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彩虹评论员     
<正>这两名小作者的习作,都较好地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我们来探探他们成功写景的秘诀吧。首先是有序。第一篇,小作者移步换景,远观、走近了整体看,局部看龙亭、兰花、小池,再放眼整体。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叙述井然有序又清晰活泼。第二篇,小作者不动声色地表现了景物的动态美,  相似文献   

2.
美的踪影     
祝佳慧 《新读写》2008,(10):37-38
世上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小作者把自己喻为一架相机,从自然、生活、内心等方面,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地描述了眼中之美、心中之美,可见,小作者是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的。  相似文献   

3.
书法中的“功”和“性”与“意象”,从书法创作的整体意义上说,是局部与大局的关系,它们是一个融合贯通的整体。就里论述的“功”是特指书法中的用笔功力;“性”则指作者在书法创作中所流露的学识修养。书法“意象”,是作者创作中主观之“意”和作者情感所依托的客观形象即艺术之“象”的和谐统一。功”和“性”蕴涵在“意象”中并贯穿于书法创作的全过程,它的强弱影响到书法作品最终的艺术品质。如果说“意象”是书法创作前行为的思想动力和艺术形态的显现,那“功”和“性”则是书法“意象”之美在艺术表现上的强化和升华:是技巧和情感在作品中的再现和流露。  相似文献   

4.
帕特拉英科的<七首前奏与赋格>中的第一首是只有21小节的器乐作品,笔者通过比例分析的方法对作曲者的整体布局而呈现出的结构之美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5.
一切景语皆情语,无论什么样的诗词,都饱含作者的感情,可以说,感情和诗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无我之境所体现的情感美与有我之境的诗所体现的情感美又有所不同,是独特的一种美。它不仅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感应的境界美,同时,又体现了作者情感中不落于俗,超然于物的高超美。  相似文献   

6.
作文修改是作者基于对题目、读者和写作目的等的清醒认识,运用评判思维对作文内容和形式进行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作文修改须遵守三个基本原则:一、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整体,就是指总揽全篇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局部,指的是段落、字句。整体是大局,大局定了,小局才会安;大局未定,仅在小局上修修补补,是无济于事的。  相似文献   

7.
林振树 《考试周刊》2012,(65):27-28
作者认为语文味包括表达、艺术、沟通、体验、熏陶之五味,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表达之美、艺术之美,引导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获得双重建构之美;引导学生形象地认识世界,体验人类丰富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艺术地表达。  相似文献   

8.
文章的结构美是作者对生活美的独特发现、理解与创造。它具体表现为新颖美、纵横壮阔美、曲折紧凑美、内在美和整体美等五个方面。 一、新颖美 “人帷求归,物帷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①文章应是以新为美。 结构美反映思想美,结构新颖反映思想新颖。文章的结构,并不是单纯的写作技巧问题,它是作者思想发展的思维轨迹的重描,是作者思维模式的变观。只有思想深刻、富有创造力的作者,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具有结构美。郭沫若的《科学的春天》,以深邃的思想,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刚刚来临的祖国春天的由衷赞美与召唤。这篇短文  相似文献   

9.
一、读出课文的意境之美 在《灰椋鸟》这篇课文中,描绘优美环境的内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林场的静态美;另一方面是灰椋鸟的动态美。教学中,简要地揭示课题和介绍作者后,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并整体感知课文。接着,教师引导学  相似文献   

10.
赵改燕 《现代语文》2010,(6):98-100
本文介绍了重读汪曾祺《受戒》的几点新的体会与心得:流动在字里行间的文气和韵味,体现出汪式文体"淡中有味,飘而不散"的特征;洗练干净的语言,清淡优雅,展示出闲适雅致之美;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重读,作者发现,在《受戒》富于浓郁浪漫气息的外表下,透露出作家关于现代性的理性思索,表现了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展现诗意生存的整体和谐之美,引领人们走向诗意栖居。  相似文献   

11.
在艺术世界中,米洛的维纳斯,因断臂而美.这种以局部的残缺赢得的整体和谐在学校管理中也存在.管理中的断臂之美是一种境界,它体现了校长对工作轻重缓急的权衡与取舍,对学校发展进行整体优化的价值取向,以及校长身上折射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2.
在艺术世界中,米洛的维纳斯,因断臂而美。这种以局部的残缺赢得的整体和谐在学校管理中也存在。管理中的断臂之美是一种境界,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举例阐明怎样亲近文本,发现文中的美,从而感受美,享受美,最终达到启迪学生心灵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感受拟声词的美,感受散句与整句交错之美;二.感受文句整体形象之美;三.感受自然的内涵之美。  相似文献   

14.
听说读写的综合练习──谈《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刘桂兰一、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受美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思考归纳作者是通过哪些事物写出了四季的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作者写四季景色的顺序。二、听说读写,了解四季之美1.读看结合,了解春之美。首...  相似文献   

15.
把握艺术美首先应该追溯于生成艺术品的艺术理想之美。艺术理想是形式理想与人生理想的有机统一,它在作品整体上的体现有意境美、技巧美和风格美等,在作品局部中直接体现于正面人物的刻划上,间接体现于丑的形象的暴露和鞭挞上。艺术美是艺术活动的指路呈与归宿点。  相似文献   

16.
散文又称之为美文,它不仅给人以思想教育与启示,同时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小橘灯》一文便是这样的典型之作。 一、美在叙事和抒情交融。该文叙事展开的过程,也正是作者感情深化的过程。作者初遇小姑娘,对她的外貌描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散文教学中,学生要获得审美体验,教师可以适当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思想,为分析作者的理性之美做铺垫;可以疏通文章大意,梳理文章思路,为分析作者的逻辑思路的理性之美做铺垫;可以针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要求学生推敲品味,在字里行间体会情感之美;可以针对作品主旨,结合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和价值观念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  相似文献   

18.
父亲如瓦     
<正>整体赏读不知同学们是否读过《父爱如山》,作品描述了父爱的重不可量,一生都难以回报。那"父爱如瓦"有什么寓意呢?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没有一句爱子之语,但父亲的爱子真情却尽在其中。写叙事短文,真是美的基础,美是真的提升。失去真的美是"伪美",不能给人美的享受;缺失美的真,容易止于真相,同样不能有美的启迪。叙事怎样做到真与美的巧妙结合,本文堪称范例。  相似文献   

19.
编辑导语 在小作者的眼中,汉字之美,不仅仅美在形,也美在意,更美在其音,寥寥几百字,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尽现于字里行间,不禁感叹:只有像这样真正热爱文字的人,才能得其风流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描述自然现象和美术作品时,常提到“色调”。什么是色调?简明扼要地说,色调是色彩的总倾向、总效果、总印象。具体地说,它是光线作用于物体所产生的光影、明暗色相、明度和纯度组合而成的整体和谐的视觉效果。它是在特定光源和环境条件下的画面色彩相互对比、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多变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实质上是总体与局部、纲与目的关系。只有总体与局部贯串起来,才有总体的和谐之美。色彩之美是在色调中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