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浦宽二 《图书馆杂志》2020,(3):133-137,156
本文就日本公共图书馆对历史照片、历史文献等人文资源的收集、保存、公开和信息公开化的情况与课题,研讨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料的电子化和信息公开化的必要性以及未来。迄今为止,日本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资料是纸质书籍。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尚未对图书馆资料进行电子化,而且也没有采购电子化资料。但是在公共图书馆收集的资料当中,尤其是对地方文献信息进行系统性收集、保存、公开和传承,是日本图书馆法对公共图书馆规定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这一点上,中国公共图书馆法也是一样的。保存、公开地方文献最合适的办法是电子化。所以地方文献信息必须要考虑电子化和在网络上公开。另外,在对照片资料进行电子化时除了照片本身,还应该对照片信息(照片年代、拍摄地点、照片内容等)进行登记。但是目前日本公共图书馆在公开历史照片时,对这些内容尚无统一规定。在此,我将介绍日本公共图书馆在历史照片、历史文献的电子化和信息公开化方面的现状,并探讨相关课题,以及对公共图书馆关于数字人文学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常我们会说.好新闻照片该进入版面编辑的视野。但好新闻照片的定义很难把握.大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我的理解是:如果我是版面编辑.适合今天报纸版面的照片才应该进入我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您好!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张照片是我和家人逛庙会时拍的。看到精巧别致的泥娃.“买两个。”我忙说。“这孩子,要说请。”奶奶忙打断了我的话。仔细观察这些泥娃娃觉得奶奶的话是有道理的,人们真正“请”的是那些泥娃娃所传达的美好寓意。  相似文献   

4.
季增 《档案天地》2007,(2):43-44
我是一位70岁的老摄影工作者了.1956年12月参军入伍,曾在沈阳军区3317部队任摄影员。刚参军时主要负责工程摄影,为日后检查工程质量留存照片档案资料。1960年雷锋入伍后.我除了搞工程摄影外.还为部队搞宣传报道拍摄部队训练、生活的照片。从此便接触到了雷锋同志.也成为雷锋入伍后第一位为他拍照的人。大家熟悉的雷锋练投手榴弹、练双杠、擦汽车、手握钢枪站在毛主席塑像前等照片.都是我为雷锋拍摄的。  相似文献   

5.
怀念为毛主席拍照的岁月程默我是1932年开始从事电影工作,1943年经周恩来同志批准回延安电影团从事边区摄影工作,此后长期在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身边工作,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当年我随军拍摄了大量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的电影和照片。所有这些图片及电影资料...  相似文献   

6.
关于工程科研课题数码照片的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科研课题的试验和检测过程中,在观测和采集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同时,常常需拍摄大量与之相关的现场试验照片,这些照片记录和印证了该科研项目研究活动,是在特定时间、环境、技术措施等背景下发生的,往往是不可再现的图像信息资料,具有保存价值。管理和利用好这些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照片资源,可以有效提高科研成果的价值,便于项目资料的归档,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看到这些在档案馆收藏的我给季老拍摄的照片,我便再次想起了1997年10月他第三次来学校讲学时的情景。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是中外知名的学者。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不但精通英语、德语、拉丁语、梵语、巴利语、吠陀语,而且学习过南斯拉夫文和阿拉伯文,能阅读俄文、法文专业书  相似文献   

8.
世相的枯井     
徐斌 《新闻实践》2013,(9):F0003-F0003
评述牛光的照片很难下笔。他的一组拍自芦山地震的照片摆在我面前,让我感觉面对的是一个神秘、睿智、深遂的学者,精神交锋的快意中带着些许忐忑。安静、简单、灵动,有细节、有深意……且让我用这些词来形容牛光的这组照片。在他这组12张照片中,找我最喜欢的,挑四张,说两句。图一中的主角是一具盖着白布的担架。没有一个活人,没有一丝生机.那逝去的生命被安放在黑色的危墙之下。因按高光的白布曝光,而让背景陷入了深深的黑暗。黑色中的一具白色,显得突兀刺目,紧紧攥住你的视线。而黑墙与黑色的杂乱背景融为一体,将那具白色往下沉、往下沉,一直沉到黑色的地下,与地上的世界已经永远地隔离。  相似文献   

9.
此照片是我在贵州省六枝特区岩脚镇搞古镇文化展览,收集彭公武的事迹时从彭氏后裔彭国华处收集到的。我从历史资料中了解到,此照片是1916年云南讨袁军(护国军)打败北洋军阀占领成都后拍摄的。  相似文献   

10.
编辑您好: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是我在云南拍摄的一张牧民骑马过河的照片。当时接近黄昏,天色渐暗.牧民结束了一天的生活。我注意到马匹与牧民都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地经过一条河流.河水中也有蓝天与山脉的倒影。并且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云层较低.覆盖了山顶,这种景色与山、水、人相映生辉。因此我及时按动了快门.记录下这一瞬问。请老师不吝赐教您的看法。北京赵竹岩  相似文献   

11.
胡亮 《大观周刊》2012,(11):84-84
艺术家参照照片进行油画艺术创作始于1839年达盖尔摄影术的发明.据资料记载当时参照照片绘画的就有莫奈等人.在此后西方艺术发展历程中.摄影与照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参照照片进行艺术再创作的画风迥异的艺术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各种艺术思潮的传人.“观念艺术’、“图像绘画’、“照片绘画”的出现,我国当代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学生开始参照照片进行油画创作。  相似文献   

12.
余露 《青年记者》2008,(10):50-51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隐去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法。记载这些新闻事实的载体便是隐性采访的成果。本文试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中对隐性采访所取得的照片、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等成果在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的合法性,以及隐性采访成果在民事诉讼中使用的几种不同情况下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浅谈博物馆照片资料的整理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照片资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献,收集、整理好照片资料是博物馆不可忽视的一种特殊价值工作,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博物馆历史照片资料,首先介绍照片资料的特性与功能。然后结合实际工作介绍了照片资料管理的内容和分类,收藏的范围、标准及分类。最后介绍照片资料的整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1980年初春的一个早晨,春寒料峭。我陪外宾驱车经过南京西路,瞥见上海市图书馆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冒着寒风在等候图书馆开馆。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兴趣,在接待外宾任务结束以后,我又来到图书馆门前,只见排队等候开馆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我巡视了一遍,绝大多数是年轻人。经过采访,我拍摄了一组《惜阴如金的年轻人》这组照片由新华社发稿以后,人民日报两次刊用。一次作为新闻照片,刊用了图书馆门前漫长队伍等候开馆的照片,不久,又以辟栏形式刊用了另外几张年轻人学习的照片。这组照片在1981年全国好新闻评选中受到表扬。这次照片报道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要珍惜对生活的感受。强烈的生活感受,是客观现实在主观思想上集中的反映,是生活的火花在头脑中的闪光,及时抓住这些感受,深入探索,就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形成反映时代精神的主题和题材。  相似文献   

15.
我的照片档案中,珍藏着一本我和我的异国“兄弟”在一起的照片,每每看到这些照片,都不禁让我心情激动,浮想联翩……。 1992年5月16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刚刚退休才一个多月的我,正拿着一把榔头在修整我的小木屋,弄得满身泥土,满脸灰尘。忽然间,听得门外有人用不纯正的中国话打听:“这里,住着一个叫黄德福的没有?”  相似文献   

16.
金秀杰 《档案天地》2010,(11):11-12
人生由无数个瞬间构成。而家庭档案把我的家庭、事业、爱好等每个瞬间串在一起描绘出我人生的轨迹.一个个凝固在照片的瞬间.记录了我工作的一些重大事件.一张张证书是我汗水和心血的结晶.一本本日记是我思想逐步升华的见证。  相似文献   

17.
我叫尤聂尔(Neal lllevich),是美联社北京分社的摄影记者,在中国工作已经4年多了。当我在美国还是学生的时候,对中国不了解。后来大学里开设了中国历史课,通过学习,我对中国产生了兴趣,所以今天我才能来到这里。本世纪60年代,美国新闻记者不可能在中国居住,也不可能来这里采访。直到1983年,我才来到了中国。在中国,人们向我提的最多的问题是,“外国报纸喜欢什么样的中国照片”、“外国人对中国什么样的新闻有兴趣”、“外国新闻照片与中国新闻照片有什么区别”……。由于报纸不同,读者各异,所以很难简单地回答这些问题。总的来说,无论是在中国或在海外,好照片一般是要被采用的。好照片应该给人们提供一些信息和知识,因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张半个多世纪前的老照片了。1030年,我和朋友萧军都在东北陆军阱武堂学习,毕业前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中,左边第一个是我,中间的是萧军,右边的是杜显信,后边的是赵毅。那年,我24岁,萧军23岁。  相似文献   

19.
刘元文 《新闻世界》2007,(12):33-34
在他公司的墙上,挂着一幅新华社记者送给他的黑白照片.拍的是一位国家领导人出访俄罗斯时,其他国家领导人到机场送行。这张照片曾登在《人民日报》头版。照片里.站在这些国家领导人身后戴着墨镜的那个人.就是他——  相似文献   

20.
郭力榕 《档案天地》2009,(10):12-12
我的父亲是一名档案工作者。受职业影响,多年来他十分注重家庭档案的收集.所整理的资料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翻阅这些珍贵的资料.让我感触最深的是,60年来我家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