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偶尔在一则早教广告上看到这样的话:“不要毁掉孩子设计内在生命的软蜡.”仔细品读,觉得很有道理.是呀,孩子的天性不就是一支燃烧的蜡烛吗?这蜡烛能点亮孩子的生活,让生活多姿多彩;这蜡烛能点燃孩子的潜能,让潜能无限被挖掘.如果给蜡烛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那么它就能一直灿烂地燃烧;换句话说,顺应儿童的天性就等于更好的发展儿童.那么,只要我们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就一定能达成语文课堂最大限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儿童教育是以儿童为出发点,又是以儿童的成长为其归宿的。也就是说,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立场是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本位的。  相似文献   

3.
“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成尚荣语)的确,教育就要尊重儿童立场,顺应儿童立场,给儿童自由生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所谓对话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文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站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相互的交流、沟通和理解。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教学总是和对话联系在一起的。真正的对话式教学就是要师生通过心灵的沟通,相互交流,双方互相表达各自的思想与愿望,各自敞开真实的自我,达到双方心灵的契合。通过对话达到一种共通与理解,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扩大视野,使双方共同完善和提高,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然而当下语文课堂实施对话式教学的情况并不理想,也没有统一的实施策略,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对对话式语文教学的独特理解而做出的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5.
季伟 《湖北教育》2005,(1):56-57
对话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谈话、交流或讨论,包含同意或反对、肯定或补充、提问和回答的关系。对话的基本形式是显性对话,指说话者与对话者之间言语相互作用,是直接的、可见的“说——听——说”关系的建构。还有一种非基本形式是隐性对话,即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就是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6.
口语交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好口语交际、提高口语素养是学生的必修课。在口语交语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身心发展有其自身规律的特点,基于儿童立场,从“工于境”“戏于趣“”耕于互“”赞于评”四个方面对低年级口语交际展开教学,以使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儿童的天性是爱智慧或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然而,受传统人伦关系影响下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儿童的这种天性慢慢减弱甚至消失。为保持儿童这种爱智慧的天性,应尊重儿童学习哲学的权利、地位和能力,尽可能地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儿童千奇百怪的提问,这是儿童爱智慧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死气沉沉的课堂不多见了,那些充满“对话”的热闹课堂渐渐多了起来。静心思考,这种“对话”性语文教学是否使课堂真正有所生成?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叉当如何去处理呢?下面我们就此问题展开浅近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天性是灵动的,他们天生就有着令人亲近的力量。但小学语文课堂的灵动特性从哪里来呢?我以为首先应该是从“乐学”和“好学”的放大中来。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与好学是基于小学生天性成功打造灵动课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应顺应儿童天性,许多人认同这一理念,却未能在教学中真正落实,课堂内外都存在诸多有违儿童天性的教学误区,亟待矫正。  相似文献   

11.
对话是每个人都应掌握的一种基础生存技能,而教育活动本身就是由各种各样的对话所组成的。本文所研究的对话教学所指的是存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平等交流,通过师生与生生之间相互的对话,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而且还能够将教材中的精神与情感教育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从而让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精彩。  相似文献   

12.
13.
张学军 《江西教育》2003,(22):24-2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自主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是全面提高儿童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这无可厚非。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儿童的自主学习有别于成人,应体现童心、童真、童趣,应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这才能为儿童接受,才能真正焕发出自主学习的生命活力。因而儿童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儿童化的自主学习。一、激励机制儿童化布鲁纳的现代认知发现说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他特别强调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激发儿童“内在动机”的方法莫过于重视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用儿…  相似文献   

14.
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过: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因此,语文教师必须用清醒的头脑守护儿童自由的天性,为产生优秀的灵魂而创造条件,让优秀的灵魂在未来凭借内在的自由、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产生伟大的作用,改变人类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5.
《学周刊C版》2017,(13):219-220
心教育是小学德育教学的核心内容,其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最终效果。通过分析小学生的天性特点,提出了两种教学方法,即兴趣法和游戏法,并结合教学情境,阐述了二者的注意事项,进而使爱心教育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尝试分析了造成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普遍较差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先天方面的因素。由于先天素质的差异,有些孩子的语言发育相对迟缓;第二,后天成长中,环境、教育方法等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造成的影响;第三,学校教育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造成的影响。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入手,探索促进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首先是一种理念,对话式教学的真正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这种新型的教学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教师的教学艺术。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的对话教学的平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文本生动引入,使师生激情洋溢,激动不已呢?  相似文献   

18.
赵蕾 《青海教育》2007,(1):34-35
新课标指出:“语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本是后现代阐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新课标将它引入了语课程之中。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母语环境中的语文教学不是从零开始的。儿童从出生起便在母语环境的熏陶中开始了言语活动的萌芽,到入学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这便是语文教学的起点。那么儿童入学时的口语能力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语文教学如何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言语能力呢?这正是本文要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荆玉梅 《文教资料》2007,(27):138-139
在当今的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尤其是学龄前教育)中,似乎对孩子的天性问题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注重了。正确地看待学前儿童的天性,注重人格发展这一敏感期的教育是所有家长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从学习这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阐释学前儿童的天性,探索出一种适合学前儿童培养及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