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本文是唐代政治家魏征写给唐太宗的一篇秦疏.由于唐太宗在建立唐朝后,逐渐改变了艰苦创业时的勤俭作风,滋长了追求享乐、骄傲自满的情绪,魏征十分忧虑,就上疏劝谏,提出“十思”,论证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这一主旨。唐太宗接此奏章后,亲自下诏书答复魏征,承认自己过失,赞扬魏征的劝谏,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作为儆戒。魏征的奏疏根本目的是为维护封建王朝,有其局限性,但作为一般事理,仍可批判地继承,可资  相似文献   

2.
唐代著名的政治家魏征在任侍中(即宰相)之前,曾担任过尚书省右丞(贞观元年至三年),直接分管刑、兵、工三部的事。魏征在这三年中,接触到不少刑事诉讼方面的案件,因而在司法、执法中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后来,他为了帮助唐太宗“以法治国”,“慎终如始”,把这些经验逐步总结出来写成奏疏提供给唐太宗。贞观十年到贞观十四年,魏征就刑事诉讼方面的问题先后向太宗李世民写了四封上疏,即《理狱听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自《旧唐书·魏征传》,是唐初政治家、史学家魏征写给唐太宗李世民的奏疏。谏,臣下对尊上的规劝,使其改正错误。疏,奏疏,也叫奏章、奏议等,是封建社会臣对君陈表意见的一种文体。唐太宗跟随父亲李渊转战南北,艰苦创业,但他登基之后,却滋长了骄傲情绪,弃俭求奢,大兴土木。魏征看到“贞观之漒”太平盛世的背后,隐藏看“覆  相似文献   

4.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该文虽然以进言为务,不事雕琢,但写得声情并茂,文质兼美。尤其是大量成语的运用,使得文章语言精练,形象生动。下面对该文所用的成语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二册教材中,选有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这篇有名的政论文以诚恳的态度、逻辑性极强的言辞,劝说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第四册28课《英雄爆破手》讲的是我边防部队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故事,具有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利用这篇教材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它的一个主要教学目的。依笔者所见,放学中既要反对不顾教材思想内容的的“纯语言教学”,又要反对脱离教材语言文字的思想内容的“架空教学”,应凭借教材,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二册教材中,选有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这篇有名的政论文以诚恳的态度、逻辑性极强的言辞,劝说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笔者发现,在第三段中,魏征向皇帝提出“十思”的建议时,课文下面的一处注释令人费解:“三驱,网三面,留一面。”这是解释“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中的“三驱”的。当然,如果仅仅就整个句子而言,这种解释尚好理解,无非是劝谏皇上要节度私欲、勿贪享乐,狩猎时对鸟兽怀有仁慈之心,不要赶尽杀绝之意。但是,如果爱钻牛角尖的读者,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三驱”就是“网开三面,留一面…  相似文献   

8.
魏征是我国古代的著名诤臣。他的思想、观点和主张,对唐太宗有深刻影响,成为唐太宗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为了尽快医治隋末战乱所造成的创伤,使新建立的唐王朝政权得以巩固,他向唐太宗提出了一系列正确意见和建议,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出现了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9.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语文课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教材作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这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导向。语文课上,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表达,教的应该是语文,而不是课文。那么,怎样用好一篇篇文质兼美、富有思想感情的文本例子呢?我在教学《沉香救母》这篇课文时,努力尝试把课文作为例子,结合低段语文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让学生在具体而实在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触摸语文、感悟语文,向“藕花深处”漫溯。  相似文献   

10.
魏征是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谏臣之一。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辅佐者 ,魏征以超人的胆智、耿耿忠心、犯颜直谏 ,前后所奏二百余事 ,其中大部分为李世民所采纳 ,“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 ,皆称朕意”[1] ,使李世民少犯了很多错误 ,对强大、统一的唐朝巩固和发展 ,对“贞观之治”盛世的出现都起了不少的作用。魏征的思想主要是从他和唐太宗的谈话 ,即奏疏和谏议中体现出来的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 (主要指农业 )、法治、军事等一系列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比如他劝谏李世民要居安思危 ,施行仁义 ;要去奢省费 ,轻徭薄赋 ;举…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1996年3月修订的职高语文教材第三册入选了两篇新课文:第七课《“希望工程”播种希望》和第八课《疯狂的捕捞—洞庭湖渔业资源破坏情况调查之一》。这两篇课文,从思想内容上看,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但从语文教材的角度看,就不能说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语文教学大纲》)了。《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入选的现代作品,不仅要思想内容好,还要语言文字好。即“语言文字要合乎规范,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而这两篇课文的语言,却明显存在着不规范的地方。下面分别从两篇课文中各举一段文字,试作评改。 先看《“希望工程”播种希望》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学习要打破课内与课外 ,校内与校外的壁垒 ,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语文资源 ,来引导学生投身语文实践 ,培养语文能力 ,促进主动发展。因此 ,语文教师要在“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一大语文观的指导下 ,立足教材 ,又要超越教材 ,设计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开放的作业。例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了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后 ,为了让学生对鲁迅有深刻的认识 ,可以用这篇教材作为一个点 ,引导开去 ,布置《我心目中的鲁迅》作业 ,让学生通过上网、请教他人 ,读有关写鲁迅的和鲁迅著的…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很喜欢虞世南的书法。有一次,他临写了虞世南的一幅字,其中有一个“戬”字,因“戈”旁写不好,就空着那个“戈”旁,叫虞世南补上。写完后,唐太宗拿给魏征看,让他品评。魏征细细看了一会儿说:“皇上的书作,只有半个字像虞世南。”唐太宗说:“哪半个字?”魏征回答说:“只有‘戬’字的‘戈’法最像。”唐太宗听了感叹不已。——见(宋)无名氏《宣和书谱》  相似文献   

14.
语文第九册     
一、本册教材特点本册教材在试用教材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和课后作业进行了“减、提、调、改、保”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正确地反映了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互相渗透的关系,既充分体现了“基础工具”的特点,又力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2.充分注意了听、说、读、写之间和字、词、句、篇之间的内在联系,符合小学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如蝶之双翼,缺一不可,只有二者并重,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阶段,学生普遍厌写,怕写,无话可写,或者写出来的文章杂乱无章。现行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每学期八个单元,每单元一篇习作。教师多据此进行专门的作文指导,但是这远远不够。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科学合理地利用语文教材,开辟习作训练的新天地,让读写并蒂开花。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德育教育最丰富的学科,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它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也要把德育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把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不仅表现在对知识的挖掘上,同时也表现在深入体会教材思想内容的过程上。要做到真正体会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不但要求教师不断提…  相似文献   

17.
翻开人教版实验教材一至四年级的“语文园地”,里面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我的发现》(五、六年级改为《交流平台》),第一学段的内容由识字和初步了解字、词结构为主,第二学段转向以发现词、句、段、篇等语言规律为主。这一栏目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思想,我们只有认真解读教材编写意图,才能用《我的发现》这一平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下面仅就《火刑》一文的教学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体会。思想政治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去完成。《火刑》记叙的是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为真理而献身的动人故事。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不失为一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感情就成了教学任务之一。我注意到一篇课文教学之前,不但教者要自觉地意识到思想教育的任务,而且让学生也必须意识到学完一篇课文之后要在思想方面有什么收益,学生预习课文时,我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马芬芳一、归纳总结,有机渗透我现在教的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中,塑造了不少英雄人物形象。这些课文思想性较强,因而教学时我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加以归纳和深化。如围绕“爱党爱国爱军”教育,我抓住《飞夺沪定桥》这篇课文,先让学生回忆深文...  相似文献   

20.
曾扬明 《云南教育》2007,(6S):23-24
“我的发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一至四年级“语文园地”中一种训练形式(五、六年级为“交流平台”),人教版教科书编者对这一栏目做了创造性的安排。第一学段的内容由识字,初步了解字、词结构为主,第二学段转向以发现词、句、段、篇等语言规律为主,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思想,我们只有认真解读编写意图,才能用“我的发现”这一平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