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国华 《现代语文》2008,(1):26-27,23
散句群,被看作是句群家庭的一个新成员,本文试从其特点、组合手法、产生的原因及修辞效果等方面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家庭系统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创立。它以系统论的观点解读家庭内部各代人之间的关系,将家庭看作一个整体,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受到家庭内人际关系、规则和角色的影响。它的基本假设是把个别家庭成员的忧伤或失调行为看作整个家庭系统出问题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3.
石评梅小说中具有浓重的女权色彩,尽管它是一个隐性的存在。她小说里女权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极重的女人气,第二阶段是女权阶段,这是她小说中女权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  相似文献   

4.
刘溜 《教师博览》2005,(5):13-14
养育孩子已被看作是一种家庭投资。但教育成本的激增。却未必是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祖父给地主做了一辈子长工,父亲是个乡村的织布工人。我是母亲的第七个孩子。在我们这样一个九口之家,我的出生,无疑给家庭增添了更多的苦难。九岁上,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初级小学读书了。我家祖宗三代没有人读过书,我能读书,村里人都看作奇事。深重的灾难降临到了我们家庭。正当我初小毕业的那年,两个哥哥先后被国民党匪帮抓去当壮丁,严重的苛捐杂税压得穷人透不过气来,加上欠债愈来愈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教学环境被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是由各个组成部分及相互间的关系构成的。在美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被看作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的女性权利思想有一个由女学到女权的建构过程,该过程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的时局变化相终始。他的反缠足、兴女学、禁早婚、倡女权,都是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解读梁女权思想之意义,要将其置于晚清视野之下。还须看到,梁的女性权利思想与当代西方女性主义,也有切合之处。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自尊     
胡新民 《山东教育》2005,(23):124-124
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师道严文化的影响,儿童虽是被保护,被宏的对象但并不大受尊重。家庭中,家长更多的是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求,而对孩子精神生活需要则不太重视。在学校,老师把儿童看作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而很少把儿童看作是与自己平起平从的人,儿童不仅仅是受保护的对象,带是享有人权的公民。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化的影响下,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嬗变。工业化的初期,初掌政权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法律上强化了男子在家庭中的绝对权威,妇女则完全被囿于家庭之中,在“家庭天使”的光环下,资产阶级妇女成为丈夫的附属物,既无政治权利,也无经济地位。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妇女的女权意识觉醒,19世纪后半期她们开始了争取自身解放的努力。但是由于法国的文化传统,直到一战前她们所取得的权利仍然相当有限。  相似文献   

10.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其背后大多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家庭,家庭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发源地。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引入系统论观点,将学生及其家庭看作一个系统来辅导,可以有效提高心理辅导的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系统论在家庭心理辅导中运用的步骤、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女权运动,从清末兴女学、不缠足开始,起点既低,而且始终被统摄在男性主导的民族一国家宏大叙事中,作为从属的部分存在。这决定了中国女权话语的男性色彩和国家意识形态特征,也决定了清末文学女权叙事的男性想象特征。女性的缺席,女性体验的缺乏,使晚清小说的女权表达呈现着书写的真实与表现的不真实问题。对晚清女权话语与女性叙事的梳理,是理解和分析20世纪中国文学女性表现的必不可少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我与计算语言学的缘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志伟 《现代语文》2007,(3):127-128
计算语言学是一个横跨语言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语言学和数学都是有着相当长历史的古老学科.语言学历来被看作是典型的人文科学,数学则被许多人看作是最重要的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晚清女权运动从属于民族解放运动,以民族解放为目的提出女权要求,是晚清女权思想的主流。作为晚清女权运动喉舌的妇女报刊,其女权思想大致逃不出这一范围。但是,不同的妇女报刊,由于创办人和撰稿人的不同情况,在女权问题与民主解放的纠结中,呈现较大分歧和差异,显示了晚清女权思想的复杂性。以《女子世界》、《中国新女届杂志》和《天义报》为中心,便可以一窥晚清时期妇女报刊女权思想的三种倾向:激进民族主义、温和主义、女权本位的无政府主义女权思想。  相似文献   

14.
“女权”和“女权主义”是中国女性主义研究中的两个重要词汇。今天学者普遍接受的“女权”概念“日来说”和“女权主义”译自英文的Feminism两个观点不全面、不准确,只采纳了日本方面的资料和中文报刊,未参考同时期的外文报刊。实际上,“女权”一词的形成是中日学者共同努力的成果;“女权”思想和理念在中国的传播是多渠道的,日本仅是其中较晚的一个渠道。“女权主义”译自英文的Suffragism。这是20世纪初中国学者的误译,投射了中国学者的社会变革与民族自强意识。  相似文献   

15.
《紫色》主人公西丽的成长经历了以父权、夫权和女权为中心的家庭空间的转变。小说借这三次家庭空间的变易,向读者展示了西丽成长与认识社会现实的经历,以及主人公自我身份确定的过程,且将家庭空间与美国黑人女性的命运密切关联起来。告诉人们拥有"一间自己的房子",不仅是黑人女性自由的标尺,也是美国黑人生存的基本的空间诉求。  相似文献   

16.
瑛子 《江西教育》2003,(8):30-30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尊为教育学的鼻祖。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通常看作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夸美纽斯1592年3月28日生于尼夫茨城的一个磨坊主家庭。10岁时,父母先后病故。夸美纽斯受摩拉维亚兄弟会资助,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并在大学时代钻研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和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一个犹太人的家庭,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被人们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一生艰苦朴素.他对人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我从来不把舒适和享受看作是生活的目的.”爱因斯坦成名以后,有一次比利时国王和王后邀请他去作客,国王按约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传记是一个在历史上逐步形成的概念。无论中国和西方,在古代传记都被看作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到19世纪末,传记开始被看作文学的一个分支,又具有历史学的特点;当代西方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和记忆的特点出发,把传记看作是一种小说,这类观点夸大了记忆的缺陷和某些特点,不符合人类的实践经验。传记是一种文化形态,同文学与历史学都有原则的区别,它是一种独立于文学和历史学之外的文类。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这几年本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和感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把班级看作是一个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教师要有爱心,要热爱这个家庭、热爱每一个学生;学生要有爱心,要热爱教师、热爱同学、热爱班级里的每一件事情。使我们的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的环境下成长成为具有爱心的、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同时也被学界视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名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马兰德夫人一个小时之内的情感变化及其女权意识觉醒的过程,反映了作为一个沉默的反叛者追求自由之路的坎坷和艰辛,旨在揭露19世纪末美国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与束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