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关于“预习”的精辟论述,虽距今时日久远,但仍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其基本观点和具体做法,对当前仍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明确预习的根本意义
  叶老关于“预习”的论述,集中体现在《精读指导举隅》《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两篇文章中。叶老认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自然就会知道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固然不能弄得完全头头是道;可是教他们预习的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在于让他们自己动天君……”这些论述,讲的都是关于预习的意义,概括起来,大致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预习课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练习阅读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会知道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把“预习”纳入其中,目的就是以学生现有知识储备为基础,依据教材和教师富有操作性的提示,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要进行预习,大概没有人会置疑。因为早在六十多年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对预习的重要性作过精辟的论述,他的有关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精读的指导》《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教师就是要把预习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先行尝试的活动,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必将使其终身受益。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正预习是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工具进行科学合理的自主学习行为,构建一定的新认知,并形成一些新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前预习不是看看、了解的浅层次预习,而是有内容、有目标,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预习。有效预习需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是泛读教材。知道第二天学习什么内容;第二层次是精读教材。看懂"例题"并将练习题做一遍,并把在练习过程  相似文献   

6.
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感知课文内容.顺利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查旭霞 《辅导员》2010,(22):I0001-I0001
“凡事预则立”。叶圣陶也说过,“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那么,如何让小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说过,“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使用江西教育社编的《小学语文预习》一年多,我们感到预习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尤其是一些概括总结性的题目和辨析题。但是,这类题目思考涵盖面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着意指导。或化大为小,分散难点;或逐层剥笋,引导思维,教给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下面,列举四则教学实例,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预习指导》是根据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编写的,供中、高年级学生预习使用。目的在于加强教学中的预习指导,使预习工作正常化、规范化,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和预习的良好习惯。为了便于教师指导学生用好这份《预习指导》,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分清预习与练习的不同之处,引起学生探索兴趣 预习,是学生预先自学教师尚未讲授的新课内容。它与课后巩固性的练习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学生运用旧知自学新知的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学能力较差,这种探索有一定的限度,因此指导学生预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学课文,一方面又不要把预习当作练习,硬性规定学生完成。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对学生确已搞懂的问题,可以免去。这样,学生对预习内容有选择的余地,更有利于他们把精力用在抓预习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上,引起他们探索的兴趣,使旧知与新知产生迁移,起到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略读教学,叶圣陶在《略读指导举隅》的前言中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运用。”“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只是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的论述深刻地阐明了精读与略读之间的辩证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句古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预习的事项一一做完了,然后上课”。叶老之所以这样重视和强调预习,正是因为预习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自学能力。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增强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要进行预习,大概没有人会置疑.因为早在六十多年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对预习的重要性作过精辟的论述,他的有关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精读的指导><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等著作中.对于预习,无人置疑,还因为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三十多年来的语文建设中,早已把预习列为语文教学的常规之一,诸如"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作业"这一套,长期以来已经成为语文教师习惯地要求学生认真执行的学习规范,关于预习的作用,网上文章比比皆是,每个语文老师随便就可以说出个十条八条.  相似文献   

13.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便是“会读书”。如何引导学生“会读书”;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得愈来愈重要。把预习纳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构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们根据现行教学大纲的规定和统编教材的教学要求,组织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和教研员编写了《小学数学预习指导》,供中、高年级学生预习使用。为了帮助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好本《预习指导》,现将编写的原则及使用的方法简单说明如下: 1.本《预习指导》力求严格遵循大纲的要求和规定,紧扣住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为了便于学生预习,也便于教师指导,《预习指导》的编写顺序与教材相同,预习问题有的是以单元,有的是以小节、例题(一组例题)、法则为主设置的。由于教材的内容较多,在编写预习题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仅对教材的重点部分编写了较详细的预习问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的要求,并考虑到学生运用预习这种方法进行自学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预习内容的安排也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5.
“预习”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数学预习就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预先独立学习将要学习的数学功课。他们将通过阅读数学课本来获取知识、掌握方法以及模仿课本编排思路进行数学探究。  相似文献   

16.
杨再隋教授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诗词教学也离不开预习,预习是诗词教学中的"前奏"。预习诗词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诗词教学的课堂效率,还能为学生感悟诗歌经典、传承诗词文化奠定基础。一、充分预习,走近作者,体味古诗特色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这是由教学的本质所决定的。课前应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搜集资料,特别是对作者的了解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7.
学而不“预”也惘──指导学生预习谈包头九中许晓杰指导预习是中小学各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我以为,预习,要有明确的具体的要求,不能空泛。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材的特点而定。如我在讲《邮票起源》一文时,要求学...  相似文献   

18.
魏建利 《现代语文》2014,(12):86-88
《礼记·中庸》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此“预”当指预习。就是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做好知识准备的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学生预习存在放任自流和干涉过度的两种不良现象。如何避免这两种不良现象呢?真正有效的预习设计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万榕 《广东教育》2005,(7):50-50
有个学生跟我讨论如何才能学好英语的问题,并认为“精读才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我说,精读本身是一种学习方法,而你对精读这种方法的评价和认识,则是一种学习策略。学好英语既要有讲求学习策略的自我意识,又要有掌握学习方法的独立摸索过程。从这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是要有些套路的。  相似文献   

20.
陈细贵 《广西教育》2007,(10A):27-28
预习是整个阅读教学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极好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讲,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导,课堂教学是预习的继续。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在这种课前预习、课上学习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的。因此,指导学生预习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应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的几点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