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正蒙 《教师》2011,(23):127-128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陶行知深知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他着力普及女子教育,推行女子教育改革,支持男女同校,在乡村、工厂实践女子教育。他是中国平民女子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子教育的传承与嬗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女子教育的传承与嬗变熊贤君关键词中国教育史,女子教育占中国人口一半的女子教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不道德、不人道;新文化运动后,伴随着“女子解放”、“男女平权”、“男女受教育机会均等”等口号深入人心,女子教育却出现了另一种偏颇,将...  相似文献   

3.
妇女教育的发展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妇女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一)主要成就 任何一个社会,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总是与她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相联系。在中国悠久文化教育传统的许多典籍中,也有关于女子教育的记载。但是,在信奉“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受教育是男性的特权,广大女性长期被排斥在学校教育大门之外。近代以后,中国女子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发展,妇女界也开始觉悟,逐  相似文献   

4.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的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尺度。也就是说妇女解放的程度愈高,社会就愈向前发展,离人类的彻底解放的日子就愈益接近。而妇女的解放与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是互为促进的。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女子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中国普及教育问题,大半是女子教育问题刀。“中国最难普及的是女子教育”。陶先生每每在回顾历史和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时,都为女子教育的进步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5.
民国初年,中国社会大转型的暴风骤雨并没有改变男权社会的实质。传统的“贤妻良母”观念依然支配着民初社会的女性观。社会之所以提倡女性接受新式教育,较小程度上出于对女性的解放与尊重,而较大程度上是出于家庭妇女要承担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责任的需要。《妇女杂志》表达的女学生观充分展现了这一社会文化观念。尽管如此,民国女子教育的发展,仍推动了近代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促进了近代中国男女两性关系的平等化。  相似文献   

6.
秋瑾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杰出的资产阶级女革命家、巾帼英雄。她在妇女问题上,一反数千年之旧传统,创蓁辟莽,别开新界,以崭新的妇女观彪柄于中国近代历史上,启迪着干百万妇女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自身的解放而奋斗。 在她的妇女观中,首先是一反数千年来“夫为妻纲”、“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旧传统,主张男女在人格上、社会政治地位上应一律平等。她用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天赋人权学说来观察妇女问题,指出:“天赋人权原无别,男女还须一例担”;“男和女同心协力方为美,四万万男女无分彼此焉”。她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束缚压迫妇女的封建伦理斥之为“胡说”、“牢笼”、“囚狱”、“黑暗界”,也就是说妇女同男子的平等地位是被封  相似文献   

7.
近来论中国教育的人,往往以为男子教育,远在四千年前,较欧美各国为早,女子教育,则为近数十年事,实比各国为迟,习非成是,几为定论。实则为不明中国教育史者之武断,并非确认。伏女传经,班昭续史,非受教育,何能有此。而螺祖发明蚕丝,教民间妇女育蚕,尤为最古的女子教育。本来教育的意义,不限于有  相似文献   

8.
妇女享有与男子相同的受教育的权利,这是男女平等的重要内容。发展妇女教育,提高妇女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政治修养是时代的要求。因此,没有与男子平等的妇女教育,就没有真正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封建社会的国家,妇女在封建家长制的男权社会里只是一个陪衬,她们只能忍辱负重,牺牲自我,因此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经坎坷,但正是不同时代有识之士的呐喊,才使得妇女的教育问题举步维艰地前进着,妇女的地位也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 引言 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古代教育史似已进入分科研究时期,关于古代蒙养教育、家庭教育以及胎教等方面的研究都在逐步深入。而女子教育史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我们只能见到一些关于近代和现代女子教育教育史的零星的研究论文。更主要的是,在这  相似文献   

11.
在男权社会,历史由男子书写,女子成为历史中一个个模糊的背影。为女子立史、尤其是为女子立教育史,似乎成了奇特之举。女子教育虽然不是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笔。拜读此书,发现有如下特点:结构清晰,体系庞大。《中国女子教育史》以时间为主线,按朝代的更替将内容分为十二章。此书系统地描述了从远古到20世纪中叶女子教育发生、发展、嬗变的历史过程,同时分析了各个时期女子教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具体到每一章,又结合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2.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一的国家,蒙汉文化不断交融,相互影响。本文对元代女子受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分析,认为元代女子教育在女子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肇始于晚清的女子教育同戒缠足一样,是近代女权运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反封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女子是否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是衡量妇女解放程度的一个天然尺度,有鉴于此,笔者认为,研究近代女子教育的嬗变过程,不但能够丰富和充实中国教育史的研究,而且能够加深对于妇女解放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从而正确理解妇女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传统的女子教育主要是以口耳相传的家庭教育的形式进行的,这样形式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清中叶以后,伴随着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资本主义的经济成份开始出现,西方教育思想和学校制度也传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满于腐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观念,力图加以变革,兴女学成为这种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子教育真正意义上始于民国时期。民国初期政府制定的《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将女子教育平等的内容列入到学校教育制度中,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第一次使男女教育平等权在法律上得以确认。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和清末时期的女子教育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女子教育的出现便是一项很大的进步,清末的女子教育并没有受到政府的支持,而在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从具体来看,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在法律保障、教学设计等方面较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民国初年女子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广大进步知识女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们批判封建礼教对女子的压迫和束缚,并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大力兴办女子学校,推广女子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显示了女性的社会主体意识。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发展有两方面:一是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把妇女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了"男女平等"的现代思想;二是兴办女子学校,鼓励男女同校学习,把妇女从被剥夺受教育权的境地中解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前半期,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变革,中国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蜕变,这一时期的徽州女子教育也同样经历了这一变化.传统的私塾教育方式逐渐消亡,女子新式教育发展迅速,女子受教育人数增加,女子教育体系基本建立,但与男子教育相比总体发展仍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16.
张謇女子教育思想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超越,同时,其后期的教育思想对前期也有超越。张謇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源流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亦是其重要来源,张謇对二者兼收并蓄并进行整合,其女子教育思想呈现着既旧又新、既传统又现代的特征。张謇创办的各种女校,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体系的基础。其独特的女子教育思想,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北洋政府时期的女子教育是近代女子教育史上的重要环节。这一时期,一方面,军阀林立,形成拥兵自重、争夺政权的割据火并局面;另一方面,启蒙思想日益高涨,“变”的观念深入人心。女子教育深受这两方面的影响。章主要从这一时期女子教育取得的成绩、新化运动带来的巨大影响及存在局限性入手,探寻这一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我国女性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研究所有的女性教育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女性教育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指导思想,扼杀了女性自身的优势,造成几千年来妇女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近代中国女性教育开始萌芽、发展。义务教育必须追求教育公平,今天我们的女性教育研究应该把农村女童教育作为新的理论关注点.  相似文献   

19.
旧中国一穷二白,文化教育科学技术落后,妇女更是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42年来,我国女子受教育状况起了巨大变化,目前有8000多万妇女在大、中、小学学习,近年来还培养了一批女研究生、女硕生、女博士生。但是“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思想还经常影响阻碍着妇女的进步。随着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妇女在就业问题上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女在封建的男权社会里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方联系的日益加强,女子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并开办了一系列的女学堂。妇女的地位也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