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球化的今天,坚持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成为了一个民族置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当各个国家都在为了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努力时,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2.
1964年,针对当时民族音乐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为保护我们的本土文化和民族传统音乐,在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和亲自过问下,以着力推动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主要办学宗旨的高等音乐学府——中国音乐学院诞生了。经过40余年的艰苦努力,在广大民族音乐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下,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中国音乐学院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民族音乐也从民间乡村走进了高等学府,从田间地头走上了灯光舞台,逐步进入了系统挖掘、整理、继承和弘扬的良性发展道路。2004年,在学院建院40周年庆典前夕,温家宝总理亲自给金铁霖院长写来贺信…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建设不断取得突破,人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人们重点关注与保护的焦点。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代表形式,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国家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已经成为了时代的必然要求。鉴于此,本文就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展开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具体性的研究思路,以供广大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课题。在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音乐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诸多保护和传承的困难,《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一书分析了少数民族音乐保护和开发的挑战与机遇,积极探索了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有效  相似文献   

5.
社区音乐教育是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渝东南地区社区音乐教育扎根于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土壤中,与当地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把该地区民族音乐文化作为该地社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树立社区成员的民族认同感,从而自觉地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是当代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似乎并不尽如人意.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西北各民族鲜明的性格特征与审美情趣.当前,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几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相一致,这让人们开始思考,必须要行动起来,采取一切措施传承与保护西北少数民族音乐与音乐文化.马希刚著作的《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就是从文化视角出发研究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的专著.作者在探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概况的前提下,详细阐述了扎根在西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同时,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向读者呈现了一幅西北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美好画卷,为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甸建塘镇"喀嘉"是香格里拉当地藏族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音乐类型之一,笔者对中甸建塘镇"喀嘉"音乐文化的调查,发现当今传统音乐在民间传承与保护是不容乐观的现状,本文以云南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为论域,从多种角度关注云南区域民族音乐传承与保护的现状,以此拓宽人类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多种途径的可能性的认识和必要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西部民族院校音乐学专业建设角度探讨如何利用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资源进行音乐学课程改革,从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形式的设计、课程结构的设置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将民族音乐资源更广泛的引入到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中,建立以民族音乐为"母语"的新型课程,以期能为西部民族院校音乐学打造学科特色,并为保护、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积淀了丰厚的传统音乐文化。近代以来,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当前,中国政府在保护民族音乐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是教育事业的一项重点目标。因此,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目前教育改革需要研究的一项重点课题。将民族音乐知识融入正式的授课环节,对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和表演形式具有有效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实现民族音乐不断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钢琴是律制不同于中国民族乐器律制的西洋乐器,中国钢琴音乐由于在钢琴上演奏,不同于中国原有传统音乐。在中国音乐文化自己独特风格和体系的艺术传统下,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显示着两种文明交融带来的文化内部的斗争、冲突、调矛口、融合。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中庸美学观,作曲家在冲突中摸索着使二者平衡的方法和形式。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应该在接受西方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同时,牢固地掌握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成果,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2.
简析中国钢琴音乐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中国人民接受外来钢琴文化这一种子,播种在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壤里,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早期钢琴音乐的孕育与诞生,到四十年代多种题材风格的钢琴音乐创作,到改革开放以来钢琴音乐创作的多元化时代,经过几代作曲家辛勤努力的创作实践,把西方音乐遗产同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相结合,从中国民族性的音韵中提炼出精华,从传统中演化出中国音乐的新语言,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超载传统音乐范畴的优秀中国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中国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56个民族在古往今来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音乐财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民族音乐受到了来自港台及西方等国家流行音乐的挑战。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音乐,弘扬民族文化,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课应该顺应时代,在教学内容和手段上做一定的调整,尤其应加强本地民间音乐的讲授及新音乐的介绍,让中国民族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以“线”性思维模式构成的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多声部音乐,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中西方音乐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多元共存的世界音乐文化。辨析两者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及其异同,意在使中西方音乐艺术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前提下取长补短,相互吸取营养,共同创造中西方艺术文化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讨论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中国的民族声乐与欧洲的传统声乐在唱法方面有一些共同规律,同时也各自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鲜明的风格特征。本文简述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历史沿革,两种唱法技术上的比较,人体歌唱机能的可塑性,中西文化差异对音乐文化的影响及在声乐教学中的体会,以便在今后的声乐教学中更好地把两种唱法的优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主观上建立起开放的歌唱观念和灵活的思维方法,既要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又要吸收借鉴美声科学的唱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界的语言,音乐跨越地域将不同国籍人民的心紧紧相连。本文通过笔者自述受文化部派遣出访中东欧九国进行艺术交流活动的经历,分析中西方音乐文化融合的具体艺术作品,从艺术感受力、音乐音响材料、音乐持续存在性、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几个角度讨论中西方音乐碰撞带来的启示。为更好的促进我国音乐发展,传播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自西方的钢琴艺术传入中国近百年来,历经几代作曲家的辛勤努力,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将西方钢琴音乐的优秀遗产同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相结合,从中国民族性的音韵中提炼出精华,从传统中演化出中国音乐的新语言,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超越传统音乐范畴的优秀中国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现代民族声乐不仅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吸取了民族特有的戏曲和曲艺艺术精华,对内建立了深刻而客观的身份认同,而且在文化、思维、艺术特色、演唱风格等多个层次上与国际接轨,也摄取了众多来自西方的营养,体现出了无尽的艺术魅力和演唱风采。  相似文献   

19.
世界文化史上任何一次文艺复兴运动,都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艺术相互融合为基础的.中国艺术家为重构自己民族的新音乐文化,在洋为中用的路上已经苦苦探索了整整一个世纪.21世纪该是我们沿着中为洋用的回程走向世界的时代.纵观世界音乐文化史,格林卡在借鉴西欧音乐成果时,坚持和发展本民族音乐的实践,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相似文献   

20.
陈习 《闽江学院学报》2009,30(4):113-118
中国西洋室内乐创作的发展,正是以"弦乐重奏"作为开始的.20世纪初,接受了欧洲音乐教育的作曲家萧友梅、马思聪、谭小麟等人,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和探索,创作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弦乐重奏作品.这些作品既有西欧古典风格的印记,又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和渊源,为同时代乃至近现代室内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与难得的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