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于轼先生在接受记者访谈时说: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平等这个概念不能笼统地说,我觉得至少该分成地位的平等和财富的平等两个话题.中国人的观念里对财富的不平等很敏感,但是对地位的不平等却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谢冕 《教师博览》2010,(2):43-43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郜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3.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不幸.阅读能力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4.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广阔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损失是无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者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5.
谢冕 《课外阅读》2009,(20):23-23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不幸,阅读能力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6.
正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7.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8.
谢冕 《华章》2011,(10):1-1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附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6,(4)
总以为上苍对我是那样的不公平、不公正,让我出生在一个很不富裕的家庭之中,饱受苦难。于是,在我幼小的心里,总是将金钱与财富联系在一起,总是认为拥有了金钱就等于拥有了财富。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我原来真的错了。我发觉拥有了金钱就等于拥有了财富这种看法是不完全正确的,财富的内涵是广泛的。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我也是一个“富翁”,我也拥有一笔很大的“财富”,只是以前的我并没有发现它,原来“贫穷”也是一笔财富。也许一个人贫穷了容易被人瞧不起;也许一个人贫穷了容易被人讥笑;也许一个人贫穷了容易被人歧视。这些,我都深有体会,在我幼…  相似文献   

10.
<正>(1)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2)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电视广告中和谐性别观念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首先应该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在一个人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首先应该是男女地位的平等。然而,我国长期以来,盛行男权主义,女人大都成为了男人的附属品。现代社会,这种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依然缺乏必要的敏感和意识。通过电视广告中所产生的大量性别歧视现象就可窥见一斑。性别不平等不仅是社会不和谐的表现,从更深层次说是对女性人格的侵犯和尊严的亵渎。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性别歧视对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不断提高女性地位,促进女性维权意识的觉醒,努力营造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2.
两汉时期的个体家庭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家庭暴力现象,经济贫困和财富争夺而导致家庭暴力的情况出现在社会各个阶层的个体家庭中,对财富的占有欲和政府政策导致的贫困是经济型家庭暴力的深层原因;皇室和贵族官僚家庭还存在因政治斗争而导致的家庭暴力;文化观念中的生育禁忌等会导致杀婴;家庭中男女成员之间地位的不平等也是产生家庭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种不平等的家庭地位还有法律等制度和观念的保障。儒学的传播和一些循吏的行政行为虽然对减少家庭暴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并未禁绝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13.
一方面,每个人因其最基本的贡献完全平等——每个人一生下来便都同样是缔结、创建社会的一个股东——而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完全平等地享有人权,可以名之为完全平等原则;另一方面,每个人因其具体贡献的不平等而应享有相应不平等的非基本权利,也就是说,人们所享有的非基本权利的不平等与自己所做出的具体贡献的不平等比例应该完全平等,可以名之为比例平等原则。社会所提供的发展才德、做出贡献、竞争职务和地位以及权力和财富等非基本权利的机会,是全社会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是全社会每个人的人权,应该人人完全平等。反之,家庭、天赋、运气等非社会所提供的机会,则是幸运者的个人权利,无论如何不平等,他人都无权干涉;但幸运者利用较多机会所创获的较多权利,却因较多地利用了共同资源"社会合作"而应补偿给机会较少者以相应权利。这就是机会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就是坚持所有人受教育与培训机会的平等,使每个人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艺的机会不受家庭出身、家庭境况、个人所处的阶层、地位的影响,消除社会偶然因素对人所受教育的影响。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公平是每个人获得平等的自由全面发展机会的基础,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化保障机制,教育公平的主旨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教育公平是收入和财富分配正义的基础。教育公平与分配正义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教育公平是个人形成资质才能才干方面机会公平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主要是由资质才能决定的,因此,教育公平是收入和财富分配正义的基础。没有教育公平就不存在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公平。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分配正义的一种程序正义原则与设计。人们通过享受平等的受教育与培训的机会,消除社会的偶然因素对人生的任意影响,让自然的偶然因素即个人通过遗传获得的自然资质与潜能在个人勤奋的条件下来决定人生前景,实现职务地位向资质才能开放,保证实现社会价值分配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
机会平等具有很强的隐喻色彩,表达了一种竞争意蕴和英才主义观念。机会平等主张,个人所有的财富、地位或资格的获得均应归结于其自身的禀赋和努力,不得归结于家庭背景、制度或运气。由于教育物品的地位属性,家庭背景必然影响个人的教育获得,英才主义教育机会平等只能停留于理论文字中。相比之下,充足意义上的机会平等更具实践品质。充足既承认并努力保障底线平等,也包容有限度的不平等。虽然教育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成为社会英才,却能保证每个人都获得自立于社会所需的充足能力。非均衡但有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是实现能力充足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简·爱》(1847)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女主人公简·爱追求平等,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大胆疾呼平等的女性代表。经过作者匠心独运的精心安排,简·爱与罗彻斯特两人除了在精神上取得的平等之外,两人在外貌、家庭归属感、财富和社会地位等世俗因素方面也基本上处于平等的状态,终于获得了门当户对的幸福美满的世俗婚姻。  相似文献   

17.
机会平等具有很强的隐喻色彩,表达了一种竞争意蕴和英才主义观念.机会平等主张,个人所有的财富、地位或资格的获得均应归结于其自身的禀赋和努力,不得归结于家庭背景、制度或运气.由于教育物品的地位属性,家庭背景必然影响个人的教育获得,英才主义教育机会平等只能停留于理论文字中.相比之下,充足意义上的机会平等更具实践品质.充足既承认并努力保障底线平等,也包容有限度的不平等.虽然教育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成为社会英才,却能保证每个人都获得自立于社会所需的充足能力.非均衡但有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是实现能力充足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分配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因而应是社会基本制度安排的主题,我们应当平等地分配资源(财富)。虽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完全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是,只有当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者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益补偿时,现实的社会不平等才具有正义性。而这一点需用制度安排实现,并且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19.
平等与自由     
中山先生解释平等的意义,有很大的贡献。他说:世界上有真平等,假平等,不平等。什么是不平等?帝、王、公、侯、伯、子、男、民的地位是一步一步的高上去。我的脚站在你的头上;你的脚又站在他的头上。这是叫做不平等。现在要打倒这种不平等,那是应当的。但是打不平等的人,往往要把大家的头一齐压得一样平,变成平头的平等,殊不知头上虽平,立足点却是不能平了。  相似文献   

20.
我们有理由相信简·奥斯汀是一个有女权主义意识的先驱者,她的6部小说无一不流露出"对女性的不平等生存状态的现实主义批判"[1],她以女性特有的浪漫情怀为缺少嫁资的女子找到了最终归宿——与具有足够财产的男子结合,女性利益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证,在这种女权主义意识下男性始终处于一种被观察被选择的状态,表面上看男性的社会地位远远高于女性,但从"人"的角度来看,男性的地位却是相当低的,他们财产的富有反而造成了他们作为"人"的精神价值被忽略,沦为财富的附庸,成为隐性的"人"。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例,从小说叙述中男性被观察、被贴上价签公开审视以及当时的婚姻观阐述奥斯汀小说中男性的附庸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