化的热潮此起彼伏,有关单位和团体相继组织了多种主题的黄河文化论坛,一些知名学者也围绕黄河及其与中原文化之关系发表了许多高见,这无疑对黄河文化的传承,对中原文化的弘扬起到了推进作用。就此,本刊将陆续特约和选用一些交流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和滋润了大地,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长达5000年的华夏文化史中,黄河与河南乃至中原地区有着亘古不解的渊源、千丝万缕的联系。黄河为中原大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活水,黄河为炎黄子孙造就了广阔、平坦,赖以生存的沃土,黄河为中原培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黄河及其文化又为中原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当然黄河又是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曾使华夏儿女特别是中原儿女饱受其害,但盘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与黄河水害展开不懈斗争之时,对黄河的崇拜敬仰之情结却愈结愈深。文化凝结历史,文化连接未来。近些年来,研究黄河、研究黄河文化的热潮此起彼伏,有关单位和团体相继组织了多种主题的黄河文化论坛,一些知名学者也围绕黄河及其与中原文化之关系发表了许多高见,这无疑对黄河文化的传承,对中原文化的弘扬起到了推进作用。就此,本刊将陆续特约和选用一些交流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黄河简讯     
黄委会将统一调度黄河支流水量已提出方案根据8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黄河水量调度条例》有关规定,黄委会将对黄河支流水量实施统一调度。目前,黄河主要支流水量统一调度方案已经提出并通知沿黄河有关省(区)。为了合理配置水资源,确保黄河不断流,1998年国务院授权黄委会对黄河刘家峡水库以下干流河段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使黄河连续7年未断流,但统一调度范围没有涉及黄河支流。根据《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相关规定,黄河水量自今年起调度范围从干流扩展至干支流。黄委会对洮河、湟水、渭河、汾河、沁河、伊洛河、大汶河等七条主要支流调查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14.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1938年11月,武汉沦陷。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人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次年1月,诗人抵达延安,写出词作《黄河》,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进行朗  相似文献   

15.
黄河,既是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自然河,又是一条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一条黄河足以涵盖、象征、隐喻五千年甚至更为久远的炎黄文化。你想领略黄河飞流直下、奔腾咆哮的雄姿和排山倒海、汹涌澎湃的气势吗?那就到黄河的壶口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16.
黄河诗是映照黄河三千年沧桑变化的一面镜子。研究黄河诗对于了解我们民族以往历史的发展变化、认识黄河的发展历史以及今天治理、救助黄河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与实地勘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1128—1855年黄河南泛对柘城县的城址变迁、防洪系统的修筑以及水域变化的影响。1542年黄河决堤直接导致柘城县城址由北向南迁移,1554年在旧城南关筑新城并沿用至今,原城址成为如今的"北旧湖",可见黄河南泛对柘城县城态的影响深远,通过该研究可为历史时期黄河影响下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演变的系统研究提供示范案例。  相似文献   

18.
×××同学问:“《沁园春·雪》这首词的上阕写‘北国风光’时,为什么要选用长城、大河(黄河)这两个形象?”首先,从地域看。长城、黄河是“北国”最典范的景观,长城内外、大河(黄河)上下,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国”。作者要表现“北国风光”,长城、黄河当然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了。其次,联系写作背景看。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很快东北全部、华北大部沦陷,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从此,红军肩负起了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创作这首词时,正在率红军渡黄河东征途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写“长城、黄河”,内蕴着“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意思,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鼓舞全国人民奋起保卫祖国大好河山。  相似文献   

19.
运用历史文献、档案资料与实地踏勘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1128—1855年黄河南泛对杞县的城址变迁与固定、防洪系统的修筑以及境域水域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元初黄河于杞县形成三条叉道,直接导致杞县城址的变迁,元末黄河北徙又导致城址回迁;黄河南泛直接促成杞县防洪系统的修筑与完善,重塑了境域水系与湖泊的分布。黄河南泛对杞县的影响深远,是研究历史时期黄河与豫东地区城市关系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0.
2000年2月,受宁夏黄河整治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委托,清华大学承担了“黄河宁夏河段防洪及河道整治研究”。作为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清华大学组成了以张红武、郑筱明、王光谦、钟德钰为负责人的项目组.著名泥沙专家张仁担任技术总负责人,历经四年,日前全部完成委托任务。2004年10月22~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在北京顺义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试验基地,主持召开了宁夏黄河防洪及河道整治研究成果验收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